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拾言札记
编辑 | 拾言札记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从25号到28号的四天里,六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名人相继离世,年龄最小的仅34岁,最大的82岁。
他们中,有传道授业的教授、演绎经典的艺术家,也有守护生命的英雄。

这些曾在各自领域发光的人,为何会在短短四天里接连落幕?而他们留下的故事与精神,又该如何被我们记住?
10月25日这一天,像被按下了暂停键——学术圈少了位年轻教授,国际影坛失了位传奇演员。
一个正处黄金期,一个带着半生沧桑,不同的人生,却在同一天画了句点,让人第一次真切尝到生命逝去的沉重。

37岁的刘昊霖是湘潭大学的计算机教授,突发疾病让他的生命突然停摆。
让人记挂的是,他走的前一天还站在讲台,上完《人工智能导论》后,特意留着给学生划考试重点、叮嘱复习,这份对学生的上心,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暖。
他的学术路走得扎实,从四川大学本科读到博士,主攻机器学习。

2015年加入湘潭大学后,十年里把研究用到了本地企业的算法优化上;学生时代更是韧劲十足,同寝室就他坚持读完博士,还常帮同学解实验难题。
学校计划设“刘昊霖奖学金”,算是替他把对学术、对学生的心意传下去。
这么年轻就走了,对学校和他的研究领域都是实在的损失。像他这样踏实做事的学者,本该有更多时间发光,可生命无常,偏就容不得半点侥幸。

同一天离开的伯恩・安德森,70岁的人生总绕不开“世界第一美少年”的标签。
女儿在社交平台说他走了后,全球影迷都在悼念,相关话题很快上了多国热搜——原来这么多年,大家从没忘了他。
他的日子过得苦,幼时父母双亡,在亲戚家颠沛流离,性子也变得内向。

15岁靠外貌演了《瑞典爱情故事》,1971年凭《魂断威尼斯》里的少年角色火遍全球,可这份美貌后来却成了麻烦。
晚年自传里他说,拍《魂断威尼斯》时遭过骚扰、被传过谣言,1976年卷进谋杀案调查,洗清嫌疑后只能退出欧洲影坛,去日本发专辑也甩不掉“靠脸吃饭”的标签。
晚年淡出后,他就在家画画弄园艺,身体也被慢性病拖垮。

他就像块被命运错待的璞玉,有天赋却没遇着好机遇,被美貌困了大半辈子。最后安静离开,倒像是给这段满是无奈的人生,划了个不算潦草的句号。
25号的遗憾还没散,26号武汉楚剧院就发了讣告——78岁的于盛乐先生走了。他是楚剧“盛”字辈的代表,一辈子都在跟楚剧打交道,他这一走,楚剧界等于少了根顶梁柱。

要知道,现在地方戏曲越来越小众,像于先生这样守着传承的老艺术家本就少。他出身楚剧世家,12岁学戏演老生,《四下河南》里的“张广才”、《荞麦馍赶寿》里的“宋士杰”,湖北老观众都能说出几句他的唱腔。
上世纪80年代,他还牵头改楚剧唱腔,加了现代元素,参与改编的《大别山人》还拿了戏剧节奖项;

晚年不演戏了,就全心教学生,武汉楚剧院近半数青年演员都受他指点,还整理出版了《楚剧老生表演技法》,给传承留了份宝贝资料。
按他的愿望和回族习俗,葬礼办得简单,只请了家人和徒弟;剧院计划11月办纪念演出,送他最后一程。
在很多人的眼中,他不只是演员,更是楚剧的“守护者”——现在喜欢楚剧的年轻人少,他这一走,再找个懂戏又愿教的人,难了。

日子推到28号,这天的消息更让人揪心——三位不同领域的人先后离开,从82岁的非遗传承人,到34岁的消防英雄,年龄差了近半百,可每一个人的离开,都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像是前几天的遗憾全攒到了这天,让人突然懂了:生命原来这么脆弱。
82岁的夏友梅是“川沙民间故事”的传承人,凌晨脑溢血没抢救过来。

这“川沙民间故事”本就是冷门非遗,知道的人少,全靠他撑着传承——身兼好几职,忙得脚不沾地,大家都叫他“劳模”,可他从没想过放。
他一走,这民间故事的传承就没了主心骨。本来懂的人就少,能像他这样用心收集、讲述的人更少;现在年轻人爱刷短视频,没人愿坐下来听老故事,再找个像他这样的传承人,难上加难。
这类冷门非遗是传统文化的“活化石”,藏着老一辈的智慧。夏先生守了一辈子,不是为出名,就怕老东西被忘。

他这一走,这些故事能不能留住,真的不好说——咱们总等失去了才惜,可那时候早就晚了。
76岁的许绍雄演了一辈子配角,却成了观众眼里的“金牌绿叶”。
他在香港养和医院走的,癌症拖垮了身体;走的前一天,吴卓羲、佘诗曼这些老搭档还去看他,那时候他已经很重了。

他1972年进无线艺训班,五十多年演了300多部戏,每个小人物都演得活灵活现,2014年还凭“欢喜哥”提名TVB最佳男配角。
今年9月他演的《绝命法官》播出时,身体已经不好,拍戏偶尔呼吸急促,却咬牙拍完了所有镜头;开社交账号时,网友让他歇着,他说“能演就不想停”,这份对戏的热爱,真让人佩服。
他走后,TVB发了悼念视频,欧阳震华、惠英红都在难过,佘诗曼采访时提他就哭,最后只能中断。

按他生前的愿,身后事会低调办——演了一辈子配角,最后也想安安静静走,这份通透,在演艺圈里真少见。
28号最让人揪心的,是34岁的消防英雄苟俊。他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吃夜宵时听见呼救,跑过去就见两个女子落水——不是执行任务,可他想都没想就跳了下去。
人救上来了,可水温太低,他体力不支,最后没抢救过来。

他家里还有个5岁的女儿,这么小的孩子,以后只能在回忆里想爸爸了。
虽然他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名人”,就是身边的“平凡英雄”——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在别人需要时,做了该做的事。可这份“该做的事”,要多大的勇气啊。
从25号到28号,这四天的消息像小石头,砸在心里一圈圈散不开。六位名人来自不同领域,可他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认真活过、努力过——这份认真,比名气更让人记挂。

其实不管有名没名,在生命面前都一样。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前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可能就见不着太阳了。
所以不用追什么风光,能平安陪家人、做好想做的事,就已经很幸福了。
他们留下的东西还在:刘昊霖的敬业、于盛乐的坚守、苟俊的担当……

这些会慢慢变成力量,影响着更多人。只要有人记得、有人传承,他们就不算真的离开。
只希望以后这样的坏消息能少点——每一个离开的人背后,都有一群难过的人和没说完的故事。
能少点遗憾,就少点遗憾吧。也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能接着做喜欢的事,一路走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10-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