彬州的历史与传说


——泾水汤汤豳州史:在黄土塬上解码文明的年轮


陇东高原与关中平原的交界处,泾河如一把青铜剑劈开黄土,在陕甘之间划出一道蜿蜒的文明带。彬县(今彬州市),这座依傍泾河而建的千年古邑,正处在这道文明带的核心节点上。当晨雾从塬面散去,露出层层叠叠的梯田与斑驳的石窟,历史的密码便在地理褶皱与人文肌理间渐次展开——这里既是周人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丝路佛韵的中转站,更是黄土高原上活态文化的博物馆。


一、山河形胜:黄土高原的文明十字路口

彬县地处北纬35°,泾河自西向东穿境而过,将境内切割为“两川五塬七道梁”的独特地貌。南部的底店塬、韩家塬等五大塬面土层深厚,平均厚度达百米以上,这种“立土不倒”的马兰黄土,恰是旱作农业的天然温床。三千年前,周部族首领公刘。公刘是周族第十代领袖,生活于公元前16世纪左右的商朝初期,率族人从北豳(今甘肃庆阳)迁至豳地(今陕西彬州、旬邑一带),完成周族从游牧向农耕的转型。《诗经·大雅·公刘》记载的“乃疆乃理,乃宣乃亩”,正是对彬县塬面早期农耕开发的生动写照。


豳州与彬州的历史沿革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改邠州置豳州,治赵兴郡城(今甘肃宁县),因古豳国城得名。

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为宁州,另设南豳州于新平郡(今陕西彬县)。

隋大业二年(606年):复改宁州为豳州,后改北地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豳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幽”易混淆,改“豳”为“邠”。

1964年:邠县改为彬县。

2018年:撤县设市,成立县级彬州市。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秦代设漆县扼守关中通往陇右的要道;唐代李世民屯兵豳州,在泾河北岸清凉山凿刻大佛(今大佛寺),成就“关中第一奇观”。泾河川道如天然走廊,东连长安,西通河西,南接豳风古道,北达萧关要塞,这种“襟带秦陇、控扼羌戎”的区位,让彬县成为农耕与游牧文明交融的熔炉。


二、周祖遗泽:从稼穑圣地到文明基因

公刘的迁徙是一次文明的播种。龙高镇土陵村的公刘墓背倚九嵕山,面瞰泾河水,封土高50米,周边分布周秦陶片与墓葬。每年清明,百姓以“献五谷、舞斩穴”祭祀,延续农耕始祖的记忆。


农耕基因至今留存:

香庙镇柿子醋沿用“九蒸九晒”古法,遵循周人“务本于农”的智慧。

梯田保留“畎亩法”雏形,田垄如琴键,轮作模式暗合《周礼》“不易之田、一易之田”法则。


三、丝路佛韵:石头上的信仰史诗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为纪念豳州之战胜利,诏令开凿大佛寺。20米高的阿弥陀佛坐像融合犍陀罗与中原艺术,现存130余洞窟、2万余尊造像,最小的5厘米“西方三圣”经变画展现“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技法。


佛教催生独特民俗:

三月初八大佛庙会中,“抬佛楼”“扭秧歌”队伍捧持唐代鎏金佛像。

“花馍供”以莲花、麦穗、虎娃造型连接信仰与生活。

《豳州昭仁寺碑》记载浅水原之战,碑文“拯黎元于涂炭”为唐代军事与书法珍品。


四、风土长歌:活在当下的文化基因库

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

城关镇皮影戏班以牛皮雕刻“公刘迁都”“唐王征西”,秦腔唱词暗含《豳风·七月》节拍。

北极镇窑洞剪纸“稼穑图”将农耕经验视觉化,纹样与半坡陶纹、二十四节气呼应。

新民镇非遗工坊将剪纸纹样植入现代设计,二维码链接古老传说。


饮食中的历史密码

“御面”传承周人祭祀“粢盛”工艺,新麦经洗浆、沉淀、蒸制,佐以柿子醋与油泼辣子,千年前的饮食节奏仍在延续。


站在豳州古城墙残垣上,泾河金波与塬面灯火交织。从公刘垦荒到唐代凿佛,从皮影光影到剪纸纹样,彬县的历史从未凝固,而是如春雨渗入黄土,成为滋养当下的精神养料。当现代与传统在地膜田垄间相遇,当二维码与老犁铧在文化礼堂相望,文明的真谛已然显现——历史的基因,终将在当代生活的土壤中自然生长。泾河水千年不息,彬州的故事,永远流淌。

(文中个别资料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李文杰,生于长安农村,毕业于西安市农业学校,为西安市农业农村局退休干部。中共党员。社会爱心人士,三农题材作者,曾发表多篇散文、诗歌或纪实文章、报告文学以及摄影作品等。


陕西省职工作协会员,西安市诗书画研究会理事,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墨海书画院高级院士。网络作家,当代优秀文学家。

作者写作方向:

重拾传统文化,挖掘历史遗留。

关注三农题材,野说风土人情。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黄土高原   关中   大佛   西安市   彬县   纹样   历史   农耕   剪纸   唐代   黄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