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架订单要交130年?为了拉踩C919,有的国人真是脸都不要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C919未来看的是量产,人们自然希望国产大飞机的生产制造速度能够快一点,再快一点,甚至还有人拿着波音和空客的量产速度跟C919做对比。

网上就有一种说法,C919目前的订单已经超过1000架,甚至接近1500架,按照每年生产10架的速度来计算,完成这些订单需要100多年,所以C919完全不是波音和空客的对手。

这种对比从逻辑上就是错的,不仅错得离谱,而且偏偏在全中国为C919自豪的时机泼冷水,挑拨离间,可以说是其心可诛!

至于究竟错在哪里,接下来咱们挨个来看。

不能用成熟企业的标准来要求新公司

C919才刚刚开始正式运营,其公司中国商飞成立于2008年,至今还不到20年的时间。

咱们再来看美国的波音公司,成立于1916年,距今已经100多年的时间了,哪怕是从波音公司大规模制造民航客机算起,距今的时间也超过了50年。

另一家航空公司空客成立于1970年,距今的时间也长达55年。换句话说,波音和空客大规模制造飞机的时间普遍都在40年以上。

然后现在有人说C919的批量生产速度比不上波音和空客,这种对比方式不是妥妥的傻缺吗?如果C919的批量生产速度真的超过了波音,那美国这家航空公司就得原地倒闭升天了。

空客同样也会被吓到半死,因为不管是波音还是空客,他们当年起步发展的时候,飞机制造的规模也是逐步起步的,谁都做不到一下子就能够大规模批量生产。

用成熟企业的标准去要求一家新的航空公司也这样生产,要么就是傻子,要么就是别有用心。

中国商飞还在起步发展阶段,C919接下来的量产也会是一个由慢转快到逐步稳定的过程。换句话说,航空公司飞机的生产速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

按照网上的说法,C919每年生产10架就成为固定速度了,接下来即便能力提升了,生产速度也不会提升。你觉得有这样傻的航空公司吗?

飞机的量产规模不是固定的

飞机制造和汽车制造不一样,汽车制造每年的规模可以是固定的,比如说年产量1000万辆或者是几百万辆,这些生产出来的汽车接下来是按照销售的模式,一辆接一辆的卖出去。

飞机不一样,不管是波音还是空客,每个月的生产规模都不是固定的,因为飞机的销售模式不一样。

只有订单确定之后,飞机才会开始制造。换句话说,飞机不可能像汽车那样提前批量生产,因为生产出来的话,如果卖不出去,那就砸手里了。

相比于汽车,飞机的生产制造成本太高,所以必须得订单确定好才能生产一架或者是两架。如此一来,波音和空客每年的生产规模都不固定。

比如空客的A350,截止到现在,每个月可以生产6 架,按照空客公司去年的规划,到2028年,生产速度将会增加到每月12架。很显然,空客公司提升产量肯定是因为手里有大量的A350确切订单。

再来看全年的情况,空客公司去年向全球客户交付了766架飞机,但是请注意,这700多架飞机不可能是去年一年生产的,有些订单是之前的订单,只不过交付时间都集中到了去年。

波音公司的情况也是如此,某一款飞机的订单量高,每个月的产量自然就高,反之,产量就会下降。

所以C919未来的产量也会跟着订单走,在确切订单的基础上才能够去规划飞机的产量和速度。

确认订单接近1000架

截止到今年2月,C919累计获得的订单接近1500 架,其中确认订单接近1000 架。截止到去年底,已经交付16架飞机,其中东航10架,国航3架、南航3架。

按照目前的交付速度,确实看起来很慢,但是前面已经说了,随着中国商飞持续发展,接下来的量产速度是会提升的。

根据中国商飞的规划,再过4年,C919的年产能将能达到200架,相当于每个月生产16 架。这样的生产速度基本上可以追赶波音和空客了。

而且生产速度的提升本身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到后年,也就是2027年,C919的年产量将能达到150架。

与此同时,根据此前的规划,C919今年的产量也将能达到75 架,所以从时间线上就能够看出来,飞机的批量生产速度正在加快。哪怕是今年的生产速度,平均算下来,每个月也能生产6架飞机。

道理很简单,不可能订单上来了,生产速度跟不上。既然整个大飞机的项目都在稳步推进,接下来就一定能够保证批量生产。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我们干脆一开始就没有必要研发大飞机了。

更何况,未来我国的航空市场还在继续扩大,未来20年,我国航空市场至少要接收客机9084架,市场规模达到了1.4万亿美元。

所以你就去想吧,如此庞大的市场,难道我们会眼睁睁的看着波音和空客继续垄断吗?

