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曝后“消失”一年多,这款上海二游今天才露面:还有高手?

文 / 游戏那点事 西泽步

摘下看蛮啾的有“色”眼镜。

上个月,我受邀前往蛮啾本部深度体验了《蓝色星原:旅谣》。无论是在内容厚度还是体验温度上,这款产品均超出了我的预期。

稿件一直到今天才发布,主要也是为蛮啾在Bilibili World的展示计划打个头阵。届时,每名玩家将可以在BW现场试玩约10分钟的游戏内容。

当然,《蓝色星原》的内容丰富多元,仅10分钟的试玩远不足以窥其全貌。这次线下展示更像是向那500万预约玩家递出的一份诚意,证明蛮啾在项目首次曝光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并非潜水摸鱼,而是在踏实打磨产品。

适时展示开发进度确实十分必要。虽然大众普遍认可蛮啾作为老二次元的审美,但考虑到其代表作《碧蓝航线》为2D产品,跨界挑战当下各显神通的二次元3D开放世界,在很多人看来仍是一次颇具跳跃性的冒险。

而在亲身体验后我认为,《蓝色星原》非但没有画饼,反而已经提前确定了三大竞争力:

一是审美在线的风格化美术表现。《蓝色星原》所选择的日式幻想风格与蛮啾的舒适区完美契合,就该他们来做。凭借《碧蓝航线》十年积累的美少女设计功底,团队打造的各类角色形象也足以击中目标受众的喜好。

二是深度挖掘的奇波生态。《蓝色星原》的奇波系统走的是一条更加深度且自洽的融合路线,在令世界观更加丰满的同时,也有望挖掘国内潜在的捉宠玩法受众群体。

三是高质量与高完成度。我没想到蛮啾的技术力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更没想到这些是能够在现阶段的《蓝色星原》体验到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剧情交互、高速爽快的自由战斗、广袤精致的地图构建......

老实说,蛮啾给我一种村头有些文化的翠花突然背着所有人毕业了研究生的感觉。如果进度乐观,一测想必不久后便能够与玩家见面。看完今天这篇文章,相信你也能对现阶段的《蓝色星原》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01

 有温度有活力,正统日系在蛮啾 

《蓝色星原》的世界观底色极为清澈:清新明快、欢乐活泼且充满生机。幻想大陆普罗米利亚承载着多元文明、丰富文化与多样生态,玩家在这片土地上不仅能邂逅各式各样的美少女角色,还能深度参与不同阵营面临的危机与变革,逐步揭开大陆秘密以及自身身世之谜。

虽然玩家作为失忆的“星临者”从天外降临异世界的开场设定略显公式化,但游戏并未刻意强调复杂设定,也不追求黑深残的基调。鲜艳的色彩、活泼的音乐与淳朴的村民共同营造出无忧无虑的田园氛围,使玩家在第一章夏露露村的体验中,所感受到的情绪基调仅有放松与惬意。

为进一步强化这种松弛感,开发团队精心设计了大量与当地美少女互动的剧情演出,旨在迅速展现每位角色的独特魅力。以璐璐卡为例,在玩家察觉她所制作的药水有着奇异的口感时,游戏通过她游离的眼神、频繁的点头摇头与戳手动作,配合略带心虚的台词,很快便凸显出她那令人怜爱的弱气特质。

而初遇猎人少女忒拉拉时,镜头则直接给到她掀开帐篷的瞬间,借助真实物理引擎展现她如火焰般活泼外向、坐立不安的性格。夸张且带有中二感的对话方式,恰是日系二次元最纯粹本真的风味体现。

类似的角色互动比比皆是,许多动作模组甚至仅出现一次便不再复用,可见制作团队投入的匠心与资源。游玩过程中,这些精雕细琢的角色动作细节,也总能带给我一种看异世界番剧的沉浸感。

但《蓝色星原》又不同于那些可以不假思索观看的“厕纸番”,它构建了颇具深度的异世界底层逻辑。除常规的服饰与建筑风格设计外,游戏还为异世界居民创造了专属的文字与语言系统。

