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一段15秒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5.2亿次围观:上海和平饭店的侍应生用银质器皿托着一罐330毫升的可口可乐,当着顾客面缓缓倒入冰镇玻璃杯,账单显示收费50元。视频中顾客的错愕表情与侍应生的职业化微笑形成强烈反差,配文"喝的是黄浦江的晚风还是智商税"迅速登上热搜。
事件发酵后,更多消费细节浮出水面:同款可乐在便利店售价3元,三星级酒店18元,而和平饭店的价格相当于16罐普通可乐。更令人咋舌的是750毫升依云矿泉水标价90元,自带酒水需支付200元/瓶开瓶费,所有消费加收15%服务费。某美食博主实测显示,两人在和平饭店简单用餐,仅饮料支出就达400元,占总消费的38%。
和平饭店公关部在7月23日声明中强调:"定价基于外滩核心地段租金、百年建筑维护成本及管家式服务价值。"这种解释难以平息众怒,网友制作的"50元可乐成本拆分图"在微博热传:原材料0.5元+包装0.3元+运输0.2元+租金20元+人工10元+品牌溢价19元,直观揭露了天价背后的成本构成。
走进和平饭店大堂吧,水晶吊灯折射着1929年建成的Art Deco风格内饰,窗外即是外滩万国建筑群全景。这种不可复制的空间体验,构成了商家定价的底气。据业内人士透露,和平饭店年度租金成本达8000万元,分摊到每平方米每天高达25元,相当于每杯可乐承担租金成本20元。
人工成本同样高企。侍应生身着定制燕尾服,月薪8000元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提供的"一对一服务"包括:根据客人口味调整冰块大小、用测糖仪确保饮料甜度、每15分钟续杯一次——这些仪式感服务将人力成本推高至每小时120元。
但真正的利润来自"品牌滤镜"。和平饭店管理方承认,其客户画像中"打卡型游客"占比达62%,这些消费者并非为饮料本身买单,而是为朋友圈定位"和平饭店"支付社交货币。这种"体验经济"模式使得成本1元的可乐能卖出50元,毛利率堪比奢侈品。
面对汹涌舆情,上海市黄浦区市监局的回应引发更大争议:"商家拥有自主定价权,只要明码标价即不违法。"这一表态源于《价格法》第6条规定——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由经营者自主制定。
但法律界存在不同声音。中国政法大学经济法学教授指出:"明码标价不等于合理定价。"参考《禁止价格欺诈规定》,若经营者"利用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交易,即使标价清晰也可能违法。2024年贵阳某景区"20元白水"案中,商家因未说明"山泉水"属性被认定为欺诈,责令退款并罚款5万元。
实践中难以界定"合理溢价"催生监管真空。和平饭店价目表用8号小字标注"所有价格含服务费",消费者往往结账时才发现额外支出。这种"技术性合规"使得投诉成功率不足15%,正如某市场监管人员坦言:"我们能管标价形式,管不了价格高低。"
这场可乐风波折射出消费观念的代际变迁。80后消费者张女士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十年前觉得在和平饭店喝可乐很有面子,现在只想知道50元到底买了什么。"这种心态转变使得"高端消费祛魅"成为趋势,2024年高端餐饮投诉中"价格虚高"占比达68%。
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小红书#和平饭店避雷#话题下,2万条攻略教人"自带饮料藏包里""点单前拍价目表"。某旅行平台数据显示,事件后和平饭店预订量下降23%,而周边平价餐厅客流增长17%。这种用钱包投票的行为,倒逼商家调整策略——北京某五星级酒店近期推出"基础饮品平价区",可乐仅售15元。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价值认知重构。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真正的高端体验应体现在食材品质、服务细节和文化内涵,而非简单的空间溢价。正如美食评论家所言:"当50元可乐成为网红打卡道具,恰恰暴露了某些高端场所的价值空心化。"
要破解这场困局,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商家层面,和平饭店可借鉴东京银座餐厅的"透明化定价"——在菜单标注"场地费20元/人",让消费者清晰感知溢价构成;监管层面,可参考贵州省《旅游市场餐饮价格指引》,要求高端场所公示"成本构成说明";消费者则需增强权益意识,遇到模糊定价可拨打12315投诉。
争议或许会随着时间平息,但留下的思考深远。当和平饭店的落日余晖洒在50元一杯的可乐上,折射出的不仅是气泡,更是商业伦理与消费尊严的博弈。正如一位网友的留言:"我不反对高价,反对的是不知道为何高价。"未来的消费市场,终将在价格自由与公平透明之间找到新平衡点。
(本文根据上海市监局通报、和平饭店声明及多方媒体报道综合撰写)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