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多岁的杨少华也跟着儿媳妇跑出去直播真

杨少华在天津曲艺圈本是个不折不扣的传奇。86年登上央视春晚,唱快板,底子实、气息长,一嗓子下去全场欢腾。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在相声舞台上转悠。八十九了,步子慢了,见人还爱寒暄。即便年轻一辈调侃他手法保守,观众依旧愿意听他掰掰陈年往事,不嫌他啰嗦。就是前阵子忽然火上了网——他跟着儿媳妇跑去直播间,哭哭笑笑,惹出点风浪。

有人说他是被家人裹挟着出来露脸的,“老家伙就该在家歇着,油腔滑调拿来糊弄谁?”,圈里圈外落井下石的不少。也有人站出来打抱不平,说杨少华上直播,有啥不行?岁数大了不能有点新玩意儿玩?倒是他自己笑得有点无奈。毕竟,这年头无论老少,挂在手机屏幕上都成了一种“新日常”。杨少华老脸皮厚,反倒能打个岔:“都是乐呵乐呵的活儿,干嘛要太严肃?”但真这么想吗?他心里其实比谁都明白,自己腿脚慢了,舆论跑得飞快,想躲都躲不开。

直播间里,杨少华其实不说“规矩”两个字。他眼角有老茧,手指头旁边还带点微颤。看着弹幕刷屏,有时候脑子里慢半拍,问身边媳妇:“这些人在说啥呢?”媳妇懒得搭理,回头说一句:“让你开心呗!”但他哪里真的听明白?哪有老艺术家还得琢磨小年轻的网络梗?弹幕刷得越多,杨少华越糊涂,直播间的空气还带点紧张。第一次直播,进来的人数快破15万。平台甚至多弹了个热搜。问他高不高兴?“累得慌。”这是不是他想要的?真说不好。

黑粉不肯罢休,各种难听话都来了。“都这么大岁数了,钱还赚不够?”“丢人现眼!”这些话一下子充斥屏幕,有时候比喝凉水还呛人。杨少华媳妇有招,“看不见就不理”。其实不是每个人都能当作没看见的。老爷子自打成名那天起,脸上就没少挨羞辱。不信可以看看公开资料,有次演出投票,他不小心落了个垫底,照常乐呵呵,回来还把差评念给全家听。“人红是非多,”他只当耳旁风。可直播热度和剧场热度又不是一回事。那个速度、那个密集度……也许真不知道下回会不会曹雪芹附体,上演一场“梦断红楼”?

说“颐养天年才是对老年人的负责”,有人坚持认为老有所养最妥帖。业内几次开座谈会,杨少华都被请去参加,“别老惦记直播,那是年轻人的战场”。但这样的座谈,听进去的人其实没几个。平台算法每天推的内容,年龄跨度更大。有资本入场后,直播带货、艺人刷脸,全家出动藏不住了。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他反倒说想“试试新鲜玩意”。他的另一个老朋友甚至觉得,只要不违法乱纪,让老人晒晒生活也没多大事儿。观点貌似碰撞,可现实里哪有那么多分明?

其实杨少华的直播,内容很普通。跟儿媳妇聊天、秀几段快板、讲讲老照片故事,这些都是真事。网友被他的一个“老花眼看手机”的动作逗笑了,还有人专门截了视频,发在B站吸引十几万人点赞。也有从业者分析,杨少华直播间数据波动很大。第一次直播PV破80万,第三次开始掉到10万左右。财经记者写文章解读,老人流量属于不可持续消费,编号“网红即煎熬”。这种结论,杨少华大概率根本懒得管。微博下留言的那种接地气——“爷爷您别听蹲家好好歇歇”。年纪越来越大,他却更拧巴,反而觉得网上说啥“冤不冤”都没用,“图个乐呵而已!”可是,只是乐呵真的行吗?

