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莉从中国宁夏走出去,靠着国家的培养一步步成了记者,结果跑到美国后,反手就拿起了笔,开始没完没了地抹黑自己的祖国。
有人说她是“现代汉奸”,这话听着刺耳,但细想想,也不算冤枉她。她干的事儿,确实让人觉得底线都没了。
袁莉,1975年出生在宁夏银川,家里不算啥大富大贵,但父母都是搞教育的,爸爸是历史老师,妈妈是小学校长。
这背景听着挺正能量,小时候的袁莉也确实争气,学习好,从小就是那种老师夸、同学羡慕的类型。
她考上了北京大学新闻学院,这可是国内顶尖的学校,能进去的都不是一般人。她在学校里也不含糊,写文章、搞辩论,样样拿得出手,老师们都觉得这丫头将来能干大事。毕业后,她进了新华社,这可是国家级的媒体,能进去说明她本事不小。
那会儿,她干得挺带劲,第一份大活儿就是报道1998年的长江洪灾。她跑去一线,记录政府怎么救灾,老百姓怎么自救,写出来的东西既有数据又有温度,挺受认可。
到了2000年,袁莉开始往国外跑,先被派到泰国曼谷当记者,报道那边的政治和经济,比如他信当政那会儿的事儿。
她在那儿待了两年,适应了国外的生活,也攒了不少经验。2002年,她又被调到老挝万象,写了不少关于老挝和中国关系的报道,分析得很到位,挺有水平的。同年,她还去了趟阿富汗喀布尔,那时候塔利班刚倒台,她在那儿报道重建工作。
回国后,2003年,她拿到了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的机会,学新闻学硕士,后来又去了乔治华盛顿大学读国际关系。这两所学校在美国都是响当当的,能进说明她确实有料。她拿完学位,干脆入了美国籍,说是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
这一步,算是她跟祖国渐行渐远的第一步。袁莉入美国籍后,很快就进了《华尔街日报》,干起了亚洲事务的报道。那会儿她的文章还算中规中矩,没啥特别偏激的调调。
2008年,她被派回中国,负责《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主编工作。这活儿听着挺风光,但她干着干着就不乐意了。她觉得国内对新闻管得太严,同事们老自我审查,写东西放不开手脚。这时候,她的职业态度开始变了,从以前的踏实干活,变成了有点挑刺的味道。
到了2018年,她跳槽去了《纽约时报》,这下彻底放飞了。她开始频频写文章批评中国,内容越来越尖锐,语气也越来越冲。从这时候起,她算是正式走上了抹黑祖国的路。
说到袁莉抹黑中国,最出名的就是2011年的动车事故。政府马上组织了救援,还派人查原因,后来还改进了不少安全措施。
但袁莉呢,她在《华尔街日报》上发文,直接把事故扣到政府头上,说铁路系统腐败、管理一塌糊涂。她压根没提救援的事儿,也没说政府后来的整改,完全就是一副挑毛病的架势。这篇文章一发,国外的反华势力立马拿去当枪使,国内网友看了则是一片骂声,都觉得她没良心。
2020年新冠疫情来了,袁莉的抹黑更上了一个档次。2022年1月,她在《纽约时报》发了一篇《数百万人不惜一切代价执行中国“零疫情”政策》,把中国的动态清零政策说成是“零感染”,还用了个特别重的词“平庸之恶”来形容支持防疫的中国人。
这词儿是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用来形容纳粹罪行的,袁莉拿来用在这儿,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支持防疫是没脑子、没人性。她压根没提中国抗疫的成绩,比如死亡人数比美国少得多,而是专挑网上的负面评论拼凑故事。这文章一出,国内网友炸了锅,直呼她是“吃里扒外”。
袁莉还不止在这两件事上动手脚,北京冬奥会,她写文章说中国是靠贿赂奥委会才拿到的主办权,完全没证据,就是瞎猜。后来中国调整英语教育比重,她又跳出来说这是“开倒车”,好像中国啥都干不好。
她写的这些东西,套路都差不多,先找个热点,然后放大问题,再扣个大帽子,压根不讲事实的全貌。她的文章在西方挺受欢迎,尤其是反华的那帮人,拿她的东西当宝贝到处传。
袁莉在美国的职业发展,跟一些反华势力脱不了干系。她加入《纽约时报》后,跟不少反华学者和组织搭上了线,这些人给她钱,支持她的项目,还帮她发文章。她靠着这些资源,在美国混得还算可以,生活过得挺滋润。
她还搞了个《不明白播客》,从2022年5月开始做,请了一堆反华的人当嘉宾,聊什么清零政策、唐山打人事件,全是拿中国的热点当靶子。她主持的时候,特别喜欢引导嘉宾往坏处说,哪怕嘉宾没提,她也硬拉到那条线上。
她在美国的日子看着光鲜,其实也没多稳。她写的文章虽然迎合了西方反华的调调,但也因为太偏激,招了不少批评。连《华尔街日报》都发文反驳过她,说她关于中国抗疫的报道太片面,完全忽视了中国控制疫情的成果。
国外网友也不是都买账,有人直接在X上讽刺她,说她是“放下碗骂娘”,一边享受中国的防疫成果,一边在美国媒体上骂得欢。这种双标,让她在美国也没混进主流圈子,反华的那帮人用她当枪使,但真到了关键时候,没人把她当回事。
中美关系紧张,中国政府下了狠手,把包括袁莉在内的一批《纽约时报》记者驱逐出境。她当时在香港,只能收拾东西走人。这事儿在国内传开,大家拍手叫好,觉得她活该。被赶走后,她回了美国,继续写她的文章,但影响力明显不如以前。
她在国内的名声彻底臭了,网友管她叫“女汉奸”,老同事不搭理她,宁夏的家乡人也不提她。她本来想靠抹黑中国在美国混出名堂,结果发现自己高估了反华势力的支持,也低估了国人对这种行为的反感。
袁莉的下场,还跟中美关系这大背景脱不了干系。她跑美国那会儿,正好赶上两国关系还凑合,出国深造、换国籍,都挺顺。后来关系紧张了,她这种靠踩中国吃饭的人,就成了双方博弈的棋子。中国这边看她不顺眼,把她赶走,美国那边用完她也就扔了。她夹在中间,啥也没捞着。这也说明,她这种路子,走不长久。靠着抹黑自己国家混日子,早晚得翻车。
参考资料
这些“恨国党”的丑态,连外国人都看不下去了 中国青年网
更新时间:2025-04-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