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倒计时:四部门联合解读服务业开放新政
4月21日(今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由商务部副部长凌激携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央行负责人,详解《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核心内容,并回应社会关切。此次发布会标志着我国服务业开放进入“深水区”,9个新晋试点城市将率先探索制度型开放新路径。
一、试点扩围:9城入选,覆盖三大经济圈
《方案》在原有试点基础上,新增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合肥、福州、西安、苏州9个城市,形成“17+9”试点格局(原17个自贸试验区及新增城市)。入选城市呈现三大特征:
1. 区域协同:覆盖京津冀(天津、青岛)、长三角(宁波、苏州、合肥)、珠三角(深圳、厦门)、中西部枢纽(西安、成都)等经济圈,推动区域开放联动。
2. 产业导向:重点支持数字经济(杭州)、高端制造(苏州)、航运金融(宁波)等领域,与城市产业优势深度绑定。
3. 开放能级提升:试点城市将率先试行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数据跨境流动等创新政策,形成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二、改革重点:四大领域突破性举措
据透露,《方案》从四方面推进服务业开放:
1. 市场准入再放宽
◦ 取消或放宽医疗、教育、文化等领域外资股比限制,允许外资在自贸试验区独资设立演出经纪机构。
◦ 试点数据跨境流动分级分类管理,支持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数据合规跨境。
2. 监管制度创新
◦ 建立“沙盒监管”机制,对无人配送、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服务场景实施包容审慎监管。
◦ 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将医疗、教育等行业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综合许可证”。
3. 要素流动便利化
◦ 试点外籍人才“一站式”签证服务,扩大技术移民职业清单范围。
◦ 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允许试点城市企业凭电子单证直接办理收付汇。
4. 区域协同开放
◦ 支持试点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共建产业园区,探索“飞地经济”模式。
◦ 建立长三角、粤港澳服务业开放协作机制,推动检验检测结果互认。
三、部门协同:政策工具箱全面升级
发布会将明确四部门分工:
• 商务部:统筹试点推进,牵头制定评估指标体系,2026年开展中期评估。
• 工信部:聚焦工业互联网、5G应用等领域,推动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 国家卫健委:扩大跨境医疗旅游试点,简化外资医院准入审批流程。
• 央行:探索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完善汇率避险工具。
四、影响前瞻:万亿级市场机遇
1. 服务业提质增效
◦ 预计到2027年,试点城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升至65%,新增就业岗位超800万个。
◦ 跨境电商、数字服务等新业态或迎来爆发式增长,深圳前海、上海临港等试验区或率先突破。
2. 国际竞争新优势
◦ 通过开放倒逼国内服务业改革,对标CPTPP、DEPA等国际规则,提升制度性话语权。
◦ 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向试点城市集聚,预计外资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速将超15%。
专家解读
“此次扩围不仅是地理扩容,更是制度创新的系统性升级。”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表示,新增城市需在数据跨境、知识产权保护等难点领域率先突破,为全国服务业开放“探路”。
网友热议
“苏州、合肥上榜,科技与制造强市发力服务业,未来就业机会更多!”
“数据跨境流动试点,跨境电商又要起飞了!”
(本文综合中国政府网、国新网等权威信源,持续关注政策落地进展)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