回想上世纪80年代,美苏冷战那会儿,美国总统里根抛出个星球大战计划,表面上看是要建太空防御系统,挡住苏联导弹啥的,其实呢,就是个经济消耗战。
苏联当时经济本来就绷得紧,军费占GDP比例高得吓人,听说达到17%到20%,老百姓日子过得苦哈哈的。结果美国这么一搞,苏联不得不跟进,砸钱搞类似研究。
久而久之苏联的资金链直接崩了。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国成了赢家。这事儿很多人拿来说,美国靠经济实力熬死了苏联。
现在中美关系紧张,有人就想套用这套路子,说美国能重复一遍,熬死中国。毕竟美国还是世界老大,科技经济底子厚,中国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也在军备、科技上投入不少。
特朗普时期就开始推太空部队,拜登接着干,2025年还提了个金穹导弹防御计划,投资上千亿,感觉像星球大战2.0版。表面上针对导弹威胁,骨子里是不是想拖中国进军备竞赛,让中国经济吃不消?
但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中国不是当年的苏联,经济模式不一样。苏联是计划经济,资源分配全靠国家,市场机制弱,遇到外部压力容易崩。中国这些年搞市场经济加政府调控,出口贸易活跃,产业链完整,跟全球连得紧。
2024年数据看,中国GDP超18万亿美元,美国是27万亿,但中国增长率稳在5%左右,美国2%多。中国制造业占全球30%,高科技出口也猛增,像电动车、太阳能板啥的,美国自己都得进口。
再看军备这块,美国军费全球第一,2025年预算超8000亿,中国大概2000亿出头。比例上,中国军费占GDP才1.7%,远没到苏联那会儿的水平。
中国没被拖进无限竞赛,相反在航天、导弹上自力更生,探月工程、一带一路啥的,都在稳扎稳打。苏联当年被石油价格暴跌和内部改革乱套坑了,中国学了教训,能源多样化,外汇储备全球第一,超3万亿,能扛住制裁。
李显龙作为新加坡前总理,亚洲视角看问题,说话靠谱。他在2021年BBC采访里就点明,中国不像苏联,经济有韧性、活力和潜力,不会轻易倒下。
苏联经济很多方面是虚的,里根一推星球大战,就顶不住。中国人民积极进取,如果必要,能咬牙坚持。2022年他在美国外交关系理事会对话中也说,中美谁都无法把对方剔除,得学会共存,不然世界遭殃。
为什么李显龙这么说?新加坡夹在中美间,小国求生存,得平衡。他爸李光耀时代就跟中美都处好关系,现在李显龙继续这路子。2020年他在《外交事务》杂志文章里写,美国和中国关系对亚洲安全繁荣关键,竞争在所难免,但不能搞成零和游戏。
中国加入全球体系后,利用机会发展,但也贡献了,像新冠疫苗援助全球,帮了很多发展中国家。苏联当年封闭,中国开放,贸易额跟美国上万亿,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
美国想复制对苏策略,难点在哪?一是中美经济纠缠深,美企在中国投资大,供应链移不走。像苹果、特斯拉啥的,离不开中国市场。
二是中国科技进步快,高铁、5G、量子计算啥的,已领先部分领域。美国禁售芯片,中国自己搞华为麒麟啥的,坚持下来。三是全球变了,冷战时美国拉盟友围苏联,现在盟友不齐心,日本韩国跟中国贸易多,不想完全脱钩。
苏联崩溃有内部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乱,民族矛盾爆,经济停滞。中国这些年扶贫脱困,社会稳定,民众支持高。
2023年李显龙在央视访谈中说,中国医疗科技今非昔比,疫情时疫苗不只自用,还援助别人,显示实力。美国的星球大战是虚假声势,中国有火眼金睛,看得清,不会盲目跟风。
当然,美国压力不小,贸易战、科技战打了好几年,中国出口转向东南亚、欧洲,影响有限。2025年数据显示,中国对美贸易顺差还在,但整体外贸多元化。特朗普想重启星球大战2.0,国会辩论激烈,有人说成本高,技术难,不如投资国内基建。
李显龙的话中肯在哪?他说美国太空计划不只军事挑战,还是科技激励,对中国是机遇,逼着加速创新。同时对全球是风险,容易引发竞赛,得加强对话合作。
2023年他接受BBC采访时,从疫情切入,说中国疫苗保证国内还援助国外,没哪个大国做到这程度,证明中国已成世界一流。
中美竞争会持续,但不像美苏那么极端。美苏是意识形态对立,零和博弈。中美是经济大国,合作空间大。2024年中美高层会晤增多,气候变化、AI啥的都在谈。
李显龙强调,世界需合作,避免冲突升级。这话接地气,谁都不想打仗,经济受损。总的看,美国熬死苏联靠时机、经济优势和苏联内部弱点。中国情况不同,底子厚,策略灵活,不会步后尘。
李显龙公道话说在美国人是否意识到,如果认定中国为敌人,将面临多强大对手。2021年他警告,中美紧张升级,概率比五年前高,但双方都无法击败对方,得降级局势。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冷战教训是军备竞赛伤人伤己。现在全球化时代,中美脱钩代价高。像供应链中断,通胀升,大家日子难过。中国稳步发展,军备科技并重,但不搞过度扩张。美国得反思内部问题,分裂政治、经济不均啥的,而不是全怪中国。
李显龙观点有内涵,小国视角看大国博弈,求和平发展。新加坡靠贸易活,明白合作胜对抗。2022年他讲,亚洲安全安排比一帮对另一帮好,北约模式不适合亚洲。苏联解体后,北约还存在,对俄罗斯有压力,但亚洲得多元平衡。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