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有3个投资大佬的动向,引起无边热议。他们的投资动作也高度相似!要么现金创新高,要么宣告封盘暂停申购,明显透露出对后市谨慎、看淡后市的意思……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分析前,先看下3个投资大佬的最新动向。
第一,巴菲特,现金再创历史新高。
根据最新披露的三季报显示,伯克希尔现金储备高达3817亿美元。一举超过前高的3477亿美元,再创现金储备历史新高。
另外,伯克希尔在今年三季度,继续净卖出持仓股票。根据估算,三季度再度抛售股票60亿美元。
回购也暂停了!
根据公告计算,从去年三季度起到现在三季度末,伯克希尔回购金额为0,连续5个季度0回购。
第二,陈某明封盘,新老客户集体限购。
根据媒体公开消息,陈某明管理的睿远洞见价值系列专户近期宣告封盘,而且新老客户集体限购。
其实之前就有传出陈某明产品限购的消息。
当时是暂停新客户申购,存量老客户仍可以申购。现在则是彻底封盘,新客户、老客户集体限购!
第三,杨某东和宁泉旗下所有产品,新客户限购。
前几天10月29日,杨某东掌舵的宁泉资产突然发布公告:
自10月30日起,暂停旗下所有基金的新投资者的首次申购申请,存量投资者追加申购不受影响。
即对旗下所有基金,限制所有新投资者的申购,只接受原有投资者的追加申购。

图片来源:公开公告
而以上三位大佬,在投资圈都很出名,皆历经长期牛熊考验!尤其是巴菲特和杨某东。
巴菲特不必多说,懂的都懂。
自上世纪1960年到如今,近70年来历经多次全球危机、股市暴跌,仍完好无损,甚至抄底掘金。每年都有人说他垂垂老矣,但只有历经风雨的,才知道他多么强悍。
杨某东在国内也非常出名,被誉为“业界良心”,往期战绩也很彪炳!
比如杨某东在2007年股市6000点时,劝投资者赎回基金;在2015年股市高位时高喊风险,劝大家谨慎买基金;前几年,还曾预警新能源的估值风险。
因此,当3位大佬扎堆选择谨慎,要么现金创历史新高要么密集封盘限购时,我们必须重点关注!
再结合目前大环境:海外美股处于历史最高点附近,科技和AI人工智能被爆炒;国内的上证指数来到近几年最高点4000点附近,结构性牛市下科技电子连番大涨,创历史新高……
两相结合,是否意味着市场过热,大佬集体看空后市?
我认为,以上几位大佬的收紧投资动作,确实透露出谨慎的信号,但不代表彻底看空后市。
具体来看,伯克希尔不只是二级市场之中投资股票,它还是一个经营实体,涵盖保险、铁路等业务。
因此,随着货币持续放水、随着时间经营,只要每年业绩是正的,公司作为经营体,本身现金储备就在不断增加。
如果暂停分红、回购,现金还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伯克希尔的投资组合仍持有庞大的权益资产,如重仓持有美国运通、苹果、美国银行、可口可乐和雪佛龙,仍有几千亿美元市值,并未彻底看空清仓。
相比而言,伯克希尔的历史现金仓位数据更值得参考:
从历史仓位对比可以看出,巴菲特仍在持有投资。不过对于美股,尤其是科技和AI,确实存在风险,巴菲特也尤为谨慎。
其他两位大佬,陈某明和杨某东,旗下基金属于限购,而非公开喊话高估风险。也在继续运作投资,并未彻底看空和清盘。
与此同时,他们的限购,还和私募专户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
因为私募专户等基金产品,普遍分为常规管理费和业绩提成。当行情比较好、业绩上行时,基金的业绩提成远大于常规管理费。
但新进资金会显著拉低业绩,降低公司收益;资金规模过大,也会带来规模魔咒。资金大、点位高,投资难度还显著加大……
因此私募专户等封盘限购,还有行业特殊性。
此外,陈某明和杨某东认为,当前结构性行情下,不少价值标的具有很高的投资价值,正坚定投资。
以上现金储备创历史新高、大佬密集封盘限购等,并不意味着大佬看空后市,他们也在继续投资。
不过,类似信号间接说明,大佬开始对后市投资更加谨慎了。
尤其是对于海外美股,巴菲特现金仓位水平已经到历史高点,要更加谨慎。
我们在投资时,也要向他们看齐,及时调整心态。可以对后市保持乐观,但是不能忽视风险回撤、不能比大佬更积极激进!
即在后市投资时,注意留好现金、增配固收资产降低所承受的风险波动,而非继续大举梭哈重仓。
仓位和固收仓位,尽量30%以上,权益则控制在70%以下。
还有就是回顾投资持仓和访谈观点。
这3位历经牛熊考验的投资老将,当前对AI人工智能、科技成长等超涨的方向,观点偏谨慎甚至看淡,有持有的要注意逢高压降仓位。
同时,国内市场尤其是不少价值红利方向,仍有很高的投资价值,值得坚定投资。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人应详阅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特别提醒,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存在无法赎回的流动性风险。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好买财富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本文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复制、发表、传播、改编、汇编或引用本文内容的任何部分。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该将本文的内容作为投资决策的参考因素。对于本文可能涉及的观点、报告、解读、推测、市场资讯等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我公司观点,请务必审慎对待。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结合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做出投资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