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越来越浓,一早一晚明显凉得透骨,不少人开始手脚摸着凉冰冰的,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甚至偶尔心慌、头疼。其实这多半是天变凉了,气血走得不通顺,体内出现了中医说的 “血瘀”。
天凉的时候,多煮点汤汤水水喝最好,既能暖身子又能养生,还能帮着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慢慢就不那么手脚冰凉了。推荐 3 款活血化瘀的食疗方,女人尤其要常吃,坚持一阵子,气色都会好很多~
一、核桃红糖饮
这是个老辈人传的小偏方 —— 核桃红糖饮,做的时候红糖得多放些,煮得稠稠的,趁热喝,连核桃仁一起吃掉才管用。喝着甜丝丝的,核桃煮得软软糯糯的,还带着点焦糖香,一点不觉得是在 “养生”,倒像喝甜品。核桃不光能补肾温阳,还有个少有人知的本事是化血瘀,搭配上能补血活血的红糖,俩搭在一起,常喝能帮着打通气血,瘀血引起的失眠、头疼都能缓解不少。体质偏寒、来月经时经血不畅的人喝了,从里到外都暖乎乎的,舒服得很。
食材准备:核桃仁 80 克、红糖 100 克、清水适量
推荐做法:
1、核桃仁先切碎(别太碎,带点颗粒感更好吃,也更容易煮出味)。
2、放进锅里,加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慢煮 30 分钟 —— 煮到核桃飘出香味,水有点变色。
3、加入红糖,继续煮 5-10 分钟,煮到红糖完全化了,汤汁变得浓稠,有点像稀糊糊就行。
4、趁热连汤带核桃一起喝,别等凉了,不然暖身效果差一半。
小贴示:经期前 2 天开始喝,连喝 3-7 天(看自己体质,要是喝着上火就少喝两天)。体质容易燥热的人,经期后期就别喝了,免得燥得慌。
二、大枣花生枸杞木耳水
总觉得累得不想动、脸色白白黄黄的、时不时头晕,或是皮肤干巴巴的、头发出油多、月经不准时、晚上睡不着,可能是气血不足还带着瘀堵。推荐张宝旬老师的这个补气血排淤汤方,简单又管用!这里面的食材都是好东西:黑木耳含铁多,能帮着补气血;红枣养血,红皮花生是补血液的好帮手,枸杞还能提提抵抗力,搭在一起效果翻倍。性质平和,喝着不容易上火,常喝能补充铁质、改善气血,适合那些脸色差、没精力的人,做法简单到不用记步骤。
食材准备:红枣 8 颗、红皮花生 1 把、黑木耳 1 小把、枸杞 1 撮、清水适量
推荐做法:
1、黑木耳提前用冷水泡发(别泡太久,1-2 小时就行,泡软了洗干净,撕成小朵);红枣去核(不去核容易上火,这点得记住)。
2、把所有食材都放进锅里,加足量清水(能没过食材,再高出两指)。
3、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5 分钟就成 —— 煮到花生有点软,红枣香味飘出来就行。
4、连汤带料一起吃,每周喝 3-4 次,坚持一阵子就有感觉了。
小贴示:买木耳要选无硫熏的,泡发时间别太长,不然容易坏;红枣一定要去核,不然喝着容易上火。经期可以适量喝,怀孕的人别喝。坚持喝 1 个月以上,脸色会慢慢变红润,亲测有效。
三、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 —— 好多人叫它女人的美颜汤!要是月经迟迟不来,脸蜡黄蜡黄的,还长斑,这就是典型的血瘀,试着喝几天这个方子,月经说不定就来了。这方子是老祖宗里传下来的,在四物汤基础上加了桃仁和红花,补血的同时还能排淤,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典方子。它不光能喝,对于血虚、血瘀的女生或者怕药味苦的姐妹,试试泡脚也不错,还能改善睡眠。
食材准备:当归 9 克、熟地 9 克、川芎 9 克、白芍 9 克、桃仁 9 克、红花 6 克
推荐做法:
1、所有药材用清水简单冲一下(别使劲搓,免得把药效冲没了),放进砂锅里。
2、加 800 毫升清水,浸泡 20 分钟(让药材先吸足水,药效更容易煮出来)。
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慢炖 20 分钟,炖到汤汁剩下一半左右。
4、滤出汤汁,分两次温着喝(早上一次,晚上一次,别喝凉的)。
小提示:经期期间千万别喝!怀孕的人也不能喝!脾胃弱的人,建议饭后喝,免得刺激肚子。觉得苦的话,可以加 5 颗红枣一起煮,能中和点苦味。
这三款食疗方做法都不复杂,材料在药店或超市都能买到,天凉了每天换着喝,既能暖身子,又能帮着打通气血。女人气血通了,手脚不凉了,睡眠好了,脸色自然就红润,看着都年轻好几岁。觉得有用的话,赶紧存起来,也转发给身边手脚冰凉、气色差的姐妹,一起学着做,舒舒服服过秋天!
更新时间:2025-09-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