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飚540亿!从东莞地头蛇干到便利店榜首,美宜佳路子究竟有多野

前言

当线下实体店还在抱怨电商冲击、租金人力成本压得人喘不过气时,从东莞走出来的美宜佳已经悄悄交出了一张“疯狂”成绩单:

2023年销售额飙到542亿,接近540亿大关,门店数量更是以37943家坐稳中国便利店榜首,比排名第二的中石化易捷多了近万家,换算下来,相当于5.7个罗森中国、9个7-11中国的门店总量。

谁能想到,这家如今的“便利店一哥”,三十年前只是东莞街头一家适应打工人群的“升级版小卖部”,它能从珠三角的“地头蛇”逆袭成全国榜首,靠的全是一套不按常理出牌的“野路子”。

第一野:不跟巨头抢赛道

上世纪90年代,创始人叶志坚还在运营“美佳超市”,那会儿超市在东莞是新鲜事物,短短几年就开了近50家,眼看生意要火,却撞上了沃尔玛、家乐福这些外资商超巨头。

人家动辄几千平米的卖场,“天天平价”的策略,把美佳超市300-500平米的小店衬得毫无优势。

换别人可能会想着“跟风扩店”硬碰硬,叶志坚却偏要“反向操作”,把店做小,改成24小时便利店。

1997年,第一家美宜佳开在东莞莞城花园新村,那会儿便利店在中国还是个新鲜词,他却把店址选在了工厂区和社区周边,专盯东莞90%的打工人群体。

这群白天在工厂干活、晚上爱逛街头的年轻人,要的不是高大上的购物环境,而是深夜能买到的一瓶冰可乐、一包麻辣零食。

美宜佳早就就摸透了这个需求:货架上撤掉30多块的玉兰油面霜,全换成打工族爱买的平价商品;店门口摆上音响,循环播放《知心爱人》《你在他乡还好吗》这类流行歌;

甚至搞“满10元送彩票”的活动,用小福利拉近距离,就这么接地气的操作,让美宜佳在东莞工厂区快速铺开。

后来还传出个玩笑话:两间美宜佳的距离,差不多就是100米,密度比肯德基、麦当劳还高,这第一步“野”,就野在不跟巨头抢赛道,专捡别人看不上的“小需求”深耕。

第二野:公司和加盟商共赢

靠盯准打工族站稳脚跟后,美宜佳想快速扩张,靠的是一套更“野”的加盟模式。

当时日系便利店如7-11、罗森,光加盟费加保证金就要20万,每月还得抽走一定比例的利润,普通创业者根本望而却步。

美宜佳却反着来:特许加盟只要交3万保证金和2.5万加盟费,算上装修、首期货款,开一家40平米的店总投资也就30-35万,而且后续不抽利润分成,只收每月1000元的品牌使用费。

这门槛一降,大批想稳当赚钱的人涌了进来,其中不少还是在东莞打过工的年轻人,他们亲眼见过美宜佳的生意有多火,有了积蓄就想自己当老板。

靠着这套模式,美宜佳的加盟商很快超过3万人,单是每年新开4000家店,加盟费就能收1亿,近3.8万家门店的品牌使用费一年又能进账4.5亿

更关键的是,加盟商把店当成自己的事业,比直营店员工更用心,门店存活率高,扩张速度自然快,这“野路子”就野在把加盟门槛拉到普通人够得着的地方,用“共赢”撑起了庞大的门店网络。

第三野:面对同质化,大胆创新

不过光靠加盟铺店还不够,便利店同质化严重,美宜佳又靠“野路子”搞出了差异化。

为了提利润,它摸索出两套打法:一是靠品牌效应卖高价,比如雀巢咖啡在杂货店卖6块,美宜佳能卖到7块,消费者认这个牌子,也愿意多花1块;

二是押注高毛利的熟食,烤肠、关东煮、包子这些,尤其是鸭腿,进货价4.7元,能卖到9元,毛利率比普通商品高不少。

同时,它还搞“便利店+社区服务”的组合拳,除了卖零食饮料,还加了卖彩票、代收包裹、洗衣、甚至卖药品的服务,用这些高频刚需场景把人留住。

比如居民不会天天买零食,但可能经常要寄快递、交水电费,这些服务能让门店变成“社区生活站”,客流量自然稳了。

当然,这套模式也不是没争议,有加盟商吐槽总部供货价比批发渠道高,比如某品牌可乐批发2.5元,美宜佳要2.8元;

还有人说会被强制配货,报2000元的货,送来的能有5000元,拒收还要收8%的物流费。

与此同时,美宜佳也在调整,后来推出6.0新门店,加了智能温控、电子价签、自助收银机,帮店主降本增效;还搞M2S2B2C模式,门店卖得好的货直接反馈给工厂,让制造商“按需生产”;

甚至早早入局即时零售,2022年就和美团闪购合作“24小时便利店项目”,现在还在东莞周边推鲜食店,40%的品类是盒饭、热饮,往商务区渗透,这“野”就野在敢试错,发现问题就快速迭代。

第四野:下沉市场

更厉害的是,当其他便利店还在一二线城市扎堆时,美宜佳又走了一步“野棋”——下沉。

2014年它才走出广东,在厦门开第一家省外店,之后进湖南、江西等地,却故意避开长沙、株洲这些热门城市,专挑衡阳、益阳、娄底、邵阳这些冷门地方。

尤其是邵阳,它甚至绕开市区,跑到下面的县城,专门吸引会做生意的“邵东商人”加盟。

别人觉得下沉市场消费力低,美宜佳却看到了机会:

县城和乡镇没有太多大型商超,便利店是刚需,而且房租、人力成本低,加盟商更容易赚钱。

靠着这套“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它的门店慢慢遍布全国230多个城市,甚至渗透到四千多个乡镇。

2022年底,“每10个乡镇就有1家美宜佳”,把其他品牌远远甩在后面。这“野路子”就野在不跟风挤红海,专找别人忽略的蓝海市场,靠密度建立护城河。

现在的美宜佳还在狂奔,2024年又新开了4000多家店,利润保持双位数增长,叶志坚还喊出了“十万店、千亿营收”的目标,想取代7-11成为全球最大的便利店。

当然,路上也有挑战,比如有些地方烟草证“出一进一”,没证的加盟商只能轮候,生意难以为继,甚至有店主亏20万后转让店铺;

供货和配货的问题也还没完全解决,但美宜佳的“野”从来不是蛮干,而是始终盯着普通人的真实需求,打工族要深夜的便利,社区居民要生活服务,县城里要靠谱的小超市。

结语

从东莞工厂边的小店到中国便利店榜首,美宜佳的路子说穿了也不复杂:

不贪快钱,不搞房地产、不乱投资,一门心思做便利店;懂中国市场,更懂中国人的日子,别人往高处走,它往实处钻。

或许未来真能实现“十万店”的目标,毕竟它的“野路子”,刚好踩中了普通人对便利的刚需。


参考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科技   地头蛇   东莞   路子   榜首   中国   工厂   利润   生意   超市   模式   县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