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我的电影没有隐喻,欢迎观众多解读、拍续集

“把手机放下,拿脑子记”“你反正得死,但是你还玩儿命活,人生本身就有点可笑,或者说荒诞”“蒙娜丽莎在那儿微笑那么多年了,你能懂她什么?”……

4月25日下午,姜文电影大师班如约开讲,中国导演、演员、编剧姜文与知名影评人周黎明进行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深度对话。姜文用赤诚的态度毫无保留地为大家分享了创作前、中、后期多个维度的经验,也给予了行业后辈很多鼓励,用一句句幽默坦率的“金句”数次点燃现场氛围。

姜文

“拍电影,得先问问自己要表达什么”

在活动开场,姜文建议现场观众把手机都放下。“你们把手机放下来,咱们聊聊天,老举着手机,脑子就放空了。尤其是年轻人,要用脑子记事,手机记的不等于你记的。我这么大岁数,今年62岁了,我继续能够用脑子记。”

姜文表示,这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与喜欢电影的人、想拍电影的人深度交流,他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和看法统统分享给台下的年轻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把电影创作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为大家分享电影的全流程制作经验。

大师班活动现场

前期创作以小说改编、灵感来源、剧本创作几个主题展开。姜文的不少作品都由小说改编而来,但最终呈现的故事可能与读者眼中的原著有所差距。面对这个问题,姜文坦白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改成那样,不是故意的。”

随后他给出了解释,很多时候,原著小说对他来说是创作启发,当他在阅读的过程中,一个故事逐渐成型,没有小说的刺激,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姜文引用鲁迅对《红楼梦》的分析作比:“你是谁,你就会看到什么。”

当周黎明问到青年人该从什么地方汲取创作灵感时,姜文回答道:“真想拍电影,先问问自己,你有什么要表达的。如果你没什么要表达的,那也拍不好。电影技术那部分是工具、是话筒,但你要说什么很重要。如果没有自己的态度、自己要说的话,那你会很受罪,干起活来也会很难受的。”姜文以创作欲望为锚点,给出后辈最直接的答案:想表达的内容比它的介质更重要。

“人生本身就有点可笑、荒诞”

随后,周黎明又提及姜文作品中出现的那些广为流传的“金句”,是拍摄时的灵光一闪还是创作时的长久酝酿。

姜文斩钉截铁地回答道:“我所有的电影没有一句是临时加的词儿,都是事先写好剧本的。写剧本的阶段非常重要,是锤炼这个电影的阶段。我是话剧出身,我知道临场发挥有多么重要、多么难。我演话剧的时候很盼望‘出事儿’,有很强的恶作剧心态,出事儿了看临场反应才知道谁是真正会演戏的,但这可遇不可求。”

周黎明认为,姜文作品中呈现出一种“高级的幽默感”,姜文则表示:“没有幽默什么都没有,没有幽默连戏剧都没有。幽默就是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没有态度就没有幽默,没有幽默就没有戏剧。”

周黎明

围绕喜剧与人生的话题,姜文更是幽默感十足,妙语连珠:“人类这种动物比较有意思,人其实生活在很尴尬的状态里,你反正得死,但是你还玩儿命在活,这就是每个人面临的人生,这本身就有点可笑,或者说荒诞。”

“吹捧演员,让他们忘乎所以”

在谈及拍摄经验时,姜文建议导演应避免“扮演导演的导演”。他认为,导演在现场的主要任务是为各部门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确保拍摄顺利完成。“我找了葛优、周润发,我要把葛优变成周润发,把周润发变成葛优,那我何必呢?葛优就当葛优来拍,周润发就当周润发来拍。千万别逼着葛优变成周润发,这太难为人家了。”

由于演员每次表演都需要投入巨大的情绪劳动,因此姜文在导演工作中会适当地给予演员情绪价值:“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吹捧’,让演员高兴得忘乎所以。他只有忘乎所以的时候,才能做出各种你想要的东西。不要老批评他,会演不好。导演行使权力的做派特别不好,要爱护演员。”

姜文

在后期制作环节,周黎明提出了关于剪辑的话题,姜文认同剪辑的重要性,认为电影是剪辑出来的艺术。有时,同样的素材在不同剪辑师手中呈现的效果也会天差地别。但他表示,自己的作品在剪辑时不会进行重大内容调整,因为所有需要呈现的内容在剧本创作阶段就已定型。

“激起的浪越多,越有意思”

周黎明提到,《让子弹飞》上映以来,其中许多细节和台词都被反复解读和分析,被认为有不少隐喻,甚至还形成了“让学”。对此,姜文澄清,自己的电影中没有隐喻,“作为创作者,我自己不会这么想,否则会很难创作。”

同时,姜文表示不排斥观众的解读,“假如(解读)一石激起千层浪,那是好事。激起的浪越多越有意思。”他还笑称,如果在场的年轻人有给《让子弹飞》拍续集的想法,自己很支持,“大胆地去创作”。

在提问环节,有现场观众问到电影“好看”和“看懂”之间的关系。姜文以“蒙娜丽莎”为例,生动阐释道:“蒙娜丽莎在那儿微笑那么多年了,你能懂她什么?如果你说不行我必须得明白,你把蒙娜丽莎的嘴撬开,利用AI技术让蒙娜丽莎说说,蒙姐你乐啥呢?你看看蒙姐说出来的答案,是比她不说强呢,还是说出来更好。蒙姐不吭声的时候,我觉得挺好,有点神秘感。蒙姐说话,也不是不行,看个人喜好。”

姜文电影大师班现场

整场电影大师班持续近两个小时,姜文以一贯的坦率、幽默和犀利风格,为台下观众带来了一场魅力十足的经验分享。他不只是讲述创作,更在不经意间传递了一种精神:拍电影不是模仿公式,而是敢于出发、认真思考、绝不随便。或许正如他说的——“激起的浪越多,越有意思”,中国电影的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更多属于每一个年轻创作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南方+记者 吴彬彬

【作者】 吴彬彬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蒙娜丽莎   电影   忘乎所以   剪辑   续集   剧本   观众   导演   演员   现场   幽默   经验   姜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