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为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印度市场讨生活的外企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年亲,二年熟,三年养肥,四年杀”。
哪怕如韩国首席财阀“三星”,也难逃“被割肉”的下场。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称,三星收到了一张来自印度税务局的“天价”罚单。
这张罚单金额多少呢?
6.01亿美元!
直接占据了韩国三星2024年净利润的62.94%!
相当于三星在印度雇佣的2.5万人,忙活了一年,赚到的近6.3成利润,被印度税务局的一张“罚单”轻轻松松给收入囊中。
至于“罚款理由”,印度税务局很不耐烦、很敷衍地表示,2018年至2021年从韩国本土以及越南进口、进入印度市场的4G系统的“某部件”,并不像三星所言,属于“不重要的部件”,可以享受“零关税”。
相反,这个“部件”很重要。
而且前后三年总计进口金额7.84亿美元,其中需要缴纳1.176亿美元的税收,所以三星得“认罚”。
不仅要把1.176亿美元的“税”补齐了,而且还要多缴纳4.834亿美元。
为了让三星没机会“翻盘”,印度税务局还表示,这里边涉及三星集团和七位高管,他们存在偷税漏税的“严重问题”。
潜台词就是,这7位高管“摊上事了”,不交钱,他们可别想离开。
也就是“一手交钱,一手‘放人’!”
虽然,三星还极力挣扎,甚至请了4位行业内的专家大咖通过“书面鉴定”为自己进口的产品“自证清白”,证明该部件根本不具备所谓的“收发器”这种核心功能,是可以享受印度关税政策的。
关于“部件”是否存在补税问题,三星其实根本就没办法说谎,因为这种涉及零部件技术问题,一查就能真相大白。
但奈何印度只认“罚单”,不认“武德”。
印度只强调一句话:“交钱!交钱!还是交钱!早交钱,早完事,别耽误大家的时间”。
再加上,去年9月9日发生的三星印度工厂“涨薪罢工事件”。
三星也是选择了妥协,“破财免灾”地承诺给印度工人直接涨薪两成,并承诺印度工人不会摊上“996福报”,而是每周工作时长会被严格的限定在35小时。
不止如此,三星还被迫“承诺”未来10年,三星印度工厂起码再给他们涨薪80%。
三星原以为如此“大放血”,总算是躲过印度的“收割”。
结果,前后终究还是没撑过半年,就收到了这份约合43.95亿人民币的天价罚单。
这一刻,三星开始怀念处处充满“福报”的中国市场。
尤其是2024年底,三星刚刚走完位于我国昆山的分公司清算程序,关停了在我国布局15年之久的手机高密度“互联主板业务”,把产能重心彻底放在了印度和越南的身上。
如今倒好,印度以“现实的骨感”,狠狠地给三星上了一课。
其实,“中招”的何止三星。
比如小米、vivo等,当初被“收割”的更惨烈。
印度对vivo出手时,眼见“查税”这招没找到“漏洞”,就直接按了个“打击金融犯罪”的名头,直接扣押vivo高管,逼迫vivo既要认下高达53亿人民币的“罚单”,又要交出超过半数,即51%的股权,还要启用印度人为公司高管。
小米也一样,收到“48亿罚单”,理由与vivo基本上差不多,属于违反了印度炮制的《外汇管理法》。
为何用“炮制”这个词?
因为所谓的印度《外汇管理法》的核心逻辑,就是在印度挣到的钱,就要留在印度花掉!
如果,外企在印度实现盈利,净利润很高,并且会将一部分资金从印度汇款出去。那么,这些外企大概率会被印度盯上,最终“摊上事了”。
印度会以“逃税”、“假账”等名义,冻结这些外企在印度的账户,并开出“天价罚单”。同时,印度还会酌情“掠夺股权”、逼迫这些外企“高管”必须由印度人担任。
最终目的只有一个!
让印度人逐步掌握这些公司,以及公司背后的生产线。
最后,将这些外企的“分公司”以看似合情、合法的方式“全盘接收”,这就是印度独有的“咖喱味”工业化战略。
主打的就是:“自己做不到,那就同化!如果同化困难,那就明抢!”
除了手机业务之外,印度对“外企”的收割可谓是不分行业、不分国籍,只要认为“养肥了”,就时刻准备着“动刀”。
像是德国大众,在今年2月被印度税务局“狠宰一刀”。
印度给出的理由与三星如出一辙,也就是在“零部件税率申报”上做文章。不仅要求大众补税14亿美元,而且还要追加一倍的罚款。
最终,大众要缴纳28亿美元,而印度税务局“笑容满面”地超额完成KPI考核。
相比于大众,比亚迪却幸福的只接到了“6300万罚单”,竟然没有破天荒地“罚单破亿”?!
但是,比亚迪“懵了”!
比亚迪拒绝“接罚单”!
紧跟着,印度税务局也“懵了”!
因为印度税务局突然发现,“罚单”是开出来了,但比亚迪在印度根本没有开设电动汽车销售公司。
所以,印度开给比亚迪电动汽车的“罚单”,压根送不出去!
至于印度市场上的比亚迪汽车,是由当地贸易公司“代理销售”。
最终,比亚迪“躲过一劫”。
但比亚迪属于“个例”,反观其他车企,如捷克斯柯达、德国大众、奥迪、美国福特等,哪一个没在印度税务局手中被“套路”过,而且借口“五花八门”。
像是英国沃达丰,18年前因为所谓的“逃税”被印度开出21亿美元“罚单”,死磕10多年就是不交。
最后罚金从21亿美元直接“狂飙”至51亿美元。沃达丰直接“不玩了”,将相关业务撤出印度市场。
微软17年前收到9400万美元“罚单”,理由是“交税不够足额”!
诺基亚12年前收到2.56亿美元“罚单”,理由是“进行不公平竞争”。诺基亚负气之下,关厂走人。
同年,IBM和宝马在同一年,分别因为“垄断经营”以及进口“被碰瓷”等缘由,分别接到来自印度开出的8.6亿美元罚单和1亿美元罚单。
还有沃尔玛、亚马逊等等,基本上但凡在全球市场叫得上号的国际企业,一旦进入印度市场,只要“养肥了”,都难逃来自头顶、背后的“黑刀”。
“最悲催”还是三星,至少挨了“三刀”!
2014年,印度税务局以“逃税”的名义,给三星开了一张“2亿美元罚单”。
8年后,2022年,三星再次以同样的“原因”,又收到2.12亿美元“罚单”。
这一次,只隔了3年,印度税务局终于“换了个理由”,但代价是三星的罚单也从当初的2亿美元左右,暴涨到6.01亿美元。
不得不说,印度不愧号称“外企的终极坟场”。
但是,印度越是如此,印度的工业大国梦越是如同镜花水月,看得见但摸不着。
参考信源:
环球网2025-03-28——《6.01亿美元!印度追罚三星,韩网民吐槽:这是让三星空手离开印度》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