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各种类型的古装影视剧层出不穷,在这些影视剧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个群体——宫女。
宫女,是宫廷女性中人数最多、地位最低的人。正因如此,世人对它的关注度并不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宫女出宫后,大多数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这是为何?
“宫女”、“宫女”,乍一听还以为是一份美差,毕竟,这可是在宫廷里当差呀,是供宫廷使唤的女子,可以出入那宫廷。
可实际上,宫女所承受的远不止表面那样简单,这份“美差”,成为了葬送女子青春的“墓地”。
宫女的来源,最初是从战败国的女俘中挑选。渐渐地,统治者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女俘,开始将目光转到了民间。
“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相法者,载还后宫,择视可否。”
据《汉书·贡禹传》记载,汉代初期,宫中的宫女很少,前后不过十余人。到了汉武帝时期,宫女的数量就增到了几千人。
这股挑选宫女的风气,就连那些王侯、富豪等也争相效仿,家中妻妾、宫女成群。
可这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怨女多,旷夫多”。(没有配偶的成男成女)
统治者一看,这哪行啊?一个个儿都争着、抢着挑选“宫女”,社会还怎么运转?
因此,唐太宗即位后,立刻着手解决了此事。他表示,宫中的宫女的数量实在太多了,不能让她们长期被困在宫中。
应该挑选一部分宫女,让她们离开宫廷,各回各家,该做事做事,该嫁人嫁人,不用一直屈于宫廷。
在中国历史上,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当属唐玄宗李隆基,宫女人数直接达到了四万余人。
之后,唐文宗即位,他一心想要治理好国家,摒弃奢华之风,崇尚节俭。在这种理念的驱使下,他一口气释放了三千多名宫女。
明朝时期,宫女的挑选基本上全是从民间进行。朝廷对宫女的出身卡得极为严格,要求“非医”“非巫”“非商贾”和“非百工”。
符合这类出身要求的女子,被称为“良家子”,才能进入到宫廷服役。
清朝时期,选宫女又称为“选秀女”,基本上每三年就会举行一次。入选者全部都是八旗少女,汉女不得入选。这一举措,是为了要保持满族血统。
在这些秀女中,朝廷官员的女儿往往是重点候选人。她们凭借着家族的身份和地位,往往比民间的女子更容易引起皇帝的注意,毕竟身份摆在那呢!
当然,也有免选的情况,但得符合一定条件。宫中有地位的女性亲属,可以免选,例如太后、皇后之姐妹,乳妈的女儿也同样包括其中。
不过,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主动要求“免选”。毕竟,万一自己的女儿得到了皇帝的宠爱,那整个家族也会跟着沾光,从此飞黄腾达。
这些女子一旦被选中,就会被分配到太后、皇后等各宫中随侍;如果未被皇帝看重,就会被送出宫另行择配,年龄大多在二十四五岁或三十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留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宫女出宫后,大多数是没有生育能力的。
这究竟是为何?
其一,长期的劳累。在各类古装影视剧中,我们的确能常常看到“宫女”这类群体,但由于宫女地位的底下,人们一般很少关注到她们的真实生活。
每天天不亮,宫女们必须要起床,开始洗衣做饭、打扫宫殿、伺候主子......可以说,宫女们是“起的比鸡早,睡得比狗晚”。
每日的工作量又多又累,根本不可能偷懒,几乎就没有什么可以喘息的机会。唯一的喘息机会,或许就是吃饭和睡觉了。
这种高强度、高压力的生活状态,并非一朝一夕,而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持续着。
长此以往,宫女们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哪怕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也未必能承受得住这样的折磨。
就拿嘉靖皇帝来说吧,这位皇帝有着独特的癖好,每日都要食用玉露所制作的食物。
为了满足他的这一需求,宫女们不得不早早地跑到花园,一点点地收集晨露。
而且,这种过度的劳累会导致身体各项机能紊乱。在当时那个封建社会,自己又是一个底层的宫女,如何有条件去调理呢?
