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再次成为关注对象!医生发现:喝陈皮时,千万多留意这几点!

张阿姨最近总觉得胃胀、不消化。听说多喝点陈皮泡水能健脾理气、消食解腻 ,她便每天自己动手泡上一壶,喝得很是带劲儿。没想到,不到两周却换来了口干舌燥、晚上还睡不好觉。身边不少朋友见张阿姨“以茶代水”喝陈皮,劝她别太迷信,但她觉得“老方子、老药皮怎么会错”。没等她想明白,社区医生一眼就看出端倪:喝陈皮确实有益,但并不是每个人、每种喝法都合适 。你是不是也习惯在家泡陈皮水,期望喝出一身轻?可细究之下,喝陈皮水真没那么简单,盲目跟风可能越喝问题越多。到底哪里出了漏洞,还真有不少讲究。

陈皮一度被称作“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的第七样,“一两陈皮一两金”,老广更是把它当成家中宝。可医生却要提醒:喝陈皮水时,有4个关键点千万别忽视 ,否则容易踩坑,健康不增反减。

很多人觉得陈皮就是橘子皮晒干的,泡水喝肯定无害 。但真答案没那么“单纯”。

陈皮含有丰富挥发油、橙皮苷和多酚类物质 。这些成分能温和促进肠胃蠕动,对饭后腹胀、油腻不适确实有改善。中医理论还讲究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特别受中老年人欢迎。

近年研究发现,坚持用陈皮泡水喝1-2个月,部分人消化不良的症状减轻约 12%-18%,肠道菌群平衡也有所提升 。有轻微慢性胃炎 或亚健康人群,每天饮用3-5克 陈皮水,有助于缓解饭后胀气、口腔黏腻、食欲不振。

不过,医生话说得很直白,喝得对是“宝”,喝错了那就变“祸” 。有的人越喝越燥、上火,反而胃痛、口苦、咽干。这究竟是哪几个环节出错了?

其实想喝好陈皮水,几个小细节必须注意,否则可能伤身。

第一,体质不对的人慎喝

不少人觉得陈皮“百搭”,但陈皮性温偏燥。阴虚火旺、体质偏“虚热”、平时易口干便秘、舌红少津 的人,喝多了反而加重上火、失眠、皮肤干。医生经常遇到因“没对号入座”选陈皮 ,喝出问题的患者。

第二,剂量不是越多越好

一泡就是一大把,连喝几壶,这种做法真的要不得。正规建议一天总量 3-5克(一小片或两片)就足够。喝太多不仅无益,反而易刺激胃肠、加重肝脏负担。临床上有15% 的人表示自己“越喝越口苦”,多和浓度过大有关。

第三,来源一定要正规可溯源

市面上假冒陈皮、橘皮鱼目混珠太常见。霉变、染色、漂白的次品陈皮 不仅失去原有风味,还可能富含有害物质。医生提醒:陈皮一定要选“广陈皮”“新会陈皮”等有品牌和溯源的,表皮油斑明显、香气自然,无刺鼻异味。

第四,陈皮不是所有药食都能搭配

不少人喜欢陈皮枸杞泡水、或与多种中药同煮。可如果自己本身脾胃弱、肝火旺,与某些温补中药同服会“火上浇油”;服药期间,也要避开成分冲突。比如含抗凝剂、鎮静类药物的人群,喝陈皮水要提前咨询医生。

道理说透,方法也得跟上。不想让陈皮变成“健康雷区”,下面这4招试试看。

选择正品新会陈皮或广东老陈皮,颜色棕黄、闻着清香 。不要选那种湿润、发黑、过于鲜艳的假货。

一天三到五克就够 ,最多泡一两杯,别泡一大壶当水猛灌。针对胃口一般、体虚易上火人群,间断饮用即可。

上班族、老人胃寒怕凉,可以用温开水泡陈皮,水温60-80℃最佳 。若与枸杞、薄荷或红枣搭配,要注意各自配伍,别乱加中药材。

服药期间、孕妇、哺乳人群先请医生面诊,别擅自长期饮用 。身体如果已经出现咽干、胃痛、烦躁等异常,也请及时停用并做健康评估。

健康养生没有“速成捷径”,陈皮虽好,也要尊重个体差异与科学方法。你也想学张阿姨一样喝点陈皮水调理身体,那一定记得根据自己体质、健康状况、每天剂量 科学安排,别一味追风。盲目多喝,反倒让滋补变成负担。身边如果有家人朋友有类似习惯,也推荐给他们看看这篇干货,帮他们少走弯路。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2.《新会陈皮的药用价值与安全性分析》
3.《广陈皮挥发油主要成分及其药理研究》
4.《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5.《老年人常见体质类型及食疗建议》
6.《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最新版)》
7.《广州市陈皮市场抽检质量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1

标签:养生   陈皮   对象   医生   发现   体质   挥发油   人群   健康   阿姨   成分   胃痛   枸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