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兴隆台采油厂地质研究所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位于马7断块区高部位的马738K井,通过精准调层措施后喜获高产工业油流,日产油高达16.3吨,含水率仅为7.5%。
马7区作为兴隆台油田的主力区块,自1973年投入开发已近半个世纪,进入了“双高”开发后期。资源濒临枯竭?潜力挖掘殆尽?但地质技术人员清醒地意识到剩余油依然存在,只是分布零散、认识不清。其中,强水淹层内剩余油精准识别,是当前制约马7断块区乃至同类油藏稳产增产的“卡脖子”难题。
面对困局,该厂地质技术人员选择以问题为导向,以地处构造高部位、水淹情况复杂的典型井——马738K井,开展系统性、精细化的测井二次解释,相当于为老地层做一次全面的“CT”深度扫描。
“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对老井进行‘再审视’与‘深解读’,不放过任何一丝潜力。”开发二室主任任之荃为团队确立了工作原则。技术团队摒弃过往结论,聚焦关键矛盾,深化储层认识,并重点依托饱和度测井资料,对目标层段沙一下8油组进行重新评估。将碳氧比等核磁共振能谱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曲线进行深度融合、逐一比对,清晰刻画动态分异下的油水界面。最终,在普遍被判定为无潜力的“强水淹层”中,一个仅2.9米厚的14号层,碳氧比饱和度测试解释成果显示为“中水淹层”,精准锁定此前被忽视的剩余油富集“甜点区”。
技术人员立即对14号层实施调层措施,日产量跃升至16.3吨,且已持续稳产20天。这口井的成功,其价值远不止于单一的产量贡献,它以事实证明,在普遍认为水淹严重的层系中,通过精细技术手段,完全能够找到并高效采出宝贵的剩余油,成功验证了精细测井二次解释技术在破解“双高”老油田剩余油挖潜难题上的有效性和巨大潜力,为马7断块区及兴隆台油田众多同类高含水油藏提供了清晰、可靠的技术路径。
目前,该所已趁热打铁,在油田范围内优选了10口同类油井,实施饱和度测试,开展新一轮的精准“诊断”,旨在解锁更多隐藏的剩余油富集层位,为油田的长期稳产增产注入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孙奇)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