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天可以吃点“凉”的,但仅限3类人

高温天里,不管是解暑还是解馋,一口冷饮或一块冰西瓜,总是能给人带来凉爽和快乐。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吃凉的东西对身体不好,在中医看来,有些人吃点凉的会更健康。



《生命时报》综合专家观点,总结如何在高温天健康吃“凉”。


这些人可适当吃点冷饮


喜欢吃冷饮的人经常会说,“我体质热,天热时只有吃点凉的才舒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医师李培武表示,从中医角度看,寒凉食物对身体的影响因个人体质而有不同。



伏天作为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与中医五行中的“火”相应,人体阳气也会随之上升。《饮膳正要》中说:“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夏日适当食用寒凉食物有利于降低体温、消暑解渴,但过分贪凉喜冷容易损伤脾胃。

加上伏天雨水多,水湿之邪阻遏脾胃运化,造成不思饮食、呕吐、腹泻便溏、消化不良、抵抗力差等病变。此外,胃肠道长期受到寒冷刺激,日久可引发腹胀、腹痛、腹泻等。

大部分人怎么健康吃凉


酷暑难耐,冷饮有时让人难以抗拒。针对脾胃的生理特点,有没有可以健康吃凉的方法?李培武总结了一些建议,既能满足味蕾,也不致伤害身体。

不能一次吃太多


喝冷饮最好慢慢饮下,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吃固态冰块,入口后可先含在嘴巴前端,等冰融化、接近体温再慢慢咽下。

购买时尽量选小份的。一次连续吃雪糕、冰棍不要超过两根,瓶装饮料一次不要超过半瓶。


适当吃点温性食物


吃凉后,可在饮食中适当搭配点温性食物。比如做菜时,可用点生姜、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化湿、和胃祛邪。


选择合适时间


不论冰镇食物还是冷饮,剧烈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一小时内都不要食用。此时人体血管处于快速扩张状态,若大量食用,血管会快速收缩痉挛,可出现咽喉疼痛、剧烈头痛、腹痛等现象,严重时会诱发心脑血管事件。


饭前空腹、刚吃完饭后都不宜喝冷饮,一般在饭后30分钟或午睡后为宜。同时,夏天忌讳冷热交替饮用,一冷一热对胃肠道及牙齿的刺激较大,冷饮与热饮至少间隔半小时。

不吃不卫生的冷饮


长时间的冰镇食物、没有任何品牌标志的汽水及冰淇淋不要食用。很多细菌在低温下仍会长时间生存,食物或饮料一旦在冰箱中存放时间过久,就会滋生细菌。

4类人尽量别吃寒凉食物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人原本就有基础疾病或体质较差,冷饮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即使想吃也最好忍住。


肠胃不好的人

对于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或者术后、体弱消化功能不太好的人,冰食冷饮可能会给肠道带来一些刺激。


大量、快速食用温度明显低于体温的食物会导致胃部血管暂时性收缩,不利于消化液分泌和肠胃蠕动。



消化系统功能本身就较弱的人,还可能会出现肠胃不适、腹泻腹痛等症状。


有偏头痛病史的人

大量吃冷饮可刺激神经而引起头痛。大脑对温度相当敏感,当血流量增加,血管扩张时,可向脑内输入温暖血液,为大脑保温。而血流的突然变化必然会产生压力,导致疼痛。


对于普通人来说,当冰冷的食物突然进入口腔,使头部和面部的血管急速收缩,引起颞[niè]动脉痉挛,人会感觉额头中部或太阳穴附近疼痛,有人甚至会恶心呕吐。


心脑血管病患者

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人,血管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差。突如其来的“骤冷”导致血管骤然收缩,可能会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栓塞等。


体弱的人

老年人、儿童、经期及胎前产后等特殊时期的女性、体质虚弱等人群更应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及冷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7

标签:养生   伏天   冷饮   食物   寒凉   脾胃   体质   血管   阳气   肠胃   身体   体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