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

【健康科普】【二十四节气养生】立冬

节气概述

立冬通常为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冷的冬季气候过渡。此时阳气潜藏,当补肾填精,养生重在养肾。

日常起居

立冬后应“早卧晚起”,早睡可养人体之阳,晚起可养人体之阴,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积蓄。适度运动可增加抗病能力,可以选择在室内进行瑜伽、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如在室外运动,不要过于剧烈,避免大汗淋漓,以身体微热为度,且不要在大风、大寒、大雪、大雾中锻炼。运动后要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宜温补,注重补肾,可多食“三黑三白”,“三黑”即黑豆、黑米、黑芝麻,“三白”即山药、白菜、白萝卜,补肾润肺,增强体质。应注意少食生冷,适当增加热量摄入,多食用温润厚重之品,如羊肉、牛肉等。老年人可食当归羊肉汤、黑豆核桃粥固肾;青壮年男性可食枸杞杜仲牛骨汤强腰,女性可饮桂圆红枣茶暖宫;儿童可食板栗炖鸡、黑芝麻糊等健脾益智。

居家保健

立冬时节,可以选择一些温阳散寒的穴位进行艾灸,如足三里(膝关节外侧凹陷处下三寸)、神阙穴(脐中央)、关元穴(脐下3寸)等。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穴位进行按摩,如命门(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处)、肾俞(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温肾助阳、强腰壮骨。

节气小结

立冬养生重在“藏”与“补”,补肾藏精,但需注意“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进补需因人而异。“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立冬应做到精神安宁,心态平和,藏神于内。此外,立冬后天气寒冷,应注意避寒就温,注意保暖,以防寒邪伤阳。

(来源: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微信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养生   立冬   节气   健康   养人   黑芝麻   阳气   腰椎   穴位   可食   保暖   气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