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辽宁队将张镇麟交易至上海队的这一波操作,我只有两个字的评价:“瞎搞”。
理由如下:
辽宁队此前的巅峰阵容——那套能在CBA赛场掀起“辽篮风暴”、连续数年稳居争冠第一梯队的核心班底,如今早已面目全非。曾经支撑球队攻防体系的“五大支柱”,如今已被硬生生抽走五分之二:其一包括上个赛季交易到广州队的郭艾伦,如果还要算上受限于年龄与身体状态,难以支撑全场高强度奔跑和对抗的韩德君和李晓旭,那么辽宁队的主力核心只剩下了赵继伟一个人。
即便如此,仍有部分辽宁球迷保持着乐观憧憬,认为球队通过召回吴昌泽、引入姜宇星,再加上阵中已有的付豪、王岚嵚、鄢手骐、李虎翼、余泽辰等球员,只要再找到两三个“靠谱的外援”,就能与浙江广厦、北京首钢、广东宏远等争冠对手掰手腕,但这份乐观,更像是一种不愿接受现实的“自我安慰”——若冷静分析这些球员的能力与适配度,便会发现他们与“填补核心空缺”的目标,还差着不止一个档次。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仅有以上的那些努力的球员,而没有身体天赋优秀,攻防两端能力强悍的球员,根本就撑不起辽宁队的争冠野心。
更不切实际的,是“找两三个靠谱外援就能解决问题”的想法。纵观近五年的CBA总冠军球队,无一不是“国内核心+适配外援”的组合——浙江广厦靠胡金秋、孙铭徽的“本土双核”压阵,外援布朗只是“锦上添花”;广东宏远以徐杰、胡明轩为核心构建体系,外援威姆斯更多是融入体系而非单打独斗;北京首钢的防守体系,更是以周琦、陈盈骏等国内球员为根基。反观辽宁队,若连国内核心都已残缺,即便找来再强的外援,也只会陷入“外援单打、国内球员围观”的困境——更何况,CBA历史上“高薪外援水土不服”的案例比比皆是,寄希望于“外援拯救球队”,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极高的“豪赌”。
最关键的是,总决赛级别的对抗,从来不是“角色球员+外援”能支撑的。回顾辽宁队以往夺冠的关键场次,正是郭艾伦的强硬、张镇麟的爆发,才帮助球队或半决赛中击溃广东宏远、浙江广厦队晋级总决赛的,如今的辽宁队,既没有郭艾伦那样的“突破杀器”,也即将失去张镇麟这样的“锋线铁闸”,仅靠一群角色球员和不确定性极强的外援,别说与广厦队、广东队、首钢队抗衡,就是面临着近两年山西队、山东队、新疆队、上海队等球队的崛起,恐怕辽宁队连季后赛的八强都很难进去。
我想,除了当年周琦去了新疆队,辽宁队的形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人丧失了对球队的信心,再看辽宁队的争冠对手:浙江广厦保留了胡金秋、孙铭徽、朱俊龙的“夺冠”核心,休赛期还在补强角色球员,阵容稳定性远超辽宁;北京首钢队也在近期传出了引援赵睿的风声;广东宏远队也在积极的补强,有传闻说他们不仅要拿下北控队的陈国豪;还有意争取广州队的焦伯乔和李祥波。当这些对手都在“补短板、强优势”时,辽宁队却在“拆核心、减实力”,这样的操作,不是“瞎搞”又是什么?
瞎搞!!!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