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小鹅
编辑|缘一娱记
娱乐圈里,人们熟悉沙溢、侯勇、张译、杜旭东这些演员的荧幕形象,却鲜少知道他们还有另一重身份——军人。
脱下戏服,他们曾身着戎装,肩扛军衔,将青春和热血献给军旅生涯。
1997年,19岁的沙溢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抉择——报考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
这个决定,源于他少年时期对军营的向往,那时的沙溢,看着电视里军人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敬佩与向往。
初入军艺,沙溢便感受到了军营生活的严苛,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号准时响起,他和同学们必须迅速起床,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内务,将被子叠成方方正正的“豆腐块”。
这段军旅生涯,不仅让沙溢收获了宝贵的表演经验,更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离开部队后,他将军人的这份坚韧融入到演艺事业中。
在拍摄电视剧《武林外传》时,剧组条件简陋,拍摄周期长,但沙溢从未抱怨,而是以军人的毅力坚持下来,最终成功塑造了经典角色“白展堂”。
在综艺节目中,他也常常展现出军人的担当和责任感,成为团队中的“定海神针”。
侯勇之所以选择参军,源于其对表演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1987年,他考入江苏省戏剧学校话剧表演专业,毕业后顺利进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
在他看来,军营不仅是一个锻炼意志的地方,更是一个能够让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成长的舞台。
进入话剧团后,侯勇从最基层的跑龙套演员做起。
每天,他最早到达排练场,帮助工作人员布置场地、准备道具,然后默默观察老演员们的表演,学习他们的技巧和经验。
夜晚,当他人已休憩时,侯勇仍于宿舍内研读剧本,悉心揣摩角色的心理与情感。
2002年,电影《冲出亚马逊》的拍摄,成为侯勇演艺生涯的重要转折点。
为了真实还原特种兵的训练生活,他和剧组人员来到南美洲的热带雨林,进行了为期数月的艰苦拍摄。
在那里,他每天和真正的特种兵一起训练,背着沉重的装备在泥泞的道路上奔跑、攀爬,忍受着高温、蚊虫和恶劣环境的考验。
拍摄过程中,侯勇多次受伤,但他从未想过放弃。
正是这种军人般的坚韧和对艺术的执着,让他成功塑造了特种兵王晖的形象,也让他的演艺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
无论是在《大染坊》中饰演的陈寿亭,还是在《人民的名义》中饰演的赵德汉,他都以精湛的演技和敬业的态度,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鲜活的角色。
张译的军营之路,始于1997年考入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
那时的他,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渴望在军营这个大舞台上实现自己的梦想。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长达十年的龙套生涯。
初入话剧团时,张译由于形象、嗓音等因素,获取出演重要角色的机会颇为艰难。
他只能在各种演出中跑龙套,有时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但张译没有因此而气馁。
在跑龙套的日子里,张译利用一切时间学习表演知识,阅读大量的书籍,观摩经典的话剧和影视作品。
他还主动参与剧团的各项工作,从舞台布置到道具管理,每一个环节他都认真对待,希望通过这些方式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能力。
2006年,电视剧《士兵突击》的拍摄,成为张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
在剧中,他饰演的班长史今,善良、正直、坚韧,用温暖和关怀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为了将这个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张译全身心地沉浸于角色的创作之中。
他深入探究角色的性格特征与成长背景,不断与导演和其他演员进行反复的沟通交流,全力以赴地让角色塑造得更为真实立体。
在拍摄史今退伍那场戏时,张译真情流露,将史今对部队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场戏也成为了《士兵突击》中的经典片段。
凭借在《士兵突击》中的出色表现,张译逐渐被观众所熟知。
此后,他又陆续参演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红海行动》等多部优秀作品。在《红海行动》中,他饰演的队长杨锐,冷静果断、英勇无畏,带领队员们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艰巨的任务。
1972年,海军某部与陆军某部联袂来到河北招收具有文艺特长的士兵。15岁的杜旭东悄悄地报了名,并通过了复试。
复试的时候,杜旭东一口气翻了20多个小翻跟头,把所有的人都征服了。
两个单位的接兵领导都主动上门要人,走进杜旭东的家,被杜旭东画的那幅《猛虎下山》深深地吸引了。
海军的说他们是海军司令部招的兵,肯定在北京,杜旭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没想到海军司令部的直属单位分布全国,他被火车拉到了山西侯马。
初到部队,杜旭东成了一名大龙套演员,可没几年的工夫,演出队就解散了。
那些只会在舞台上露一手的文艺兵大多退伍回去了,杜旭东因为会美术,很快被送到北京学习美术绘画,时间不长他就提了干。
《海军》杂志社美术编辑调离了,领导们想到了经常投稿的作者杜旭东,就将他调到北京来了,还安排他到中央美术学院大专班进修。
1996年,张艺谋执导《有话好好说》时,为寻找“民工”这一角色的演员伤透了脑筋。
经人推荐杜旭东后,张艺谋说领过来看看。那时,杜旭东正在天津拍戏,只能是晚上过去,赶到北京时已经是深夜两点多了。
张艺谋一见杜旭东就乐了,没有聊三分钟就拍板了:“民工就是你了!”
送杜旭东出门的时候,张导又说了一句:“没想到,你还是个军人,海军什么时候有了你这个宝贝?”
杜旭东在影视剧中常常以反派形象示人,他那标志性的歪嘴和狡黠的眼神,让观众对他又爱又恨。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的军人,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军人身份,用自己的表演为官兵们送去欢乐和鼓舞。
沙溢、侯勇、张译、杜旭东,这四位演员,他们在娱乐圈中以精湛的演技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而在他们的背后,是一段段令人敬佩的军旅生涯。
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在军队中磨砺自己,在演艺事业中发光发热。
他们的军衔,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他们为国家、为军队、为艺术奉献的见证。
信息来源:环球网2013-03-23专访 |《流浪地球2》沙溢:军旅经历让我对角色并不陌生
大众日报2023-01-28视频丨《流浪地球2》主演沙溢:曾在空军当兵15年,拍戏喊到嗓
央视国际20070720电影《冲出亚马逊》
齐鲁壹点2024-01-05从《士兵突击》到《三大队》,张译:十七年磨剑终成锋
新民周刊2022-10-03《万里归途》领跑国庆档,张译靠什么练就“投胎式”演技
北京晚报2017-08-10杜旭东的那些美事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