充斥网络的争论,总和生活有距离。有人真担心他“气出个好歹”!网上留言甚至“让老人早点休息”,可是同样的话,线下又有人觉得“老不死也活不明白”!不能全怪观众冷漠。哪怕杨少华不再直播,不吆喝,不卖艺,网上舆论不一定会和他和解。2023年数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60岁以上的网民比例达到13%,相当于有超过1.24亿老人已成为“常驻网民”。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仍显得边缘。搬去线上讨生活的,相声演员本来就没多少底气。可更弯曲的地方是,受众根本不分年纪欺不欺负,情绪勒索谁都能用。假如他真憋出一口闷气,家人又能分担多少?

杨少华家人确实不走寻常路。他儿媳业务能力强,刚一上手直播带货,小半年就有两个品牌抛来合作。买家撑场子,刷礼物,数据全在飞。可身在幕后的“小辈”未必能体会老人坐在镜头前的不安、甚至窘迫。老艺术家心里多少还有点自尊。北京一位圈内经纪人透露,老人家多多少少都有很强烈的参与感,明知自己身体吃不消,还想“再火一把”。欲望这东西,不分岁数。而且——咦,年纪越大,越要在乎场面?偶尔悄悄对媳妇说,“我老了,是不是不该站在这里了”。媳妇一边笑一边说,“别想太多,一起折腾。”真没办法呀,她可是为他好。可转头也有知情人爆料,这一家人其实就在乎流量多寡,哪有任性?存不存在拉着长辈蹚水的嫌疑,这事旁人说了也白说。

讲到老年人“主动融入”网络生态,说容易也难。杨少华当年跑码头、逛剧场,混过苦日子,可网络这摊事全凭直觉摸索。有人暗示老人参与直播,是平台变相贩卖“温情牌”,消费情怀。有些粉丝专等杨少华张嘴聊天,只为刷个屏赚点存在感。2022年国家信息中心一份报告显示,老年群体在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仍有限。究竟是老人需要网络,还是网络需要老人?这话绕绕拐拐,理不出头绪。

他自己在一次访谈透露,“要不是家里劝,也懒得直播”。但熟悉他的人知道,这是嘴硬。真不愿意,他能劝住儿媳吗?多数老人都怕被家人边缘化,数字鸿沟每天都在变宽,同时,新的盈利模式又让很多家庭选择了冒险。流量怎么玩都是个谜。现在的很多数据分析说,老年人粉圈的忠诚度高、转化率低,可是,直播间送礼物的高净值用户还有多少是真的“铁粉”?给老人点赞、留言,真的意味着理解吗?甚至——有时候伤人最深的,就是一句“不合时宜”的应援。观众看一出直播,走马观花,热闹后全忘。

这里说平台其实更厉害一点。平台流量池、精准推荐、热搜推送,整个机制都不太理会个人处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今日头条平台30个粉丝百万的老年账号,有一半是“亲子孝道”类内容,点赞量集中在过年、寿宴之时。一年只火几次。主播自己是否常态化运营已变得不重要。杨少华这样的老人,变成算法里的数字,性格被直播间放大、扭曲。不是所有人都适应得了新世界。

但谁又能替杨少华做主呢?有人说他该安度晚年,有人说他不该放弃自我,有人劝媳妇别折腾老人,还有人煞有介事地做起了舆情监测。信息太多,太杂,倒像是越说越乱。最后的决定,还是他和儿媳自己定的。下一场直播会不会继续?是不是要淡出公众?到底算是活成“互联网记忆”还是“被时代催着走”?这些问题一时半会没答案,反正每家都有自己的算盘。

其实老人就像任何一个时代的过客,他的荣耀他自知,外人即便看得清楚也不见得准。杨少华坐在镜头前,偶尔发呆,偶尔眨眼,手里头握着没弹完的戒尺,看一眼弹幕,叹口气算了。不管别人怎么议论,总归没必要把自己弄到那么累,哪怕流量不来,也没人真关心他皱的眉头多了一道。

现在说回这场风波,见仁见智的人都太多了。杨少华直播到底值不值得?有时候人老了也该折腾一下,有时候,安安静静喝碗热汤才最舒服。世界就是这样——道理没人说得尽,日子总还得自己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娱乐   儿媳妇   杨少华   老人   媳妇   网络   流量   家人   平台   儿媳   数据   岁数   老年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