其二,高度的精神压力。常言道,一入宫门深似海。这句话,不论是对妃嫔还是宫女们而言,都同样适用。
宫廷之中环境复杂,宫女们既要面对着主子的喜怒无常,又要面对着其他宫女的勾心斗角。
在这种状态之下,宫女们的精神状态自然是始终处于紧绷的,是处于高度紧张的。
而且,宫廷之中等级森严,主子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可能让宫女们心惊胆战。
因此,宫女们在与主子相处时,时刻都要小心翼翼万一做错一点事,轻则招来一通训斥、责骂,重则被处于刑罚,甚至毙命。
说到毙命,就不得不提“人殉”制度了。这个先例,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几千多名宫女,皆成为了“陪葬品”。
其三:长期的营养不良。
在宫廷之中,皇帝和妃嫔们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日常所吃的食物向来是山珍海味,具有丰富营养的。
可作为宫廷底层的宫女呢?她们的饮食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她们甚至连这“边角料”都吃不上,她们的食物大多单一且参差不齐的。
长期的营养不良,侵蚀着她们的身体,她们的身体逐渐变得瘦弱不堪。
所以说,等宫女们好不容易熬到出宫的那一天,本以为可以迎来新的生活,却发现自己的身体早已被折磨得千疮百孔。
在宫中的她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人生自由,更是人权。她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皆被统治者所掌控,可以说,她们根本毫无权益可言。
为了排解这种寂寞、凄清,宫女们往往会出现一些“病态”的情况:有的是与其他宫女结为“夫妇”;有的则会与宫里的太监相好。
她们试图以这样的方式抓住一点点情感的寄托,哪怕这情感在旁人眼中是如此扭曲。
或许人有会疑惑,宫女们的生活状况已经如此惨淡了,就没有想过奋起反抗吗?
你别说,还真有!史称“壬寅宫变”,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宫女起义,只可惜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一事件发生在嘉靖年间。众所周知,嘉靖皇帝朱厚熜是一个自私、暴虐、无视礼法的君主。
他一生痴迷于道教,整日幻想着自己能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成佛。可他偏偏又戒不了女色,有一回,竟一次性选了一千二百余名民女进宫。
他打着用宫女们的经血来炼丹的荒唐主意,认为这样能保证仙丹的纯净。不仅如此,他还对宫女们的生活百般限制,规定她们不能胡乱吃东西。
宫女们本就生活困苦,这一下更是雪上加霜。他还让这些柔弱的宫女们去给他收集露水,也就是前文提到的他那独特的癖好。
每日天不亮,宫女们就得起身在花园中一点点地收集露水。繁重的劳作让许多宫女相继累倒。
但嘉靖皇帝可不管着一茬儿,他将“自私自利”发挥到了极致,只有他想要的,就没有他得不到的。
时间一长,宫女们的忍耐达到了极限。有的宫女实在无法忍受这非人的折磨,心中便生出了将嘉靖皇帝杀死的念头。有同样想法的,共有十几名宫女。
众人一拍即合,在计划好后,决定当晚就行动。这晚,宫女们趁着嘉奖皇帝熟睡后,偷偷潜入了寝殿。
大家分工明确,一个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绳索,一个拿出抹布蒙住嘉奖皇帝的脸,并死死地卡住他的脖子,其余几人则在旁边搭手,按着皇帝的手脚。
然而,宫女们毕竟不是正规的杀手,在即将得手之际,宫女杨金英由于太过紧张,双手不听使唤,竟将那绳套弄成了死结。
众人一时间慌了神,但仔细观察了观察,认为嘉靖皇帝已经断了气,便火速散去了。
可她们没有注意到,一个名为张金莲的宫女,偷偷跑到了皇后的寝宫告了密。皇后得知后,大惊失色,立刻派人前来查看。
最终,嘉靖皇帝被及时抢救了过来,也是因为宫女们紧张,误以为已经得手了。而参与这起事件的宫女,全部被处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壬寅宫变”。
从这起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宫女们的命运就如同那草芥一般,根本就无法得到保障。
她们不是没有反抗,只是在这复杂的宫廷斗争中,群众中出现了叛徒,她们孤立无援,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明朝时期的宫女,大多在宫廷之中劳苦一生。那些年纪较大者,就会被发往浣衣局,继续劳作。
当然,也有因受教化而为女官的,这类女子属于高级宫女,有一定的官职在身。
不难看出,封建宫廷中宫女们的命运充满了无尽的苦难与无奈。
她们承受着超乎想象的劳累,每日天不亮便起身,洗衣做饭、打扫宫殿、伺候主子,从早到晚不得闲歇,高强度的工作让她们的身体不堪重负。
主子喜怒无常,宫女间勾心斗角,让她们时刻处于紧绷状态。与主子相处时更是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会遭受训斥、责骂甚至刑罚。
长期的营养不良让宫女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这种食物单一且参差不齐导致她们身体虚弱,面容憔悴。
在这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打击之下,宫女们很难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身体。即便熬到出宫,宫女们大多已青春不再,身体千疮百孔。
她们不是没有过反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而这更加凸显了她们在封建统治下的无力与悲哀。
宫女,是封建统治残酷性的生动体现。她们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
参考资料
宫女小史- 止敬.文史天地
从壬寅宫变看明代普通宫女的生存状况- 黄营.文物鉴定与鉴赏
古代宫女知多少. 广州日报
《全唐诗》中所见唐代宫女生活- 杨兆国.文学界(理论版)
更新时间:2025-04-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