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商界一度流传一个从底层爬上巅峰的故事,一个男人靠着脑子和胆量建起大集团,风光时出门秘书成群,敛财百亿规模,可到头来法网难逃,落得牢狱下场。财富来路不正,早晚要还回去。
杨卓舒初中毕业后辍学打工了几年,后来回学校补课,考上河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他进河北日报社,从普通记者干起,靠着努力升到发行处副处长,那时候报社从亏损转为年收入80万,他也算有点小成就。
可九十年代初,下海经商风头正劲,杨卓舒看别人挣大钱,心动了,1993年辞职带10万块钱搞房地产。
起步时房地产刚热起来,杨卓舒没多少本钱,就想出借车换地办法,从农民那换来30亩地开发权,又赊建材假开工,登广告卖房预售,一个月吸来4600万资金,第一桶金到手。房子交钥匙时买家闹腾,说不是别墅,杨卓舒就说小区名带别墅,购房者也没辙。那年头信息不流通,很多人吃哑巴亏,杨卓舒却靠这法子尝甜头,卓达集团快速长大。
集团从房地产做起,很快伸到建材、家电、汽车、教育、旅游等领域,杨卓舒指挥扩张,几年内成河北首富,2001年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15位,身家近50亿。
卓达自称净资产超千亿,员工上万,项目遍布全国,还去马来西亚、俄罗斯、蒙古开发。集团拿住建部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国家发改委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科技部高新技术企业等头衔。
有钱后杨卓舒生活变调,出门10名保镖护着,12名女秘书跟着,家里27个保姆伺候。他捐款4000多万,拿中国十大慈善家、中国儿童慈善奖,表面上风光无限。
卓达集团业务多,涵盖新型建材、养老健康、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低碳城市、港口运营,专利技术上千项,杨卓舒吹嘘产值7万亿,订单2万亿,其中6000亿来自俄罗斯。
说法吸引很多人,可实际藏猫腻。
杨卓舒起步靠空手套白狼,扩张也靠不断吸钱,集团从2003年起搞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表面做地产实则变相融资。投资者多是老人和上班族,拿出积蓄或借钱投进去,杨卓舒用慈善家形象包装,骗取信任。集团发19只信托产品,融55.5亿,还搞P2P和众筹,承诺高回报,实际资金链靠新钱补旧窟窿。
2014年卓达资金链出问题,杨卓舒推卓达太阳城理财项目,年化收益率10%到30%,投入几十万到百万,四年后返本,还许诺同等价值房子。卓达新材项目收益率20%到34%,5万起投,讲集成房屋产业故事,吸引40多万投资者,总额至少百亿,多是石家庄本地老人。
这些项目没抵押物,没理财资质,经营范围不包括融资,杨卓舒违反金融法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钱。起初付利息,投资者放心,后来窟窿大,2015年媒体曝卓达百亿融资骗局,质疑高息欺诈,社会监管部门注意,杨卓舒压力增大。集团继续扩张,资金缺口更大,到2019年彻底断裂,支付停摆,投资者本金血本无归。
40多万家庭受影响,有人养老钱没了,有人借债投资赔光,很多人生活陷入困境。
卓达房地产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涉案超500万诉讼,法院公告多。杨卓舒眼看瞒不住,2019年5月18日带儿子杨汗青到石家庄市公安局裕华分局投案,警方立案侦查,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年7月6日,裕华区检察院批准逮捕杨卓舒和杨汗青。
11月27日,案件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东院审理,杨卓舒因肝病住院,躺在监管病房受审,其他人次日在裕华区法院审。审理公开,但只邀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债权人没份。法院冻结卓达房地产48项股权超46亿,控股集团44项,新材料23项。卓达官网关了,公司停摆,杨卓舒从首富变嫌疑人,集团从千亿帝国成了空壳。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按刑法,数额巨大判三年到十年,杨卓舒案从2003年持续多年,危害大。投资者上当因贪高息,杨卓舒用虚假宣传和慈善掩盖,实际资金用于补窟窿和扩张,酿成大祸。
2022年11月8日至9日,石家庄裕华区、桥西区、新华区等12个法院一审宣判,卓达控股、房地产、新材料三单位判罚金,杨卓舒判九年六个月,杨汗青、张建平等七主犯判四年到九年六个月。法院认定从2003年起违反金融法规,非法吸存数额巨大,危害严重。
判决后清退启动,2023年1月第一批比例46%,2024年1月第二批公告,未登记人补登记。
在中国,金融监管越来越严,非法集资打击力度大,维护群众利益。普通人面对诱惑要理性,选择正规渠道,政府加强监管,提高公众金融素养,避免类似悲剧。
杨卓舒起步靠小聪明,扩张靠非法吸钱,到头来集团崩盘,家庭破碎。百亿资金蒸发,40万家庭遭殃。
中国经济腾飞,机会多,但守法是前提。杨卓舒没守住底线,付出了代价。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