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91岁游本昌夫妻俩的现状,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

文|纯元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在普通人的眼中,影视圈等同于名利场。

混了大半辈子名利场的演员明星,晚年幸福起码是“住豪宅、雇保姆、银行卡数字不断翻倍”。

然而近日一条“游本昌住养老院”的新闻冲上热搜,震惊全网!

不少人在评论区指责游本昌的儿子“不孝”。

“钱再多有什么用?年纪大了儿女不管,还得住养老院!”

面对铺天盖地的争议,游本昌出面简单回应了“儿女不孝”的传闻。

这对晚年夫妻俩的现状,其实早给所有男人提了个醒。

济世为公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

这段经典的旋律勾起了多少人的童年回忆。

85版《济公》中,游本昌扮演的“济公”,嬉笑打闹中做善事的形象深入人心。

尤其是他吃肘子、吃鸡腿的画面,记忆犹新。

不单单是因为颠覆了固有印象中,和尚不能吃荤腥的概念。

而是由于当年拍摄条件艰苦,那些看似香气四溢的肘子和鸡腿,实际上已经被捂好几天,早已发臭腐烂。

但是为了拍摄效果,游本昌照样面不改色心不跳,吃得满嘴流油。

这个后来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细节,恰恰诠释了他对表演艺术的极致追求。

播出后,《济公》火的一塌糊涂,饰演主角“济公”的游本昌也凭借这一角色红遍大江南北。

成功拿下了第四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等奖项。

甚至被业内人高度赞评为“教科书般的演技”!

从那之后,资源、剧本、代言等源源不断送到他面前,但年过百半的他看都不看。

短暂的喧嚣后,又将自己封闭起来。

原来,他的妻子杨慧华传来了患癌的噩耗,他实在无暇顾及事业的发展。

推掉所有演出邀约,全身心陪伴在医院,陪伴在妻子的病房前。

几年后,妻子身体终于康复,游本昌才回归!

他拿出全部积蓄,甚至卖掉了北京唯一住房,租房成为“北漂”,自筹资金组织演员、租赁剧场。

拍摄出了话剧《弘一法师》,追求纯粹的艺术精神。

有戏剧评论家认为,游本昌在剧中将弘一法师“悲欣交集”的生命状态演绎得淋漓尽致,完成了从演员到艺术家的升华。

但因题材小众,错过最佳复出时机的原因,游本昌再没有过如《济公》般出圈的作品。

直到王家卫导演的《繁花》大爆,“爷叔”一角,用眼神和微表情演绎出上海老法师的处世智慧,再次惊艳观众。

名气重回当年,游本昌没有挥霍金钱,而是成立公益基金会、拍公益片。

他始终将“服务社会”作为艺术的终极目标。

养老院现状曝光

他对得起妻子,对得起角色,对得起社会,却对不起一个人。

“我对儿子是有愧疚的。”

游本昌在一次亲子采访环节,提起了自己的儿子,露出了罕见的落寞。

1965年,游本昌的儿子游智超出生了。

那段时间自己与妻子的事业正在稳固发展时期,压根没有时间和精力管孩子。

于是,三岁的游智超便被送往南京由奶奶抚养,成为留守儿童。

从小不跟爹妈在一起的生活的孩子,与父母聚少离多,就算长大后有再多钱,他也感受不到原生家庭的温暖。

游智超也不例外。

成年后的他定居美国,在美国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如今60岁的儿子已成为祖父,父子关系始终隔着一层难以逾越的疏离。

“他没有感受到我对他的父爱。”

游本昌的话语很轻,这种错过在晚年往往转化为无法弥补的遗憾,同时戳中了无数中国男性的痛点。

其实,如今的大环境下,“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早已经过时了。

游本昌自然也能看透这一点。

他主动选择养老院的行为,实质上是对“养儿防老”传统观念的温柔反叛。

值得注意的是,游本昌和妻子住进的养老公寓,这配置在北京的养老院里算是高档的了。

80平米的套间,专业的医疗照护,智能恒温系统,防跌倒监测设备等硬件设施。

据悉,这里最便宜的单间,一个月也要近万元,更别提游本昌他们的豪华型套间了。

本质上是用经济能力换取专业医疗保障与生活便利。

然而现状的曝光,换来的却是社会偏见。

大部分人认为自己老了,“被儿子抛弃”等传统观念。

当网络上充斥着“儿女不孝才送养老院”的质疑时,游本昌用“人生不断交换战场”的豁达回应。

并轻描淡写来了句,“人在哪,哪里就是家。”

虽然早年忽视了家庭,但他通过艺术追求建立的社会声誉和精神世界,最终成为晚年的重要支撑。

给男人提了个醒

在养老院的采访中,经常来看望、照顾的亲人,只有女儿游思涵。

游本昌透露,自己的事业也是女儿在操劳打理。

这位在事业上敢闯敢拼的艺术家,在亲子关系上却坦言自己是“新手”,甚至需要向女儿请教如何与儿子相处。

到了晚年,他仍旧为没有让儿子感受到父爱而耿耿于怀。

可见钱可以买来很多东西,但却买不到亲情。

游本昌用自己的事迹提醒着全天下的男人,要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可持续的经济储备固然是人生主线,但是培养独立于家庭角色的社会价值感,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等到晚年才意识到亲情的重要性,后悔也没什么用了。

钱能买得起大别墅,却买不来有人等你回家的温暖。

能雇得起最好的保姆,却雇不来有人为你磨墨铺纸的心意。

能堆起满柜的奢侈品,却堆不起日复一日的陪伴。

有家长评论,“和儿女住在一起,不一定是天伦之乐。”

“只要是人,还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为五两米而折腰,幸好还有钱,不然普通人怎么住得起这样的养老院。”

也许不管怎么老去,都会有遗憾不足。

结语:

“别总把赚钱当成唯一的目标,等老了才明白,陪伴比钱贵。”

游本昌夫妇选择养老院的案例,实际上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现代养老命题:

金钱可以解决生活条件问题,但无法替代生命质量的自主选择。

毕竟,人生到最后,拼的从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家里有没有那股暖到心底的烟火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1

标签:娱乐   现状   男人   济公   养老院   儿子   晚年   妻子   鸡腿   儿女   社会   不孝   养儿防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