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税飙升至145%!中国农药企业出海不“转身”就“翻船”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对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34%的关税,于4月9日生效。同时,设定10%的基准关税,适用于所有贸易伙伴。这次美国政府对华施加关税后,新增的34%税率会叠加在之前20%的税率之上,使总税率高达54%。这是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对华发动贸易战以来的第二轮大规模攻势。

在4月8日,特朗普政府进一步威胁,表示若中国不取消34%的反制关税,将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50%关税(总税率达104%)。他还强调,所有中美之间的有关谈判都将被终止,而与其他国家的谈判将立即展开。

4月10日晚,美国两度传出对中国再次加征关税消息,首先是确认对中国关税率升至145%,其次为再次提高小额包裹关税,由90%加至120%。

这场由政治博弈引发的行业地震,正在重塑中国出海的底层逻辑。当然,也将重塑我们中国农药出海的底层逻辑。

2010—2024年中国农药出口量(单位: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

据农化先声整理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农药出口流向了6大洲189个国家和地区(含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拉丁美洲出口占比最高,仅巴西出口量占比达17.59%,出口金额占36.91%。美国是第三大市场,出口量占比为5.8%,出口金额占比为5.06%。

在过去几年中,美国曾是中国农药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出口占比大约在10%—15%左右。2020年中国农药出口最多的是巴西和美国,美国占总出口数量的10.112%,总出口金额的12.08%。

据业内人透露,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农药主要是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其中以草甘膦、莠去津等除草剂为主,这些产品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但在中美贸易摩擦中受到高额关税的影响较大。2018-2020年期间,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中国对美国的农药出口占比有所下降,部分企业转向其他市场,如越南、印度等转口贸易,以减少对美国的直接出口。

2024年我国农药出口目的地情况概览

(数据来源:农化先声)

2024年我国农药出口量Top10

(数据来源:农化先声)


整体影响有限

最新的关税政策对中国农药企业在美国开展业务是否有影响?如果有影响有何应对措施?

4月7日之后,润丰股份、中农立华、兴发集团、海利尔、丰山集团、先达股份、广信股份、国光股份等农药企业陆续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回应“对等关税”。

润丰股份表示,目前美国业务占公司业务比重尚较低,基于公司中期战略规划(2025-2029),提升北美、欧盟的业务占比成为公司的重要成长方向之一。中农立华表示,公司在美业务体量占比较小,对于公司整体业绩影响有限。兴发集团在互动平台回应称,2024年,公司在美国市场实现销售收入约1亿美元,约占公司总收入的3%。公司对美出口业务以农药系列产品为主,需求偏刚性,预计本次美国加征关税不会对公司造成较大不利影响。

海利尔表示,公司出口美国业务占公司总营收比重较小,从目前看来增加关税对公司的直接影响不大,丰山集团表示,公司出口至美国的业务很少,2024年出口美国占公司整体收入1%左右,占出口业务收入不到4%,本次美国增加关税对公司影响几乎很小。

先达股份表示,公司出口美国的产品占公司销量的比重很小,对公司几乎没有影响。广信股份表示,美国加征关税事项会对公司出口销往美国的产品存在一定的影响,考虑到客户类型和全球范围内的农药市场分布,影响范围相对可控。

总的来说,企业初步评估显示整体影响有限,实际效果仍需视后续发展情况而定。同时,由于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相关企业需要持续关注政策变化并灵活调整策略。


出路在于多元拓新市场

此轮关税风暴的影响是长期的甚至会常规化,中国农药企业难免面临着出口成本上升、市场竞争力下降等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调整和优化出海策略的机遇。新形势下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以下9点:

1.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附加值

美国高额关税可能对低附加值、大宗农药产品冲击较大,企业可以加大对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的农药产品,如生物农药、绿色农药、新型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减少对传统化学农药的依赖。

2.拓展多元化市场

美国虽然是重要的农药出口市场,但企业可以通过开拓其他国际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来分散风险。可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国家对农药需求增长较快,且关税政策相对友好,是中国农药企业的重要潜在市场。

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在出海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国内市场需求,尤其是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发展政策的推进,国内市场对高效、环保农药的需求也在增加。

3.加强本地化生产与合作

在美国或其他目标市场附近投资建厂或与当地企业合作生产,规避高额关税的影响。或者通过并购美国或其他国家的农药企业,获取其品牌、技术和市场渠道,快速融入当地市场。

例如,润丰股份于2024年初购买了位于休斯顿的工厂并于2024年予以了产线扩建,于2025年3月新购置位于伊利诺伊州香槟市的资产用于构建“合作伙伴生产中心”,旨在为北美区域伙伴提供完整供应链解决方案,增强在供应链波动中的抗风险能力。

4.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

优化供应链布局:通过调整供应链布局,选择关税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中转或生产,降低出口成本。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摊薄单位成本,增强价格竞争力。

5.持续强化品牌建设与营销

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完善售后服务和加强品牌宣传,树立中国农药品牌的国际形象,增强市场认可度。更积极的参加国际农业博览会、农化展会等活动,展示中国农药产品的优势和创新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6.加强行业协作与政策支持

通过行业协会协调企业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争取政策支持。积极与政府沟通,争取出口退税、信贷支持、技术补贴等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同时与其他科研机构或企业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品竞争力。

7.探索新贸易模式

利用跨境电商平台直接面向美国消费者或小规模农户,绕过传统贸易壁垒。通过第三国(如越南、泰国等)进行转口贸易,规避高额关税。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优化贸易流程,提高交易效率。

8.关注全球供应链动态

美国高额关税可能引发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生产和出口计划。同时减少对单一国家或地区的原材料依赖,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9.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国际贸易中汇率波动可能加剧,企业需要加强汇率风险管理,避免因汇率波动导致的利润损失。同时,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因侵权问题影响国际市场的拓展。

贸易战里谁也无法独善其身,终归不会有赢家。所以,在美国高额关税的背景下,中国农药企业需要从产品、市场、供应链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调整。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多元化、本地化生产、品牌建设等措施,去降低关税带来的冲击,继续获取在国际市场中更有利的竞争地位。同时,企业需要具抗风险的韧性,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随时根据国际市场变化调整战略,确保长期稳定的发展!


来源:农资与市场

作者:于平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6

标签:美国   关税   中国   农药   中美   企业   高额   政策   财经   市场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