今年初的时候,中国商飞副总经理就明确表示,未来C919必将提速扩产,抢占市场份额,国产大飞机将从全面研制转入产业化阶段。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不能用静止的眼光去看待C919的量产和发展。

未来5年,C919的年产能将会从150架逐步提升到200架,产能会进入成熟期,整个过程是一个质的飞跃和升级。

最关键的是,飞机批量生产的速度加快,本质上是整个产业链的构筑越来越完善。

零部件公司分“蛋糕”

飞机制造涉及到多个环节,产业链很长。按照此前的规划,到明年,我国大飞机产业链本地配套供应商将会达到150家以上,大飞机的产业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以上。

涉及到这么多的企业供应商,每个环节的产品供应都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时间上要有规划,产品的品质也得有保障。

具体来看,比如制造飞机所需要的原材料,国内的宝钢股份、中国铝业、南山铝业、抚顺特钢、宝钛股份等企业都已经参与。

再比如,宝武钢铁集团以及中国铝业集团还是中国商飞公司的原始股东。另一方面,宝钛股份则是国产大飞机项目唯一的钛材料供应商。

除了原材料,在飞机的零部件方面,C919最大的机体结构供应商是中航西飞,主要负责生产机身、机翼等核心部件。

另一家企业航天环宇主要负责生产C919复合材料、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后机身等部件,除此之外还负责半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制。

C919的氧气系统以及惰性化防护系统,则由江航装备负责研制生产。

飞机的客舱广播内话子系统以及飞行指挥车的研制生产,则由四川九洲负责。

在上海的临港新片区,还有一大批国内外的重点企业,都是C919的供应商。

所以说,随着批量生产速度的加快,未来是这些零部件企业在分蛋糕,订单越大,产量也就越大,整个飞机制造的产业链也就更加完善。

而且可以肯定的是,未来持续化的发展过程中,还会有新的供应商加入到各个环节,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蛋糕,未来机会多多。

业内预计,随着C919批量生产越来越稳定,国产大飞机将会给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带来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比拼的就是产业链稳定

飞机能不能够快速生产,接下来比拼的就是产业链的稳定,供应商越来越成熟化,无论是成本还是生产制造的速度都会快速提升,效率提高的同时,也会让整个市场越来越看好C919的生产制造。

根据媒体5月份的报道,中航西飞今年向中国商飞交付的零部件规模就已经大幅度增加了,这意味着生产速度已经在提升。

在未来的持续发展中,各个供应商乃至各个环节,技术在积累,经验也在不断积累和丰富,成熟的生产体系自然就能够保证量产速度。

下一步涉及到的供应商会增加,与此同时,对产品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严苛,就比如新材料的应用,大量的特殊钢材都要保证产品优质。

只有品质过关,才能够保证飞机整体的性能和质量,所以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够出错,产业链越稳定,就越能够保证飞机整体的制造速度。

说到底,民航飞机的制造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和经验不断完善的过程,过去的波音和空客也是这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谁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结语

现在的C919使用的还是国外的发动机,而中国航发研发的CJ1000A发动机此前已经进行了试飞,未来的国产大飞机也将换上国产发动机。

每一个步骤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要完成大飞机的国产化,技术要创新,产业链需要搭建,同时还要成熟的运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影响到飞机整体的生产制造。

所以,发展要一步一个脚印,千万不要幻想着一口就能吃成胖子,尤其是像大飞机制造这种庞大而复杂的项目,更应该保证整个产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国产大飞机产能要放量?零部件供应商称今年交付量大幅增加》 证券时报 2025年5月15日

《国航南航接收首架C919,多家上市公司分羹大飞机万亿产业链》 第一财经 2024年8月28日

《中国商飞计划今年将C919喷气式飞机产能提升至50架》 航空产业网 2025年1月25日

《中国商飞,2029年C919产能将达200架/年,规划超预期》 复材网 2025年3月21日

《中国多地寻求加入C919产业链》 参考消息 2024年12月11日

《空客和波音报告2024年4月商用飞机订单和交付情况》 航空产业网 2024年5月20日

《空客去年营收增6%,全球产能20%将布局中国》 新华网 2025年2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科技   国人   订单   波音   飞机   速度   中国   产业链   批量   量产   供应商   未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