这远非简单地在字幕上添加类似拼音的符号那么浅显。主角在邂逅夏露露村的居民时,都会经历短暂的语言障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借助特殊体质完成翻译理解。

更进一步地,夏露露村的人也有自己的传统习俗和日常用谚语,比如村民们多次用“祖赞卡的袍子”来表示惊叹,这些都在主、支线剧情中有大量表现。考虑到其他游戏一般不会在这种地方投入过多成本,不难看出《蓝色星原》向番剧式沉浸感倾斜资源的执着。

而从整体观感上看,得益于采用市场主流的NPR+PBR角色渲染技术,角色面部的内发光效果使肌肤呈现出更加白皙的质感;发丝上的高光处理则赋予了角色更强的“手办感”。在丝袜的透明度、勒肉等物理细节方面,制作组也一丝不苟,全力突显每位角色的独特魅力。

总体而言,《蓝色星原》呈现出高度统一的世界观设计,不仅体现在明亮的渲染风格上,也源于游戏轻松的基调与角色的萌系设计。毫无疑问,轻松向的日式二次元风格依然拥有最广泛的受众,而能提供此类情感体验的高品质开放世界游戏却相对稀缺。

更为关键的是,从夏露露村这一新手区域的各项设计便可窥见,蛮啾对《蓝色星原》各地区文化的规划既细致又注重和谐。结合游戏中为异世界文化设计的大量原生内容,足以打消玩家对开放世界游戏样板戏的疑虑。

对于渴望体验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日系二次元开放世界的玩家而言,我想《蓝色星原》就是未来数年内的最佳选择。


02

 有奇波有生态,人文底层新逻辑 

正如小智需要一只皮卡丘,八神太一需要一只亚古兽,踏上《蓝色星原》的冒险之旅同样离不开奇波的陪伴。

从体验来看,《蓝色星原》的奇波确实可视为对捉宠玩法概念的延展。它们是构成世界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不同地理区域分布着各具特色的奇波种群:结群的羊、独行的狼、吃草的牛、翱翔的鹰……这些奇特的生物为森林区域的自然风景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氛围。

玩家可通过星结卡将奇波收为伙伴,在冒险过程中提升它们的等级并促使其进化,获得全新形态。奇波们既有非典型的外观设计,又保持了独特的个体辨识度与统一的可爱风格,让玩家一眼便能辨认出这是《蓝色星原》的独有生物。

奇波也是玩家野外探索的最佳助手。不同形态的奇波能胜任各类采集工作,解开特定的野外谜题,部分奇波还可供骑乘或搭载飞行。

返回家园后,奇波同样能参与农耕全过程或生产线作业。无需担心奇波和生产建筑增多后操作变得繁琐,游戏设计了家园中枢系统,使玩家能同时管理家园内外的生产设施,高效派遣奇波协助生产。若玩家不知如何最优配置,家园中枢还提供一键自动分配功能,极大简化了管理流程。

虽然目前阶段的家园系统深度有限——奇波们大多只是站在工作区域执行喷火浇水等简单指令,但整体逻辑框架已相当完备,令人期待后续更新带来的进一步完善。

此外,人与奇波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是《蓝色星原》有爱氛围的一大来源。一方面,游戏世界中人们对奇波持友好态度,村民们大多拥有着自己的奇波伙伴,共同建设村庄;另一方面,大多数野外奇波对人类也没有敌意,通常不会主动攻击路过的玩家。

在玩法融合度方面,《蓝色星原》还更进一步,使奇波摆脱了可有可无的“挂件”身份。玩家能与奇波并肩作战,奇波会自主攻击敌人并提供支援。每只奇波都拥有独立的、可由玩家主动触发的技能,还能配合自机角色的战斗动作施展“合击”,削减敌人的韧性条。不同角色与奇波的组合呈现出各异的合击效果,也增添了战斗的策略性与观赏性。

值得一提的是,游戏还设计了一个名为“奇波对决”的玩法。在对战中,双方各自在方形场地上召唤奇波,迎战敌方奇波并最终摧毁对方的水晶。

不同奇波拥有不同属性与召唤消耗,玩家的能量值随时间自动恢复,整体体验颇似3D版的《皇室战争》。成为“奇波对决大师”,也是推动玩家探索世界的另一动力。

诚然,“奇波对决”目前仍有改进空间,如视角遮挡等问题亟待解决。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玩法展现了不俗的创意与潜力,反映了开发团队对奇波相关系统的深入思考与用心设计。

