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服务员将沾满蜂蜜的大象粪便端上餐桌时,李女士终于意识到自己8000元的消费换来了什么——这不仅是上海某网红餐厅的"终极体验",更折射出高端餐饮市场的畸形生态。
这家名为"雨林秘境"的餐厅,究竟用怎样的魔法让都市精英甘愿为野性符号买单?
位于静安区铜仁路的玻璃幕墙建筑内,由云南籍主厨张云峰与法国装置艺术家卢卡斯共同打造的沉浸式餐厅,正以人均4000元的定价刷新着餐饮界认知。
张云峰曾任职米其林三星餐厅,卢卡斯则是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特约设计师,两人的跨界合作本被寄予厚望。
在长达4小时的"雨林之旅"中,食客们经历了多重感官冲击:液氮处理的芭蕉叶脆片需徒手拍碎,沾着奶油在玄武岩板上食用;竹筒蒸制的松茸被注入干冰烟雾,食用前必须用特制骨勺按摩舌苔;
最富争议的"丛林秘宝"实为云南象群粪便,经高温灭菌后涂抹蜂蜜与藏红花粉,搭配分子料理技法制成的花粉冰沙。
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冯恩援公开质疑:"当餐具变成考古工具,餐盘变成艺术装置,餐饮的本质是否已被异化?"
某美食杂志主编在社交平台晒出账单:"8000元在上海浦东能吃36碗蟹粉小笼,在徐家汇尝遍本帮菜十大名厨作品。"
这并非孤例。2023年北京某餐厅推出的"月球陨石料理",将牛肉置于模拟陨石坑的容器中炙烤,人均消费达6800元;
深圳"海底宫殿"餐厅更要求食客穿戴潜水装备用餐。这些案例与上海外滩某餐厅曾推出的"金箔鱼子酱马桶冰淇淋"形成荒诞呼应,暴露出高端餐饮的表演化趋势。
支持者认为这是餐饮艺术的进化,米其林评审员詹姆斯·王评价:"这打破了味觉垄断,创造了多维度饮食叙事。
"反对者则痛心疾首,云南餐饮协会发布声明强调:"我们尊重创意,但拒绝将边疆文化符号化。"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数据显示,该餐厅开业三个月接到23起投诉,主要针对分量不足与卫生疑虑。
面对舆论压力,市场监管部门6月1日介入调查,发现其"野生蜂蜜"实为养殖产品,"象粪"来源无法提供检疫证明。
目前餐厅已暂停"雨林套餐",但预定排期仍至2024年10月。耐人寻味的是,停业公告评论区涌现大量"捍卫饮食自由"的支持留言,某风投公司高管留言:"你们扼杀了城市里最后的野性幻想。"
当饮食变成行为艺术,当消费成为阶层符号,我们究竟在为什么买单?
当最后一位食客放下雕花骨勺,镜面墙上映出的,是这个时代最昂贵的空虚。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