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正坐在中南海办公室的毛主席从秘书手里接下一封信件,信件的内容竟然是要毛主席给他安排一个工作。
所有人都熟悉毛主席的脾气,所以这样的要求从来没有人敢提,这写信的人胆子这么大,敢走毛主席的后门?难道他与毛主席之间有什么渊源吗?
1、熟悉的信件,熟悉的人
建国之后的毛主席无疑承担着国家发展的重任,但他以前保留下来的那些良好习惯和行事作风可是丝毫没变。
毛主席是和蔼可亲的,但突然成为了国家主席,他也难免受到了亲戚和其他旧友的拜访,来访的原因只有一个,想要毛主席给自己安排个工作。
按照毛主席的性子,他当然不会同意,干脆就拒绝了所有亲朋的来访,并立下规矩,不帮人走后门,谋取私利。
但对一个人,毛主席却是别样看待。1951年的一天,毛主席正忙于处理国家事务,尽管菊香书屋的环境十分舒适宜人,他也顾不得抬头仔细欣赏。
就在这个时候,大门被敲响,只听见毛主席的秘书说了一句:“主席,有您的一封信。”毛主席这才抬起头,说了一声进,就顺势从秘书的手里接过了这封信件。
慢慢的拆开,信件的内容很简单,只是说自己的工作很久都没有被安排好,想请主席帮忙安排一下工作。
秘书站在旁边有些好奇,便问道:“主席这是谁给您的信啊?看着信封上的字体还是一个读过不少书的人呢。”
毛主席浅笑一声,一会便抬头吩咐秘书,帮这个名叫刘策成的老人安排一个工作。秘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人居然能让毛主席打破自己的规矩,究竟是何方神圣?
2、生死一瞬
说到这个刘策成,他和毛主席确实有很深的交情,他曾经还教过毛主席的历史课,两个人很谈得来,后来还成为了好朋友。
别看俩人相差十岁,但在反对压迫的革命道路上,两个人却是出奇的一致,甚至刘策成还因为革命的事情被抓入狱,幸好有蔡锷做保才得以安然无恙。
在出狱之后,刘策成就来到了毛主席读书的湖南一师,他文识渊博、善于教学的样子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没想到,之后的毛主席因为追随革命而离开湖南,两个人就很少见面了。虽然刘策成也很可惜这么一个有历史天赋的学生离开,但毕竟是为了革命事业,他也就释然了。
万万没想到,两个人竟然能在几年之后重新遇到,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两人并不是师生和好友的关系,而是警察厅厅长和即将被抓捕的共产党员的关系。
1923年,我党才刚刚成立没几年,一切都寄希望于党内诸人的共同努力,而毛主席作为当时工农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势必会受到当时国民党人士的迫害和追捕。
彼时的刘策成才刚刚调任国民党湖南省的警察厅厅长,身边的一切事务都十分仰仗当时的省长赵恒锡的帮助。
但是,在革命这条道路上,刘策成却是从来都不会停止给予帮助的,更何况当下要帮助的不是别人,是自己最器重的学生和挚友。
1923年11月赵恒锡在会议上宣布了要抓捕当地工农组织领导人的决定,并将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刘策成。
本来刘策成不以为然,但当看到赵恒锡递过来的抓捕人资料的时候,他愣住了。这不是自己的学生吗?刘策成心中百感交集。
一方面,他感到很欣慰,毕竟在很多年前的他也曾追随孙中山和同盟会,参与了不少革命运动,他的内心还是很高兴自己的学生能有这样的宏图大志的。
但另一方面,他又十分为难,既不想违反当时自己身为警察厅厅长的职责,又不想亲自抓捕这样一位真正为革命做事的共产党人,不由得有些进退两难。
最后,刘策成还是被自己的本能所说服。于是,在表面上接下这个任务之后,刘策成立刻就吩咐手下的心腹,让他立刻去部署这次行动的事宜。
同时,他也让手下暗中给当时正在长沙城东区的毛主席送去消息,让他赶快离开。万无一失之后,他才领着警察厅的队伍大大咧咧的向长沙城东区走去。
而那时的毛主席早就得到了他派人送来的消息,立刻就收拾了东西立刻了长沙城,这才躲过一劫。
事后,刘策成当然免不了因任务失败而遭到上级的斥责,但如果没有他这次冒险相救,恐怕就没有如今中国共产党的未来。
为此,毛主席一直都记着自己的这位良师益友的帮助,即使是多年以后,毛主席也依旧对他报以尊重。
也因为如此,在得知多年以后,自己六十多岁的老师迟迟等不来工作安排,生活难以为继的时候,毛主席实在不忍心拒绝,就立刻吩咐人去打听给刘策成安排工作的事情。
虽然在当时的旁人来看,毛主席的举止有些不同,但刘策成毕竟也是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人,也不算走后门或者徇私。
况且,1951年的这次并不是刘策成第一次向毛主席写信反映自己的工作安排问题,早在1950年,刘策成就曾在万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毛主席,询问是否可以获得一个文史工作的岗位。
尽管多年过去,毛主席还是很顾及与刘策成的师生情谊的,所以在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他还亲自给刘策成回信,并向他说明可以直接找当时湖南省省长程潜。
但由于当时的刘策成还在进行其他文史类书籍的写作工作,实在无法兼顾当时程潜安排的工作岗位,只能再次找到了毛主席,询问是否能到省文史馆工作。
这么一来二去的,刘策成最终的工作岗位才正式的定在了中央文史馆,而他也在同年七月带着一家人迁居北京。
这些年,师生两人虽然不常见面,但过往的一切毛主席都没有忘记,刘策成也是。这件事虽然打破了毛主席一贯的规矩,但好在能让刘策成依旧在新中国的文史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也算不枉费他过去的努力。
参考资料:
刘策成——百度百科
更新时间:2025-05-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