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钱啊,这辆天蓝色的克莱斯勒可得换!”1955年深秋的北京街头,聂荣臻元帅站在长安街边,对着匆匆下车的钱学森皱起眉头。这幕场景发生在钱学森回国后的第三周,当时谁也没想到,这个关于汽车的细节,竟成为新中国科学保卫工作的起点。
1949年10月1日的旧金山寓所里,钱学森关掉收音机时手指微微发抖。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宣告穿越太平洋,点燃了这位空气动力学家的归国决心。美国军方的反应比想象中更疯狂,从冻结研究资料到软禁监控,五角大楼甚至流传着 “宁可枪决也不放行”的极端言论。直到1955年9月17日,被扣押1365天的钱学森终于踏上 “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甲板上的海风裹着咸腥味,他望着逐渐缩小的金门大桥,在日记本上写下: “此去当为故国种桃李。”
当钱学森揣着《工程控制论》手稿走下罗湖口岸时,周恩来早已准备好全套安置方案。335.8元的月薪看似寻常,实则暗藏深意——这个数字比正部级干部高出15%,相当于当年北京城区工人年均收入的七倍。更有意思的是,就在钱学森到京的第十天,中南海开出特别会议:每月额外增加100元技术津贴,同时免除所有生活开支。这样的 “明码标价”,实则是国家在百废待兴之际,对知识价值的最高礼遇。
聂荣臻那句关于汽车的提醒绝非偶然。从钱学森入住中关村特批小楼的第一天起,警卫参谋刁九勃就带着12人安保组进驻院落。这个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山东汉子,把朝鲜战场学到的反侦察手段全用在了科学家身上:窗户玻璃涂防弹膜,院墙通电铁丝网,连送报员都要经过三代政审。某次陈赓大将来访,警卫竟要求他解下配枪才许进门,气得这位开国将军直嚷: “你们比朝鲜战场的美国兵还难缠!”
比起这些看得见的保护,食品检测员段恩润的工作更像无声战场。1962年春,段师傅在例行检测时发现牛奶样本异常——离心机里的沉淀物竟泛起诡异蓝光。连夜化验证实是放射性铊元素,追查发现送奶工被台湾特务收买。此后中科院专门成立食品检验室,钱家每餐食材都要经过光谱分析、生物测试等七道程序,连孩子吃的冰糖葫芦都要取样冷藏48小时。这种 “舌尖上的防护”,连朱德元帅访问时都感叹: “我们打仗吃树皮都没这么讲究。”
毛泽东对这位科学家的偏爱人尽皆知。1956年春节国宴上,工作人员突然调整座次牌,把原本坐在第三排的钱学森请到主桌。当钱学森局促地站在1号桌旁时,毛泽东拍着身边空位笑道: “学森同志来这边,我们好讨论怎么用火箭放炮仗嘛!”这张主席夹菜劝酒的照片,后来被外交部制成纪念邮票,成为 “向科学进军”时代最生动的注脚。
钱学森自己倒是对这些特殊待遇颇感不安。1960年研制东风导弹期间,他坚持把专车让给体弱的老研究员;三年困难时期,他每月从工资里划出200元资助食堂;就连国家奖励的100平方米住房,也被他改造成实验室。秘书曾劝他注意身体,他却指着满墙设计图说: “美国人算准我们搞不出原子弹,这口气得争。”
争气的时刻在1964年10月16日到来。罗布泊腾起的蘑菇云震撼世界,五角大楼连夜重估中国军力。鲜为人知的是,就在核爆前夜,钱学森收到匿名恐吓信。安全部门在方圆五公里搜出三处特务据点,缴获的狙击步枪瞄准镜里,赫然夹着钱学森上下班的路线图。当聂荣臻拿着证据来找他时,这位科学家正在计算数据,头也不抬地说: “他们越急,说明我们越接近成功。”
更新时间:2025-04-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