纵观全局,尽管游戏中与奇波相关的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但已展现出很高的精致度。例如,奇波小屋中的生物形象经过精心的像素化处理,唤起玩家对世纪末风靡一时的“拓麻歌子”的怀旧情感;游戏中的“星结”操作形式华丽,又与传统扔球的捕捉动作做出了区别。

透过这些细节不难看出,研发团队正在从零开始搭建以奇波为核心的生态系统,并且希望打造出独属于《蓝色星原》的特色奇波玩法体系,这有可能就是解决开放世界玩法单一化的关键。


03

 有激情有动感,高速战斗秀连携 

说实话,蛮啾的规模放在上海游戏企业中并不算大。然而,《蓝色星原》呈现的众多内容却与我对蛮啾实力的固有印象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不仅体现在前文提到的世界观塑造与奇波生态构建上,也通过一套爽感独特且深度可观的战斗系统直白释出。

《蓝色星原》的战斗玩法相当有趣。角色普遍具备高机动性,技能冷却时间短,三名角色轮换使用大概就能够实现技能的全覆盖,不需要太多技巧就能打出比较帅气的连携招式。

在防御交互上,游戏专门设计了弹反与闪避两套机制。角色之间以及角色与奇波之间的配合方式也多种多样,运用属性克制和技能组合,就能构建出丰富多变的战斗策略。

值得一提的还有角色战斗动作的差异化设计,每位角色都拥有一套从头到尾的独立动作模组。这种独特性甚至在机制上也有所反馈,例如,弓箭角色的闪避表现为滑步,弹反则是能触发子弹时间,既保留了操作收益,又符合武器特性预期。

即使是使用相似武器的角色,其动作表现与战斗风格也存在显著差异,甚至采用了一些出人意料的大胆设计。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双剑角色“末音”——她的攻势如雷电般迅猛凌厉,而重击却是用脚将剑蓄力踢出,为轻型武器注入了独特的力量感,颠覆了常规武器类型的固有印象。

在此基础上,游戏的打击反馈与3C体验也做到了平衡——视觉效果既不会过度华丽导致光污染,也不会过于朴素影响战斗体验,这在关卡的设计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日常关卡中,敌人数量的投放量级相对更大,倾向于营造酣畅淋漓的割草快感;而在Boss战中,视觉表现则更加克制,确保玩家能够清晰判断机制并作出相应反应。

高机动性角色带来的速度感,精心设计的特效带来的演出感,以及Boss战中的策略交互,共同构筑了《蓝色星原》经得起考量的战斗系统。就算是在战斗之外,不同种族的角色连步行姿势都各有差异,如翼族的法兰塔采用的是低空飞行的移动方式。最终,大量的风格化与个性化设计,也为每名角色带来了本质上的记忆差分。


04

 写在最后 

试玩结束后笔者获悉,在音乐制作上,《蓝色星原》同样有着对质量的不妥协。游戏邀请了我国知名二次元作曲家杨秉音,以及西木康智和川井宪次等JRPG领域声名显赫的殿堂大师担任指导。

至今,我们仍无法确知蛮啾究竟在《蓝色星原》上投入了多少资源。但通过这次试玩,制作组已经给我留下了“胆大心细”的印象。他们展现了坚定而清晰的创作方向感——在内容设计上大胆创新,同时又能耐心专注于每一处细节的打磨。这种既具有宏观视野又不忽视微观体验的开发态度,在当前略显浮躁的游戏行业实属难得。

但制作组同时也对游戏的表现有些焦虑,现在的《蓝色星原》究竟能否满足众多玩家日益提高的期待?在未来开启线上测试前是否还有什么地方能做得更好?

在我看来,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这是源于游戏人的责任心,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1

标签:游戏   上海   高手   蓝色   角色   玩家   玩法   深度   动作   风格   系统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