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界最魔幻的事情出现了,全网都在吹苹果17,甚至有人说90%的安卓厂商要倒闭,但发布会过后,苹果的股价转眼就蒸发了超过500亿美元。问题来了,产品这么强,为什么资本市场反而不买账?
直接说结论,因为苹果早已不是引领手机发展浪潮的创新企业,而是躺在霸权上吃红利的资本企业。
首先,苹果17是史上最强吗?答案是否定的,与其说是最强,还不如说是在向安卓厂商学习。比如以前的存储容量都是128G起步,装几个游戏就满了,现在直接256GB起步,但价格基本没涨。
相机也来了个大升级,标准版直接上了4800万像素的融合双摄,放在以前都是PRO版才有的配置。芯片是最新的A19,三纳米工艺,性能比上一代提升了20%。另外饱受诟病的充电速度和续航也加强了,20分钟充50%,视频播放能撑30个小时。总结就是走安卓的路,让安卓无路可走,难怪全网都在吹苹果17。
为什么资本市场不买账?真相就是苹果已经不能给消费者整点新花样了,没有新花样就意味着没有市场预期,投资者必定用脚投票,毕竟学安卓是以前苹果最不愿意干的事情。
全球第一的手机厂商从苹果4s开始傲娇了近20年,现在终于拉下脸跟安卓抢饭吃了。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退步?我觉得更多的是后者,而这主要原因是苹果在AI军备竞赛中已经落后了,跟安卓抢饭吃是无奈之举。
去年iPhone16发布会时,库克大吹特吹AI功能,但消费者压根不买账。到了今天iPhone17发布会,虽然讲了在视觉识别、设备端AI模型的功能,但基本都是一笔带过,新亮点较少,而且备受期待的AI增强版Siri已经推迟到2026年才能面世。
苹果在放鸽子,但竞争对手可不会等你。谷歌Pixel10手机搭载的GeminiAI大模型已实现实时翻译、智能修图;华为的盘古大模型已经能自动写代码、做PPT;小米更是从圈屏搜索、跨App执行、端侧生图到车家互联全部打通。
苹果的这种创新乏力不仅体现在手机,其他产品更加明显。比如2014年就立项造车,10年时间里烧掉上百亿美元,换了5个负责人,最终项目下马。
十年里唯一量产的重磅产品Vision Pro也因价格高昂、生态不完善等问题,一年卖出去不到50万台,消费者买回去也是在吃灰,遭遇滑铁卢后被爆停产。还有内部传闻,探索多年的智能戒指也已停止研发。
这样就难怪马斯克对苹果贴脸开大:“500亿美元研发换来两个新按钮,研发有效性太低。”回想苹果近年的大项目,或多或少都有这方面的问题,而这背后根本的原因是老祖宗的那句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其实从美国举整个西方之力打压华为,禁止台积电给华为芯片代工的那一天开始,那个创新的苹果就已经死了。毕竟只要搞盘外招、搞政策打压就能把竞争对手干趴下,换换电池、换换摄像头就能引得果粉们高潮,谁还有心思去认真搞研发?
同时由于美国地缘政治问题,苹果已经开启去中国化,前两年将工厂迁移至印度,让tata集团负责生产,结果搞得手机良品率只有85%,产能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到,还得靠中国工程师手把手教。
更关键的是,当下全球手机配件正在加速向中国集中。以iPhone17为例,关键零部件中屏幕用三星的,手机内存用SK海力士,摄像头用索尼的,但这些企业原本的优势都快被中国厂商反超。
以手机内存为例,长江存储在内存的堆叠层数、存储密度与混合键合专利已经领先海力士,今年率先踩到290层,密度全球最高。能提升手机读写速度和稳定性的混合键合技术,长江存储披露了119项相关专利,远超海力士的11项,搞得国外厂商还要向长江存储支付授权费。
而手机屏幕更是取得了战略性胜利,去年我国的手机屏幕出货量占全球的70%,三星的高端屏幕也已经被京东方等国产厂商追上,留给三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手机硬件向中国集中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正在从欧美转移。
库克今年都64岁了,他跟这个商业帝国一起面对即将到来的AI时代已经老了,而国产的“华米OV”已经不再满足于追赶,已经开始在部分技术领域向苹果发起挑战。
苹果已经从创新者变成守成者,但从古至今从来没有不被攻破的城墙。当苹果逐渐沦为靠吃老本以及品牌溢价活着的时候,虽然它还活着,但其实已经在逐渐死去。而这背后,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时代正在逐渐一去不复返。
#苹果##手机##华为##中国##国产##美国##科技##上头条 聊热点##热点##时事热点头条说#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