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中方的底后,美财长称:美国可以妥协,但中方要交出一样东西

在看清中方近期的接连反制之后,美国现在也明白了,想要用强硬的态度或手段逼迫中国在贸易和关税问题上妥协,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美国换了一个打法,由财长贝森特放出风声:只要中方交出一样东西,那么,美国可以妥协。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让强势的美国选择妥协?中方又肯不肯给呢?

极限施压撞上铁板

事实上,贝森特的这个提议并非主动示好,更像是一次黔驴技穷后的无奈之举。就在九月底,美国商务部才刚刚出台新规,旨在进一步锁死对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通道。这种一边喊话谈判,一边在桌子底下下黑手的做法,是美方惯用的伎俩,意图很简单:先用重拳把你打懵,再在谈判桌上获取最大的优势。

然而,这次他们失算了。中国的反击来得异常迅速且强硬,直接打在了美国的“七寸”上。中国没有在对方选定的战场上纠缠,而是亮出了自己的王牌——稀土。中国几乎控制着全球近八成的稀土供应链,这是不争的事实。

当中国宣布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并将多种关键稀土元素加入审批清单时,恐慌情绪瞬间在美国蔓延开来。要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业味精”,却是制造导弹、雷达乃至五代战机等尖端军事装备不可或缺的血液,更是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的命脉。

这一招“釜底抽薪”,精准地击中了美国军工复合体和科技产业供应链的要害,压力瞬间从太平洋彼岸反噬回了美国本土。全球资本市场应声剧震,美股标普500指数创下半年来最大单日跌幅,华尔街率先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

紧接着,商界也坐不住了。苹果CEO库克等一众商业领袖在此时期紧急访华,这个动作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代表着美国企业界对供应链安全和市场风险的深切忧虑。就连一向强硬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其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也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弯。

从咄咄逼人转为安抚民众情绪,这被外界解读为其内心不安的直接体现。正是在这样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财政部长贝森特才匆忙出面“降温”,试图为失控的局面踩下刹车。

空头支票换真金白银

仔细拆解贝森特提出的这份“和平方案”,其不对等性暴露无遗。美方拿出的筹码是什么?是“考虑延长”暂停加征关税。这种“非承诺性”的模糊措辞,充满了外交辞令的狡猾,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美方手中。今天可以“考虑延长”,明天就能“考虑取消延长”。

说白了,这不过是把已经挥舞了无数次、甚至有些生锈的关税大棒,重新包装了一下又拿了出来。这种缺乏新意的老旧策略,本质上是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空头支票”。

而美方想要换取的东西,价值却完全不同。中国的稀土管制,是中国官方明确定义的、基于国家安全考量的正当回应,根本不是一个可以放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的普通商品。这是中国捍卫自身发展权和产业链安全的底牌,是美国短期内无论如何也无法摆脱的战略依赖。

所有人都知道,稀土的开采和精炼加工技术门槛极高,环境成本巨大,这正是美国本土相关产业衰落的根本原因。想在短时间内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无异于痴人说梦。

用一张随时可能作废的空头支票,去换取对手一个具有长久战略价值、且关乎身家性命的核心优势,这种交易逻辑不仅暴露了美方黔驴技穷的窘境,更像是一次侮辱性的智商试探,严重低估了中国维护核心利益的决心。

对此,中国的立场清晰而坚定:“不惹事,但绝不怕事”。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必须建立在平等和诚意的基础上。中国商务部也已通过双边机制向美方通报了新规,同时表态中保留了必要弹性,承诺对“符合规定的申请”将继续予以许可。这种有理、有据、有节的回应,反衬出美方提议的粗暴和不切实际。

游戏规则正在改写

无论这次“关税换稀土”的博弈结果如何,它本身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它宣告了那个单靠经济胁迫就能让对手屈服的时代,正在加速走向终结。

这次交锋,清晰地暴露了美国在关键战略资源上对竞争对手的严重依赖。尽管华盛顿正在奋力“补课”,试图通过立法以及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友,建立一个“去中国化”的稀土供应链,但其目标时间设定在2026年前。这恰恰反证了其当下的无力与焦虑,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则在另一条战线上得到了彰显。数据显示,仅在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就增长了12%。这种市场多元化的成功,有效降低了对单一美国市场的依赖,也成为了中国敢于在核心利益上挺直腰杆说“不”的底气来源。

这场博弈的核心,已经不再是关税数字的游戏,而是关乎制造业基础、真实的市场规模以及对关键资源的掌控力。中国的应对模式,已经从过去几年的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塑造议程。当中国将稀土这张牌打出时,实际上已经将球狠狠地踢回了美国的半场,迫使其重新评估自身的实力和策略的有效性。

结语

回过头看,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关税换稀土”提议,无疑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战略误判。它非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施压效果,反而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自身的焦虑与弱点,更衬托出中国日益增强的战略定力和手中握有的坚实筹码。

这场交锋清晰地预示着,大国博弈的天平正在发生微妙而深刻的变化。决定未来走向的,将不再是单方面的威胁与恫吓,而是基于国家核心利益、强大内生动力和战略资源的平等对话与实力制衡。

牌局仍在继续,但谁是更充分的准备者,谁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答案似乎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光明网2025-10-16《美方有意延长对华关税暂停期换取中方推迟实行稀土出口管制,外交部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财经   中方   财长   美国   东西   中国   稀土   美方   关税   战略   空头支票   核心   强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