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披露首亏年报后,CEO赵立见“西湖论健”发布重磅新服务

当技术理想遭遇商业现实,华大基因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学会用财务的理性标尺,丈量基因的无限可能。


科技盛典的背后,是技术理想主义与商业现实的艰难平衡。2025年4月27日,华大基因(300676.SZ)公众号消息,公司CEO赵立见现身第十三届“西湖论健”,发表主旨演讲,正式发布“i99智健”多组学健康管理系统。


注:以上人物系赵立见


当杭州西湖畔的镁光灯聚焦在这位基因测序界的重磅人物身上时,距离华大基因发布2024年报仅仅过去了几个小时。这场精心策划的科技秀场,正是华大基因亟需的一剂强心针。


华大基因2024年合并报表数据显示,公司营收为38.67亿元,同比下滑11.10%,继2023年之后再度缩减;归母净利润为-9.03亿元,为公司上市以来首度亏损;加权平均ROE(净资产收益率)为-9.50%,较去上年的0.93%又下降了10.43个百分点。


图片来源:华大基因2024年年度报告


归母净利润四连降,ROE减至负值


华大基因从2017年6月IPO登录深交所创业板,至今已有8年,虽然是归母净利润首度亏损,但其下降趋势早已显现。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取得20.90亿元的佳绩后,连续四年缩减,2023年时只剩0.93亿元,趋近于零,2024年则转亏9.03亿元,同比下降幅度达到惊人的1071.68%,扣非净利润的数据更加低迷,金额为-9.19亿元,同比降幅高达1090.83%。


图片来源:同花顺iFind


虽然整体营收下滑,但各个业务板块之间呈现结构性分化。体量最大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作为传统支柱,收入同比下降5.57%至13.29亿元;位居次席的生育健康类服务,收入同比下降2.46%至11.49亿元;第三位的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2024年收入6.67亿元,也下降5.64%,而在本次论坛上发布的“i99智健”正属于该板块,被公司寄予厚望,期待其正式上线后,未来能为营收带来质的提升;其他诸如肿瘤与慢病及其他业务的收入等虽有增长,但结构化占比有限,尚无法支撑整体营收水平。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缩减的同时,整体毛利率也降低8.43个百分点至41.47%,而期间费用却逆势而动,除了财务费用走低之外,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的营收占比都呈现明显上升之势。销售费用率已攀升至26.12%,明显高于竞争对手,同为诊断服务行业(申万行业分类三级,下同)的兰卫医学仅5.11%。管理费用率也已连升至10.59%,高于同行迪安诊断的7.04%。研发费用率的上涨速率最快,2024年已达到15.68%,为该行业内最高,次高的贝瑞基因仅为8.85%。不过研发费用率走高虽然短期拖累利润,但有助于公司的长期竞争力,重点投资于此或为未来积蓄了竞争潜力,更能体现管理层远见。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受此影响,销售净利润断崖式下跌,该盈利能力指标从2.14%暴跌至-23.34%,除了上述的毛利率伴随期间费用变化,可能还受到行业内价格战加剧、减值损失飙升等问题的影响。2023年华大基因的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0.27和-0.70亿元,到2024年该两项指标扩大至-2.42和-1.96亿元,合计损失增长3.41亿元,超过前值的3.5倍。这两项指标激增,可能是在为公司过去的激进商业行为买单。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华大基因的总资产周转率虽然只比上一年稍有下降,从0.31倍减值0.30倍,但不足该行业中位数的一半(0.62),说明公司的资产运营效率低下,产能消化周期较长,实验室平均产能利用率不足,重资产模式遭遇挑战。


另外权益乘数从1.40倍减值1.38倍,但短期借款新增0.25亿元(2023年为0),长期借款则上涨1.24亿达到3.39亿元。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从4.46倍陡降至1.84倍,债务覆盖能力有所弱化。因此通过杜邦分析,受销售净利润、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等这三方面全线收缩的影响,2024年加权平均ROE为-9.50%,去2023年的0.93%下降了10.43个百分点。


技术革新更需商业落地


赵立见在会上介绍,华大基因创新的“i99智健”系统,利用AI大语言模型驱动,整合了常规的血尿便、影像和内窥镜等检查项目,还增加了基因组、代谢组、蛋白质组等多组学检测,结合可穿戴设备与脑健康检测,形成量化健康评估体系,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根据《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研究报告》,慢性病管理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1.8万亿元,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13%,在此背景下,华大基因积极拥抱人工智能、重点发展多组学健康管理系统的战略转向具有现实合理性。


但技术突破仍有待商业验证,对比一般体检机构的传统服务单价,华大基因的多组学检测包服务的定价预计会高出不少,在高端商业保险覆盖率不足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说服中产阶层为“超前健康管理”买单,或成为该业务最大挑战。


在慢病管理这个"长坡厚雪"的赛道,华大基因欲实现扭亏为盈,或需要重构商业模式。如考虑推行轻资产转型,关闭部分低效实验室,优化28家全球检测中心的数量和质量;再者探索数据资产变现模式,让已完成入表的数据资产真正实现对等的价值变现;还有支付端突破,推动肠癌早筛、遗传病检测纳入更多省市医保等。当技术理想遭遇商业现实,华大基因的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学会用财务的理性标尺,丈量基因的无限可能。


作者 | 魏思

编辑 | 吴雪



扫码关注新刊财经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基因   西湖   重磅   年报   百分点   净利润   费用   资产   来源   商业   数据   财经   健康   公司   赵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