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大妈今年58岁,老家在南方,每逢冬天,总觉得手脚冰冷,背脊发沉,走几步路就累得直喘气。她总以为这是年纪大了,没什么可奇怪的。
但今年入冬后,她发现连晚上睡觉都添了几次被子,还是感觉“被寒湿缠身”,尤其是下雨天,关节酸痛厉害,整夜难眠,早晨起来连脸色都泛着灰白。
一次去社区医院体检,医生仔细询问她的生活习惯,听到她说“天冷就喜欢喝点热茶”,不禁提醒:“其实只要你在杯子里多加一样东西,湿气问题或许能缓解不少。”

张大妈有些好奇,也有些怀疑——日常加点什么,居然能影响体内的湿气?医生神秘地笑着递给她一片陈皮,说:“试试在热茶中加一片,每天坚持,过几天你就能感受到不一样!”到底陈皮真有这么神奇?为何冬季“湿气重”的人,用它泡水会有效?
你一定想不到,原来答案早已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冬天里的一杯茶,可能就是你身体转好的关键第一步。喝茶加陈皮,远离湿气,这个说法到底靠谱吗?
很多人以为,冬天手脚发凉、关节发沉,只是“上岁数”或者体质差导致,其实这背后常常隐藏着体内湿气积聚。

据《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报道,南方城市湿冷环境中,中老年人“湿邪型”不适症状发生率达38.2%,尤其以睡眠障碍、易困倦、关节不适等表现为主。现代人的作息失调、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再遇上南方冬天的潮湿环境,更加速了湿气的积攒和外显。
中医认为:“湿为阴邪,其性黏滞重浊,最易困脾伤阳。”也就是说,湿气像潮湿的水汽渗进你身体各个角落,尤其钻进关节、脾胃、皮肤。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1年关于温带湿冷环境下老年健康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湿度每提升10%,65岁以上人群关节疼痛和乏力报告率增长约16.8%。
而冬季空气湿度大,门窗紧闭,室内空气流通差,身体排湿通道更容易堵塞,影响了脾胃的“升清降浊”功能。身体一旦排湿不畅,气血运行也会变慢,就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四肢沉重等诸多“小毛病”。

现代医学发现,长期湿气侵袭还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免疫力下滑,加重肥胖、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而及时调理体内湿气,不仅有助于舒缓不适、预防疾病,更是提升生命质量、延缓衰老的重要举措。
说到冬季去湿,大家最先想到的是多喝热水、泡脚、运动。但你知道吗?《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分析,陈皮富含挥发油、黄酮、橙皮苷以及多种天然抗氧化物,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益气养胃等多重作用。
这些成分不仅能够促进脾胃运转,还对湿气停留造成的乏力、消化不良、高脂肪饮食后的肠胃不适有良好调理效果。
现代药理学研究也印证了陈皮的“去湿”机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指出,陈皮中橙皮苷对肠道平滑肌有温和的调节作用,有助于促进肠道水分代谢,减少体内水分滞留。
同时,每天热茶中加入1-2克陈皮(约一片),能有效提升饮品抗氧化能力,有助于清除体内“湿毒”,增强新陈代谢。

不少临床数据显示,坚持用陈皮泡水饮用2周后,有83%的中老年人主观上感觉口气变清爽,胃部轻松,72%报告湿气相关的疲乏、头重、关节僵硬等不适感显著改善。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生也指出:“陈皮是中老年人冬季健脾、祛湿的佳品,每日泡茶一片,循序渐进,有助于自身调理。”
想靠陈皮赶走冬季湿气,有3个操作细节必须关注,否则事倍功半。
选对“陈年老皮”,效果加倍。3年以上的老陈皮,药效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新皮。市面上优质陈皮以广东新会产区最为著名。若条件许可,不妨选择正宗老陈皮,每次用量约1-2克(一片大小),用沸水冲泡3-5分钟,风味最佳。

喝法有讲究,最好参考“少量多次”。对于初次使用者,建议一天最多不超过两片,可分两次泡水,避免量大伤胃。可搭配普洱、红茶或花茶,但要注意避免搭配寒凉性食物,避免加重脾胃负担。
湿气重的人要配合生活习惯调整。陈皮再好,也需辅以饮食清淡、适度运动、注意保暖。2021年国际老年医学会指南建议:每天坚持30分钟中低强度活动,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有助于体内湿气排出,陈皮饮用效果也更显著。
要注意,尽管陈皮对多数人安全有效,但孕妇、胃溃疡、慢性咳嗽体虚者应谨慎使用。有任何不适应立即停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老年人肠胃功能与饮食干预专家共识”
《陈皮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中国药理学报2020
国际老年医学会《2021年冬春老年人健康管理指南》
《中药合理用药护理规程》人民卫生出版社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