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活埋近5000红军,却逃到国外安享晚年,故居变城市名片后咋样了

引言

近5000名红军战士被活生生地埋进了黄土!

而下达这道命令的,正是人称西北王的军阀马步芳。

更让人血压飙升的是,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他,竟卷走了几十箱金银财宝,跑到国外花天酒地,安享晚年。

几十年过去了,血腥味都快散尽的时候,突然有人跳出来,要为这个刽子手翻案,说他是民族英雄,说他的故居是文化名片。

甚至还有导游在景点里对着游客,把杀人魔王夸成了活菩萨,这个马步芳,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的故居最终怎样了?

一、河西喋血恶贯满盈

1936年,西路军为了打通国际上的援华路线,踏上了西征的道路。

可谁也没想到,这支二万余人的队伍,一头撞上了盘踞西北的军阀马步芳的枪口。

而这个马步芳,正是毛主席点名要彭德怀务必全歼,不接受投降的马家军首领。

人称西北王,可这王字背后,堆满了西北人民的血泪,更染着红军战士的鲜血。

他出身军阀世家,从小接受的就是弱肉强食的丛林教育,1936年红军西路军进入河西走廊,由于担心红军壮大,威胁他的统治,这个西北王露出了他的狰狞。

面对西路军,马步芳调集了十万马家军,以绝对优势兵力对红军展开围剿,西路军浴血奋战,奈何寡不敌众,伤亡惨重。

更让人发指的是,马步芳对待被俘红军,手段极其残忍,据史料记载,他竟然活埋了五千多名红军战士。

除了活埋,还有烧死、砍头、挖心,马家军的残暴,甚至超过了当时的日军,简直让人发指,就连董振堂、孙玉清两位红五军军长,都先后牺牲在马家军手中。

二、卷金逃遁海外苟且

更可恨的是这家伙不仅心狠手辣,逃跑速度也是一流水准。

按理说这马步芳,搜刮民脂民膏那可是几十年了,积攒下的财富简直富可敌国,很多东西难以带走。

可是当他眼看大势已去,他想的不是抵抗,也不是赎罪,而是怎么把这些“宝贝”转移走。

为了运走这些金山银山,他大手一挥,直接租了九架美国飞机,飞机里一箱箱、一柜柜,全是金条、银圆、珠宝、古董。

听说还有价值连城的字画,简直把西北人民的血汗都榨干了,1949年8月,马步芳带着他的姨太太、儿子、亲信,浩浩荡荡地登上了飞机。

就这样灰溜溜地逃离了他经营多年的老巢西宁,他先是跑到了香港这个“避风港”,但香港也不是久留之地,很快他又嗅到了新的“安全地带”。

那就是沙特阿拉伯,这个中东国家对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客”张开了怀抱。

国王更是亲自对马步芳是热情接待,好吃好喝伺候着,还给了他高官厚禄。

他当上了“驻沙特大使”,一个在国内作威作福、残害百姓的军阀,跑到国外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外交官。

马步芳那日子可真是如鱼得水,彻底放飞自我了,住着豪华别墅,出入高级场所,每天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过着帝王般的奢靡生活。

可这家伙贪婪的本性是一点没改,在国外安逸了,他还惦记着榨取同胞的血汗,竟然恬不知耻地向海外的华人华侨伸手要钱。

搞什么“捐款”,实际上就是变相勒索,更让人不齿的是,晚年的马步芳,竟然还爆出了强占自己亲侄女的丑闻,简直是道德沦丧,人渣到了极点。

1975年7月31日,这个罪恶累累的“西北王”,终于在沙特阿拉伯病死了,享年72岁。

他的一生坏事做尽,手上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最终却在异国他乡寿终正寝,安享晚年,这结局怎能不让人感到愤慨?

三、故居闹剧谁在招魂

更让人气愤的是,马步芳死后多年,在他的老家青海西宁,竟然有人开始为他招魂,他的故居马步芳公馆,一度成为热门景点,还被一些人吹捧成了西宁名片。

这座占地三万平方米的豪华宅邸,本应是揭露军阀罪恶的活教材,却成了一些人捞钱的工具,一些导游为了招揽游客,竟然颠倒黑白,美化马步芳的罪行。

他们对马步芳杀害红军的暴行只字不提,反而是吹嘘他的一些善举,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夸大成为民造福。

这种无底线的吹捧,简直是对历史的亵渎,对英烈的侮辱,要知道早在1948年,马步芳就被列为头等战犯,罪行罄竹难书。

而到了现代,他的故居却被一些人粉饰成了功德馆,这简直是是非颠倒,黑白不分,这种错误的宣传,不仅误导公众,更是对历史的背叛。

好在正义的声音从未真正沉默,那些美化罪恶、颠倒黑白的杂音甚嚣尘上时,公众的质疑和愤怒最终使马步芳公馆在2016年被摘牌停业整顿。

马步芳公馆作为一个旅游景点,陈列和解说词出现的偏差,或许有其地域性和商业利益的考量,但这绝不代表国家对马步芳的历史定论发生了丝毫动摇。

官方迅速介入并进行专项治理,也表明了纠正错误、捍卫历史严肃性的决心,公众舆论的强烈反弹,更体现了社会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高度警惕和自觉抵制。

正是这种来自民间的守护历史的热情,官方的行动形成合力,才最终把这场故居闹剧拉回正轨。

结语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警语在今天依然很有分量,马步芳的罪行,不仅仅属于过去,也影响着现在。

历史的记忆不能是选择性的,苦难的事实不能被忽视,英烈的精神不能被遗忘,守护历史真相,弘扬正义价值,绝不能有丝毫松懈。

只有谨记过去,才能更好珍惜今天,避免悲剧重演。

参考信源

人民政协报 2015-01-08 马步芳的“蛮劲”战术

中国青年网 2016-04-26单仁平:马步芳是谁,展览解说取代不了定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安享晚年   故居   红军   名片   国外   城市   军阀   西宁   沙特阿拉伯   公馆   罪行   颠倒黑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