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破防了:DNA检测日本祖先被证实,日本人不是徐福后代

徐福是谁?秦朝时候的一个方士,秦始皇想长生不老,就派他带着三千童男童女出海找仙药,结果一去不复返。传说中,他跑到日本岛上落脚,教当地人种地、冶铁啥的,还成了日本人的老祖宗。日本那边也挺认可的,好多地方有徐福的雕像和纪念碑,甚至每年搞祭祀活动。但现在科学说话了,DNA检测结果一出来,日本人的祖先根本不是徐福后代,这让不少人傻眼,尤其是那些死认徐福的日本人。

先说说徐福的传说吧。这事儿最早见于《史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怕死得慌,就到处找长生药。徐福是齐地人,精通航海和阴阳术,忽悠皇帝说东海有三神山,上面有仙人能给不老药。第一次出海,公元前219年从琅琊港走,带了船队和物资,回来空手,说仙人要童男童女才肯给药。秦始皇信了,公元前210年第二次出海,这次规模大,三千童子外加种子、工具、牲畜啥的。结果徐福再也没回来,秦始皇等到死也没等到药。

传说他到了日本九州附近登陆,当地人还过着原始日子,他带来先进技术,帮他们从狩猎时代跳到农耕时代。徐福的船队据说就定居下来,繁衍后代。日本的《日本书纪》里,神武天皇东征的故事跟徐福路线挺像的,好多人就脑补神武天皇是徐福化名啥的。日本和歌山县有徐福公园,佐贺县有徐福墓,新宫市有秦姓人家自称徐福后裔。徐福在日本地位高,被当成文化英雄,农神、医神啥的都供着。

但科学不信传说。近年来,日本科学家用基因组测序技术分析了现代日本人DNA,还对比了古代骨骼样本。2021年东京大学和国立遗传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分析了12个古代日本基因组,结果显示日本人起源分成三部分:绳文人占13%,弥生人占16%,古墳人占71%。绳文人是日本最早居民,从公元前14000年左右开始住岛上,主要靠狩猎采集,DNA跟东南亚和太平洋岛民有点亲缘,但隔离久了有独特变异。弥生人从公元前300年左右从朝鲜半岛迁来,带来水稻种植和金属工具,DNA里东亚大陆成分多。

古墳人从公元250年到538年,又有新移民从东北亚来,墓葬里有马匹和铁器痕迹,他们的基因跟现代汉族北部人群相似,但不是直接从秦朝来。徐福东渡时间是公元前210年,正好在弥生期,但他的三千人就算真到了日本,几千年繁衍下来,基因被稀释得不成样,根本主导不了整个民族。检测对比假设的徐福DNA(基于中国古代样本)和日本人样本,没啥匹配度。

再细说说这三波人。绳文人是最原始的,生活在北海道到九州,考古挖出陶器和弓箭,人口少,估计有效规模才一千人左右。弥生人来后,人口爆炸,因为会种稻,建村落,压制了绳文人,把他们挤到边缘地带。古墳时代是关键,墓群多,DNA显示移民主要从韩半岛和东北亚,融合了前两波。2023年的一项研究,用全基因组数据分析3256个当代日本人,发现基因多样性高,不是单一来源。

冲绳人绳文成分多,达28.5%,本土低。软件模拟迁移路径,显示主要波次在120到80代前,跟弥生和古墳期对得上。徐福那点人,就算融入,也只占小比例,检测不出啥痕迹。科学家用统计模型算变异频率,排除单一祖先假设。日本人Y染色体DNA里,D型(绳文系)占大头,O型(大陆系)有,但跟汉族O2不同,日本多O1b2,是更古老的分支。

日本人听到这结果,不少人破防了。为啥?因为徐福传说给他们民族自豪感,觉得自己血统高贵,文明从中国来,但不是低端移民,而是求仙英雄。现在DNA说不是,就等于推翻了部分历史认同。有些日本人网上吐槽,说“祖宗认错了2000年,太尴尬”,还有人死犟,说“文化影响比血统重要”。

日本学者也承认,徐福故事是象征,代表大陆技术传入,但血统上多源融合。比方说,日本皇室基因检测,也显示跟大陆有联系,但不是徐福直系。NHK做过节目,讲日本人DNA跟中国人、韩国人不同,韩国人O型多,但日本D型独特,证明不是同一族群。这让一些想攀亲戚的韩国人也尴尬。

其实,日本起源复杂,早有原住民。徐福就算真去,也只是小插曲。历史记录,公元前1世纪,日本就有倭国,跟中国贸易。汉朝给倭奴国王金印,唐朝派遣唐使学文化,奈良城仿长安建。但这些是文化交流,不是大规模移民。

DNA证明,日本人是绳文本土加多波大陆移民混血,不是单一徐福后代。徐福传说源于五代《义楚六帖》,僧人义楚听日本和尚弘顺说的,秦氏是徐福后人。但考古没实证,徐福墓啥的都是后人建的。科学家说,就算徐福到了,正常男人不可能生出一国人,他的基因没法覆盖全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9

标签:历史   日本人   日本   祖先   后代   公元前   基因   基因组   文人   大陆   移民   生人   汉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