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YYW
荷兰这回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本来安安稳稳卖光刻机、收中国订单,日子过得挺滋润。偏要听美国的话,跳出来当打手,直接冻结了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海外资产——这不是明抢吗?
最近,荷兰在国际舞台上突然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原本只是个欧洲小国,却因为和美国一唱一和,把中国企业的海外芯片资产一把扣住,硬生生闹出个大动静。
荷兰当了美国的帮凶,明目张胆地抢夺中企在海外的芯片资产,真以为咱中国会吃素不成?伴随着中方的反击利箭出鞘,荷兰曾幻想的芯片和稀土产业,一下子全打了水漂。这一招,让西方全都栽了跟头,美欧都发出哀嚎,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最佳例证。
事情的开头,荷兰方面或许觉得自己下了一步妙棋。在美国的鼓励下,他们果断出手,对中资控股的半导体企业安世半导体的海外资产进行了冻结。这看起来是一次精准的外科手术,目标明确,手法利落,似乎是想扮演一个合格的帮手角色。
荷兰人当时大概觉得,算盘打得噼啪响。他们曾乐观地预判,就算冻结了资产,安世的芯片产能依然能被西方所用,满足市场需求。这种想法的背后,是一种天真的割裂思维:以为可以像摘果子一样,把企业的所有权抢过来,而不用管它扎根在哪片土壤里,连接着怎样的根系。
然而,他们显然低估了当今全球产业链的复杂性,更错判了中国在这个网络中的位置。中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那个只能被动接受规则的市场。北京的反制来得迅速且精准,直接把荷兰的如意算盘砸了个粉碎。
中国的回应分为两层,每一层都打在了七寸上。第一记重拳,是商务部宣布对稀土材料实施新的出口限制。这一下直接敲打在了荷兰的命门——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身上。没有稳定的稀土供应,高端光刻机的生产和交付就成了未知数,ASML也只能公开表达自己的担忧。如果说稀土管制是战略层面的震慑,那么第二记“杀招”则更是让人拍案叫绝。中国紧接着下达禁令,禁止安世半导体及其供应商,将在中国制造的特定芯片部件出口。
这一手简直是神来之笔。它巧妙地利用了安世半导体中国制造的属性,把荷兰人眼中的猎物和资产,瞬间变成了烫手山芋。安世自己断了供应链,无法保证对西方客户的芯片交付,这让荷兰最初“冻结资产以保供应”的逻辑,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这记操作,被外界看作是中国对美国一滴血规则的完美逆向应用,清晰地宣告:想利用全球化规则卡别人脖子?我们也能用。
这套组合拳下来,压力瞬间从中国这边,转移到了大西洋对岸。最先坐不住的,是产业链下游的客户。英国媒体开始报道,由于芯片断供的风险迫在眉睫,多家欧美汽车巨头已经急得跳脚,发出了生产线可能随时停摆的警告。
产业界的恐慌迅速传导至政治层面。之前还气势汹汹的荷兰,态度立刻软了下来。其经济大臣公开表示,希望能够与中方展开对话。而被卡在中间的安世半导体,更是急着向中方请求豁免,同时寻求法律途径维权。
更有意思的是,本想协同作战的盟友圈内部,也开始出现混乱和互相指责。欧盟对荷兰这种破坏供应链稳定、把大家都拖下水的行为表示了不满。美国在这次风波里看似置身事外,却把自己的欧洲盟友推入了窘境。
荷兰从一个想表现的战略棋子,沦为了一个里外不是人、被盟友甩锅的出气筒,真正上演了一出“偷鸡不成蚀把米”的闹剧。
这场风波给所有人上了一课:在全球化早已成为一张盘根错节大网的今天,任何试图将产业链“武器化”的单边行动,都无异于引火烧身。链条本身会产生“免疫反应”,最终的伤害不仅会反弹给对手,更会撕裂整个生态系统,也包括始作俑者自己。在这个紧密相连的世界里,自以为聪明的猎人,随时可能因为自己扣动扳机而沦为被整个丛林反噬的猎物。
更新时间:2025-10-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