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账之后发现,欧洲才是最大赢家!中美俄给他打了三十年的工

说起全球经济这摊事儿,总觉得中美俄三家忙活得热火朝天,中国工厂里机器轰鸣,美国军舰在海上转悠,俄罗斯那边能源管道日夜不休,可欧洲人呢?他们好像就这么舒舒服服地沾光了三十来年。俄罗斯卖廉价天然气,美国扛起北约大旗,中国人买买买拉动欧洲出口,这三样加起来,让欧洲人过上了每周工作三十六小时、年假上百天的日子。

欧盟数据明明白白,平均工时比中国低十小时,比美国也少俩小时。教育医疗养老基本不用愁,养老金能顶中国好几倍工资。可现在呢?中美一算账,发现欧洲才是真赢家,中美俄等于给他们白干了三十年工。这账怎么算的?

先说能源这块儿,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就是欧洲的命根子。从1990年头儿起,欧盟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就一路往上窜,到2023年高达88%。其中俄罗斯的份额特别大,2021年欧盟天然气进口的45%来自俄罗斯,石油也占27%。这价格还低,长期比国际市场便宜20%以上。为什么?因为北溪管道一通气,2011年10月第一条线就上线了,俄罗斯直接把气泵到德国海岸,成本低到让欧洲工厂乐开花。

德国化工厂生产乙烯的成本比中国低15%,法国核电站的铀燃料补给也比美国便宜12%。挪威那边油气出口收益,直接养大了主权财富基金,资产1.4万亿美元,半数以上是油气钱。欧洲制造业靠这个低成本,商品在全球卖得飞起。欧盟委员会数据,2021年前,俄罗斯天然气占欧盟消费的40%,石油进口27%。这不是小数目,等于欧洲人用俄罗斯的便宜能源,换来了自家的高福利。想想看,中国工人加班加点,美国人还学生贷,俄罗斯人挖油井冒风险,欧洲人呢?就这么省下大笔钱,转头投到社会保障上去了。

再看安全保障,美国的北约伞撑了欧洲三十年。美国在欧洲驻军超6万人,承担了东欧防空系统和地中海舰队巡逻这些硬活儿。北约总防务开支,美国占70%,欧洲盟国军费平均只占GDP的1.5%,远低于北约要求的2%。德国一年军费才500亿欧元,要是自己扛,得翻倍到900亿,每个德国人得多缴税1200欧元。这笔钱省下来,全砸福利上了。

瑞典带薪育儿假长达480天,芬兰大学生每月领5500元生活补贴。特朗普时代2018年起就嚷嚷要欧洲多掏钱,拜登也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吸欧洲企业过去。北约峰会文件明摆着,美国东亚拉扯资源,欧洲得自己多担点儿。可过去三十年,美国基本包圆了,欧洲人安心发展经济。2025年数据,波兰和德国防务支出在涨,但整体欧洲还是靠美国撑腰。说白了,这负担分担不均,美国纳税人出大头,欧洲人省下的钱,建了幼儿园、医院,还发养老金。这公平吗?中美俄在前头冲,欧洲在后头捡便宜。

最后是中国市场,欧洲的提款机。从2000年起,中国经济起飞,欧洲品牌蜂拥而入。2022年,大众汽车在华销量占全球37%,空客每三架客机就有一架飞中国。瑞士手表出口52%去亚洲,中国买家占七成。意大利奢侈品35%销售额来自中国消费者。欧盟统计,2024年中国是欧盟第三大出口伙伴,占8.3%,汽车出口价值128亿欧元。

宝马工人时薪45欧元,是中国同行的8倍。这些利润回流欧洲,推高工资,稳固福利体系。中国人买欧洲货,等于帮欧洲消化产能。2021年,瑞士手表出口五成二去亚洲。空客订单书堆积如山,三成机身交付中国航司。这市场开拓,欧洲基本外包给中国消费者,自己专心分红。想想中国工厂流水线忙活,美国金融街交易不停,俄罗斯能源链拉长,欧洲人坐收渔利。

