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招股书过期当日,休闲食品饮料连锁零售龙头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鸣鸣很忙”)火速启动二次递表。今年4月28日,其首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从2017年晏周在湖南长沙创办“零食很忙”开始,这家最初只有一家不足40平米小店的企业,用了不到八年时间,凭借加盟、合并、扩张等方式持续发力,成为年度GMV达555亿元的细分行业龙头。
快速成长背后,零食很忙的业绩潜藏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尽管公司体量可观,但微薄的利润率很难通过门店的后续扩张得到解决。而这个问题,又势必会被严苛审慎的资本市场捕捉并放大。

半年新增2389家店
公开信息显示,鸣鸣很忙拥有“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两个品牌,其中,零食很忙由晏周于2017年3月在湖南长沙创立,赵一鸣零食由赵定于2019年1月在江西宜春创立。2023年11月,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合并为鸣鸣很忙。
“尽管合并后仍保持双品牌策略,但两品牌在各个经营管理环节已经深度融合。”鸣鸣很忙在提交的招股书中称。
根据招股书,今年上半年,鸣鸣很忙GMV实现411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86.9%。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按2024年休闲食品饮料产品GMV计,鸣鸣很忙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按2024年食品饮料产品GMV计,鸣鸣很忙亦是中国第四大连锁零售商。
过去几年里,鸣鸣很忙一路高歌猛进。2022—2024年,鸣鸣很忙的收入由42.86亿元增长至393.4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0.81亿元、2.35亿元和9.13亿元。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81.24亿元,经调整净利润10.35亿元,已超去年全年。
招股书透露,鸣鸣很忙拥有品类丰富、高频上新的产品组合。其单店SKU数量一般不少于1800款,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公司单店SKU数量是同等规模商超中休闲食品饮料产品平均SKU数量的2倍。
支撑其高增长的核心逻辑,在于“低价引流+门店扩张”。
鸣鸣很忙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简化了从生产到终端销售的环节,绝大部分产品由厂商直供、并通过门店网络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减少了供应链中间环节。同时,公司的采购量大,进而在采购成本上实现规模效应,再通过缩短供应商的账期,以进一步获得更具竞争力的采购价格。
由此节省的成本能直接转化为对消费者的价格让利。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4年12月31日,相较于线下超市渠道的同品类产品,鸣鸣很忙的平均价格便宜约25%。
加盟模式之下,鸣鸣很忙门店网络迅速扩张。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门店数量达16783家(含24家自营店,16759家加盟店),相较于2024年末的14394家增加了2389家,粗略计算,日均增加13家。2022年至2024年,公司加盟商数量从994家增长至7241家,到今年上半年末进一步增加至8378家。
公司官网显示,截至今年9月,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已超过2万家。
薄利多销之路并不好走
即便成为行业巨头,鸣鸣很忙的薄利多销之路也并不好走。
根据招股书披露,2022至2024年,鸣鸣很忙毛利率在7.5%—7.6%区间,净利润率则从1.7%提升至2.1%。今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9.3%,净利率为3.1%。这相当于,鸣鸣很忙每实现33元营业收入,对应的净利润仅约1元。
从营收构成来看,鸣鸣很忙的收入体系并非“品牌方赚加盟费”的传统逻辑。招股书披露,鸣鸣很忙超过99.5%的收入来自向加盟店和直营店销售商品,加盟费及服务收入占比不足0.5%,主要依赖商品差价盈利。
这种模式下,与供应商的议价空间成为关键。同时,平衡加盟商利益也是鸣鸣很忙的一大挑战,为了维持加盟体系稳定,鸣鸣很忙需要在商品价格、供货服务等方面给予一定支持。
周转率方面,2025年前6个月,鸣鸣很忙的存货周转天数仅11.7天。高周转率背后是发达的仓储网络,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鸣鸣很忙建立了全国性仓储网络,基于门店网络布局了40个仓库。门店通常在仓库的300公里范围内,一般均可实现24小时内及时向门店配送。
2022—2024年以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整体仓储及物流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1.5%、1.6%、1.7%、1.7%。
值得一提的是,虽毛利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鸣鸣很忙营销推广费用却有所上升。2024年,公司营销及推广费用为1.77亿元;今年上半年为1.21亿元,相比去年同期的4039.9万元增长199.42%。

“量贩零食是薄利模型,规模扩得越大,管理半径越长,任何一处损耗、物流效率下降、价格带失衡或促销强度失控,都可能直接‘吃掉’利润。”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零售的利润改良,从来不是靠“再开一万家”,而是靠“把既有的一万家做得更好”。加盟生态是否健康,尤其是“带店率、复投率、续签率”,这些比“新增店数”更能说明体系质量。
针对相关问题,经济导报记者向公司方面发送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对方并未予以回复。
发力自有品牌产品
此次IPO募资,鸣鸣很忙将主要用于提升供应链、产品开发等能力,争取坐稳规模第一。
量贩零食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已经逐步进入到了洗牌阶段。2023年以来,量贩零售行业加速整合,头部品牌通过并购加速市场集中,一些中小品牌因缺乏供应链优势和资本支持被市场所淘汰。
品牌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质价比,以此在长期竞争中胜出。鸣鸣很忙方面曾公开表示,“零食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再只是低价,而是如何做到高质价比”,“更加有品质的商品+更加合理的价格”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在此背景下,鸣鸣很忙选择发展自有品牌产品。招股书显示,公司于2025年开始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例如乌龙茶及牛肉干。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产生的收入并不重大。公司计划通过包装或标签扫描进一步提升产品溯源能力,并推进“洁净配料表”等方式,进一步向更优质、更高性价比的产品方向发展。
霍虹屹指出,从行业运行逻辑看,量贩零食与茶饮、便利店有相似点,但难度更高。茶饮靠单品与较高毛利做纵深,便利店靠近场景与即时性做频次,量贩零食则是“极致性价比+海量SKU+快速上新”,对选址、动销、补货、陈列、价格带管理的精度要求更苛刻。
“‘低价引流+加盟扩张’不是问题,‘只剩低价与扩张’才是问题。当门店总量跨越2万家,仓配与管理的复杂度不是线性上升,而是几何级数上升。谁能把复杂度压回线性,谁就能把毛利率与净利率的上限再抬一档。反过来,如果扩张与中后台能力失配,规模将会反噬利润,甚至反噬品牌。”霍虹屹表示。
如今的量贩零食行业格局刚刚明朗。在经历过价格混战、快速扩张和同业兼并之后,量贩零食行业未来的竞争,已经从量转向了质。鸣鸣很忙能否在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中突围,其供应链升级至关重要。
(大众新闻·经济导报记者 于婉凝)
更新时间:2025-11-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