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新标准将正式实施!近日,工信部接连传来2大新消息,从生产端到销售端,到使用端,严格执行国标,高压整治解限速、改装等非法行为,车主、经销商们再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
4月初和末,工信部传来两则消息:一则是在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明确厂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新国标。
还有一则是公开征求加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意见,深刻影响厂家、经销商以及消费者,让违规产品无处遁形。究竟有多严苛,一起看!
工信部司长何亚琼
厂家不折不扣地执行新国标
4月初,工信部工信部司长何亚琼在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关于电动自行车整车、锂电池、充电器、电气安全等4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已经出台,形成较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并表示:生产厂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新国标”。

新国标对于电池重量、限速、限塑提出强制要求,即限速25km/h ,强制增加北斗定位,动态安全监测功能。唯有严格执行新国标标准的厂家,才有机会获得国家政策的倾斜,否则将被市场踢出局。
工信部加码再出组合拳
3大关键时间点&全链条管控无死角

4月25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加强电动自行车新国标实施意见,严格规范生产、销售、使用端,明确从生产-认证-销售-登记,各环节环环相扣,构建起闭环监管链条,“动真格”的严管力度堪称史无前例。其中,除了明确相关严整、严管内容,3大关键时间点更值得关注。
3大关键时间点,关系新老国标的生产、销售过渡以及登记上牌问题。
①.2025年8月31日之前,厂家能出厂老标准车型。9月1日开始厂家生产国标车严格执行新标准。
②.202511月30日之前,经销商能销售老标准车型。
③.2025年11月30日后,销售的不符合《技术规范》的电动自行车不予办理登记。
生产、销售端,五大严格执行内容,强力约束厂家和经销商,有一点,一定意义上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1.生产方面 ,厂家停止生产、研发老标准车型,白名单企业带头生产新标准车型。
2.销售监督方面,依法整治改装电池、车体结构,电气线路等违法改装行为。
3.认证管理方面,不降低认证标准,并强化认证后的管理,产品是否是否符合新标准和3C认证要求。
4.登记管理方面,严禁电摩上电自牌。
5.以旧换新方面,推进以旧换新让新标准向实向深落地。
其中,尤为值得注意的两点,引导外卖、快递从业者购买符合《技术规范》的电动自行车,限速不搞特殊优待。对名下无电动自行车且首次购买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新车的个人消费者,可给予补贴,雨露均沾的换购福利,是民心所向。
综上看来,合规生产,合规经营乃是大势所趋,涉及不合规的改装和解限速行为,对于消费者和经销商都将面临重罚,最严当属广州,个人改装电动车,将处以500-5000的处罚。经销商改装最高处罚可达10万元。
观点
如果对老百姓不可或缺的代步工具,设置多重限制,怎么带动消费活力,怎么让消费者的多元出行权益得到最大化保障,你们觉得呢?欢迎留言并发表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