这三根支柱,俄罗斯能源、美国安全、中国市场,搭起欧洲高福利的框架。过去三十年,欧盟经济增长稳健,失业率低,社会稳定。挪威基金全球投资,德国工业称霸,法国核电领先,全靠外部输血。欧盟平均每周工时36小时,远低于全球。

2021年数据,欧盟天然气进口150亿立方米来自俄罗斯。北约框架下,美国支出主导。欧洲对华出口,汽车飞机奢侈品份额巨大。这模式精明,像公司外包核心业务,自己管分配。可问题来了,当支柱晃动,欧洲的黄金时代就露馅儿了。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一打响,欧洲能源网就崩了。俄罗斯切断80亿立方米管道气供应,北溪管道9月26日爆炸,四处破裂。天然气价格飙升,德国工业电价涨400%。巴斯夫关闭路德维希港化工厂,荷兰锌冶炼厂集体停产。欧盟制造业外流2200亿欧元,半数去美国和中国。2023年,欧洲天然气依赖俄罗斯从45%降到15%,但价格还高,制造业成本暴增。

IEA报告,战争导致全球天然气流向大变,欧洲能源危机直击经济。2025年1月,欧盟首都家庭电费比2021年涨36%。这冲击不小,经济增长率2023年只0.4%,失业率升到6.5%,十二国罢工潮。能源价格波动大,2022年峰值后虽降,但欧洲工业电价比美国高39%,比中国高73%。这让欧洲企业叫苦,竞争力下滑。

美国战略收缩加剧麻烦。特朗普五成国防支出论一出,欧洲压力山大。拜登法案补贴新能源,吸走欧洲产业。2025年,NATO追踪器显示,欧洲防务支出在升,但还是不均。德国总理承认,没美国,防空一周都扛不住。法国总统推战略自主,可实际执行难。欧洲得自己多出钱,军费从1.5%往2%挤,这钱从哪儿来?福利得动刀子。2023年冬,英国护士要加薪19%,法国铁路工瘫痪交通,希腊教师罢课。社会抗议浪潮,显示高福利成刚需,改动就炸锅。

中国产业升级更狠。2023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从3%跳到15%,光伏占新增装机82%。西门子CT机价格三年降25%,空客A320对华报价比2019年低12%。欧盟车企市场份额缩水,2022年欧洲品牌在中国从28.5%掉到24%。2024年9月,欧盟车出口中国128亿欧元,进口却162亿。MG和BYD在欧洲份额翻倍到5.9%。中国出口猛,欧洲得降价打仗。Allianz报告,欧洲工业竞争力受挤压,绿色转型慢半拍。

面对这烂摊子,欧洲没坐以待毙。REPowerEU计划上马,2023年起多样化供应,挪威、阿尔及利亚、利比亚、阿塞拜疆管道气占62%。德国投2000亿欧元补贴企业能源,法国重启核反应堆,荷兰卖芯片技术换资金。2025年,欧盟核能政策松绑,法国德国同意开放预算。

挪威基金抛油气股,转投科技和电动车电池。经济增长2025年春回暖到1.1%,欧元区0.9%。但阵痛还在,2024年经济停滞,失业6.3%。欧盟内部扯皮,东欧要对俄硬,西欧顾经济,南欧求债松,北欧守预算。布鲁塞尔会议文件堆积,意见分歧大。

这局面,折射出依赖模式的脆。三十年吸血时代落幕,欧洲得自力更生。过去靠俄罗斯低价气,美国军费,中国买单,现在得自己练内功。绿色转型加速,REPowerEU降价有功,但工业外流没止住。2025年8月,欧盟中国摩擦加剧,制裁贸易争端频发。

欧洲夹在中美间,平衡难。说到底,这考验真来了。中国升级快,美国收缩,中国市场变战场,俄罗斯能源断供。欧洲人习惯特权,现在得像别人一样卷。可公平点说,当中国工人996,美国青年打三份工,俄罗斯士兵守战壕,欧洲人还享福利,这账本早该对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3

标签:财经   中美   欧洲   赢家   发现   美国   俄罗斯   中国   欧盟   北约   德国   欧洲人   欧元   天然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