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川观新闻、极目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百度百科、麻六记官方平台】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闻爆料局
编辑|星闻爆料局
就问餐饮界还有哪个人能做到张兰这样?
无论任何情况,从不放弃,即使生病也坚持直播。
从创立“俏江南”的餐饮女王,到麻六记的“带货主播”。
仅5年,麻六记竟让众人刮目相看!张兰是关键,她坐在直播间里,将舆论场的“梗”与“料”化作酸辣粉的销量,变成了金钱!
然而,当舆论的潮水退去,品牌光鲜外壳下的事件开始一一浮现。
但这一次,官媒下场,汪小菲担心的事终于发生,没给张兰留一丝体面!
甚至还让马筱梅受到了牵连......
张兰作为中国餐饮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因两段创业历程而备受关注。
从她远赴国外打工,到创立俏江南时的波折过往,再到二次创业打造麻六记的经历,全程都交织着商业智慧的起起落落。
年轻时,为改变命运,张兰远赴加拿大打工,她在餐厅洗盘子、做帮工,最多时一天打6份工,攒下2万美元创业启动资金。
这段经历锤炼了她的韧性,也埋下了创业的种子。
后来,张兰回国创办了首家餐厅,在北京开设餐馆“阿兰酒家”,正式进入餐饮业。
凭借着模仿明星王姬的外貌吸引顾客,“阿兰酒家”生意迅速火爆起来。
2000年,张兰卖掉此前产业,积攒约6000万元资金,在北京国贸创办主打高端商务宴请的“俏江南”。
她将俏江南设定为“时尚与传统结合”的理念,定位高端商务餐饮。
由于精准的市场定位,俏江南在2000年至2010年间快速扩张,一度在全国拥有近80家门店。
其门店设计融合现代艺术与中国元素,营造出奢华精致的用餐环境,更是迅速成为商务宴请的象征。
巅峰时期,俏江南多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荣誉,被视作中餐品牌化、标准化的成功案例。
后来,“俏江南”甚至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餐饮服务商之一。
而张兰本人更是曾担任火炬手,品牌声誉达到顶峰。
然而,2012年后俏江南逐渐衰落,最终淡出一线品牌行列,而张兰也净身出户,放弃了自己创立的俏江南公司的控制权。
而年过六十,张兰再次出马,与汪小菲共同创立了新川菜品牌“麻六记”,定位大众餐饮。
按说张兰年事已高,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而她为这个品牌的付出可不少。
作为麻六记的创始人,张兰即使年过六旬,仍坚持高强度直播。
她经常一天直播多场,时长超过10小时,甚至生病时也坚持出镜,被网友戏称为“战兰”。
直播中,张兰常分享家庭故事、创业经历,坦言 “压力让免疫力下降” 却笑称自己是 “张导”。
这份不顾身体的执着,成了她连接观众的第一块敲门砖。
她巧妙结合个人IP与品牌推广,通过“蹭流量”方式吸引关注,将热点转化为销量,带动麻六记产品出圈。
在网友的嘲讽她“蹭流量时”,她通常以幽默方式化解:“兰姐靠自己的本事吃饭,不丢人!”随即又马上转移话题,推销起了自己手中的酸辣粉。
除了带货,她常在直播间跳舞、讲段子、连麦粉丝,甚至现场教学做菜,丰富的内容保持观众黏性。
同时,她积极展示麻六记的菜品质量和餐厅环境,强化着品牌的形象。
2022年以来,张兰凭借在个人抖音账号的频繁直播和话题效应,成功带动麻六记预制食品的线上销售。
2022 年 11 月她直播间观看人次达两千多万,酸辣粉 7 天狂销 65 万箱,单月销售额冲至 1.2 亿元,直接登顶抖音食品榜。
即便后来账号被封,她迅速发动员工全员直播,连保洁阿姨都成了网红,被网友赞 “麻六记没有普通人,全是隐藏主播”。
从最初的 “战兰” 标签,到如今成为企业家直播的参考样本,张兰的直播间早已超越 “卖货” 本身。
巨大的流量无疑给张兰带来了不错的效益,但这份流量也会给她带来始料未及的事情。
在网络上张兰凭借其个人魅力、敬业精神,被网友称为“麻六记代言人”。
并且她在镜头前强调“料、秘方和工人都是我们的”,为麻六记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和关注度。
但是,高速发展下难免暴露出品控问题。
最近,有消费者购买麻六记产品后,发现面饼存在严重发霉、长毛的情况,引发广泛关注。
而9月24号,官媒更是下场质疑:“品牌怎么能三番两次躲在代工商后装傻”。
并且文章还指出:“产品发霉的问题2个月了都没解决彻底,代工厂却成了品牌的挡箭牌。”
可谓是没有给张兰留一丝“体面”。
甚至有不少网友评论“汪小菲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
毕竟,麻六记的商业模式高度依赖“网红品牌”的声誉和流量。
而“面饼发霉”是食品安全中最直观、最低级的错误,它直接摧毁了消费者对品牌“品质”的基本信任。
这远比口味不合、包装不佳等问题更严重,因为它涉及安全底线。
汪小菲担心品牌会因一次事故而遭到别人的侮辱,毕竟品牌的背后有着几千人的付出。
但此次事故正是如此,产品出了问题,无疑要接受网友的质疑。
并且这件事还让马筱梅受了牵连,毕竟她也曾在直播中吃麻六记的酸辣粉,还不断夸奖进行带货。
并且她与汪小菲是夫妻关系,也必然要共同承担事业危机带来的舆论压力。
毕竟,流量能瞬间捧红一个品牌,也能瞬间将其拉下神坛。
麻六记既然享受了流量的红利,就应该能承担流量带来的超高标准的公众监督。
营销和广告能为品牌带来知名度和初次尝试的顾客,但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带来复购和口碑。
没有质量作为根基,任何靠流量和营销建立起的品牌大厦,都不会长久。
因此,做好质量不是一种选择,而是想要建立长久品牌的企业必须坚守的初心和底线。
麻六记的这场风波,如同一部生动的商业纪录片,其剧情远未终结。
从个人IP的万丈光芒,品牌质量的层层疑云,再到官媒的警钟长鸣。
营销和流量决定了品牌能飞多高,而质量才能决定了品牌能走多远。
事实证明,流量终究会散去,产品的质量才是根本的保障。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川观新闻、极目新闻、每日经济新闻、百度百科、麻六记官方平台等
更新时间:2025-09-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