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城市“武汉样本”, 第六届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产业博览会暨论坛开幕

4月24日,第六届智慧城市与智能制造产业博览会(简称“双智博览会”)暨论坛在汉开幕。本届展会由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主办,以“AI时代的城市进化与建造革命”为主题,聚焦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行业发展前沿,推动行业互学互鉴、同场交流、共同发展,更好地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

自2019年首届创办以来,双智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3000家重点企业参展,5万多名采购商、经销商到场洽谈合作,10万名行业从业人员到场合作交流。

本届双智博览会再度升级,是举办以来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广泛的一届行业盛会。6万平方米的展区里,央企、地方国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共计500家企业参展,设置了国资创新生态应用主题馆、智慧城市主题馆、智慧交通主题馆、世界大安全博览会馆、综合能源主题馆等五大主题展馆,100多名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展会期间举办的中韩氢能国际交流合作大会和北斗交通产业国际合作交流大会更是让本届双智博览会国际范十足。

展示前沿科技成果

聚焦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

第六届双智博览会吸引大量观众参与。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智慧水务、数字市政、人工智能、智慧交通……24日上午,第六届双智博览会全面展示了智慧城市和智能建造领域前沿科技,令人目不暇接。

在国资创新生态应用主题馆,武汉城投集团机器人编队集结,涉及智慧水务、智慧能源和城市桥梁管理等多个领域。武汉城建集团发布了无人化智能桥梁施工装备开发应用场景,未来桥梁焊接机器人技术将有望得到广泛应用;武汉投控集团展台的第五代智能三维激光切割装备,曾荣获2024年工信部“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代表着目前全球激光数控机床最高技术水平;武汉金融控股集团展出的“汉融查”产品可以全面透视企业工商、经营信息、资产状况、科技实力、企业融资、风险信息六大维度信息,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信用服务的数智化枢纽。

智慧城市馆集中展示了智能建造、智慧监测、智慧燃气等城市发展领域的应用场景。其中,隧道股份上海城建以数智盾构打通地下经脉,该公司打造的世界首套具备自适应、自学习能力的“即插即用式”盾构自主驾驶软硬件系统,实现盾构隧道少人化乃至无人化建造,此外该公司还展示了旗下国内最大的LNG接收站数字孪生体,该系统赋能城市重大气源基地高质量发展;中铁十四局展台的大盾构机模型格外惹眼,这款直径16.64米的盾构机,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江苏苏美达成套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自研的智慧城市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服务智能化、运行高效化;武汉水务集团展台带来了多项智慧水务科技应用,如供水管道内窥机器人、AI智能电子听漏机;武汉誉城集团展示了智能建造地砖铺砖机器人,让观众对智能建造有了直观感受;武汉临空投展示的坤龙D大模型液冷一体机,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算力支撑;武汉城运集团展示的智能充电车,可以实现一键下单无感充电,为新能源车提供便捷服务;武汉市能源集团发布了第三方施工监测系统研发、全天候施工监测系统研发的技术需求,将实现燃气管线施工破坏的智能化监测。

除了市属国企外,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在鄂央企也带来了很多智慧城市技术成果。中国移动展示了低空经济三维服务体系,推动无人化巡检等场景规模化精准应用;中国电信带来了北斗织网的智慧巡检技术,该技术旨在解决巡检效率低、隐患发现难等问题。此外,首义科创投作为区属国企代表,展示了国内自主研发的首义任度双脑大模型一体机,为政企用户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数据智能体系。

此外,来自全国的500余家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还带来了数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内容涵盖大模型、氢能、光伏技术、绿电、新材料、智能装备等数十个细分板块,吸引不少人驻足观看。

行业大咖聚智勾勒

打造人工智能之城路径清晰

第六届双智博览会开幕式开展了多场主旨演讲。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本届双智博览会开幕式暨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论坛上,围绕“AI时代的城市进化与建造革命”这一主题,专家与业内人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城市建造如何深度融合,以数智赋能推动城市品质跃升。

深圳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晓春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发布了主旨演讲,分享了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核心推动数字孪生、极速宽带、人工智能、数字能源四大先锋城市建设的深圳经验和前沿思考;俄罗斯工程院院士、西北低空经济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文益深耕低空经济及产业多年,他认为通过校企科技资源共享、科技协同创新,能够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百度副总裁石清华讲述了大模型如何加速智能建造和城市服务创新;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黄正东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通过数字化转型发展,能够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和精细化,解决各类痛点难点;交通运输部第五届专家委员会(邮政组)专家委员薛志刚通过演讲,为武汉探索低空产业多场景协同应用指明了方向。

24日下午,第二届武汉国资国企拥抱高新技术企业大会与第六届双智博览会同期举办,通过“创新大会+展览”模式,搭建市属国企、在汉央企、民营高企、科研院所智库机构交流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创新生态。

本届双智博览会期间还将举办第二届智慧能源综合管理及应用技术论坛、2025中国营运车辆安全生产暨保险风控服务大会等10余场行业论坛及国际交流活动。

智慧产业加速落地

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

关注排队进场参与第六届双智博览会。长江日报记者史伟 摄

双智博览会不仅是一场技术展示的盛会,更是推动智慧产业落地的“加速器”。本届展会打通技术展示、供需对接、成果转化的全链条,为武汉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领域注入强劲动能。

在智慧交通展馆演示区,一辆卡车加速向假人撞去,在距离假人不到1米处,车辆突然自动刹停。这是珠海魔方芯智联科技有限公司对犀牛车辆风险控制系统进行的产品展示。

这套系统依托北斗技术,可以实现各类车辆一键救援、高清北斗导航、停车监控、紧急制动等功能。“安装很方便,整套系统仅3000多元,可以规避大量行车风险。”该公司销售总监宋子洋说,这项产品技术十分成熟,依托双智博览会这一平台,能够让他们与行业企业精准对接,打通技术转化“最后一公里”,助力智慧交通产业发展。

此外,本次展会还展示了高精度定位芯片、智慧交通解决方案等优势技术成果,参展企业与湖北本地企业开展“北斗+智能建造”“北斗+智慧城市”场景化对接,推动技术互补与市场资源共享,加速北斗技术在长江经济带的规模化应用。

在世界大安全博览会馆,中国安能、中铁十一局、武汉水务集团、程力汽车、云豹救援队、矿山救援队、石化救援队带来了多款应急救援车辆及装备。24日上午,中国安能在现场开展了一场应急救援演练活动,让观众惊呼:“人工智能时代,应急救援也智慧满满。”

当数字孪生遇见长江之畔,武汉正以“双智”为笔触,绘就未来城市的崭新蓝图,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提供“武汉样本”。在湖北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过程中,武汉正以科技创新的“硬支撑”夯实战略支点的“强根基”。

(长江日报记者刘海锋 实习生黄晶晶 通讯员张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标签:武汉   盾构   智慧   智能   城市   人工智能   北斗   样本   博览会   产业博览会   集团   技术   科技   论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