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恶果!南京某设计师不知93阅兵,言论离谱太气人,工作恐要黄

作为一个生活、工作在南京的人,不知道抗战胜利80周年大阅兵意识,真有些说不过去。

前不久,一女老板想要请广告公司做关于“九三大阅兵”的物料,没曾想,设计师却语出惊人。

惹得网友集体群嘲,自己的工作也怕是保不住了!

一句“阅兵是啥”点燃了火药桶

事情发生在阅兵日的前几天,甲方老板将一份名为《9月3号大阅兵》的策划文档发给了合作的设计公司。

这本应是一个难度不高的设计项目。

然而,合作方的设计师,在根本没有点开文档的情况下,便在群里抛出了一个令人错愕的问题:“大阅兵是什么?”

还没等甲方老板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这位设计师又紧跟着追问了一句:“是不是你们公司的誓师大会?”

这句追问,彻底点燃了导火索

面对老板的解释,设计师非但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恍然大悟或歉意,反而态度冷淡,理直气壮。他轻描淡写地表示,自己平时不关注这类事情,对大阅兵毫无兴趣。

这种解释非但没能平息事态,反而火上浇油

他强调自己“没有必要隐瞒”不知道这件事,言语间透着一种令人难以理解的傲慢。

他的同事或许是感觉到了气氛不对,曾试图打圆场,辩解说他工作太忙,天天对着电脑,所以没时间关注新闻。但这种辩解在众人看来,显得苍白而无力。

一个在南京工作多年,年纪也不算小的成年人,对即将举行的、举国关注的“九三大阅兵”一无所知,这本身就足够让人匪夷所思。

甲方老板的情绪彻底爆发了,她愤怒地在群里反问:“中国人还有不知道大阅兵的?”

老板的愤怒并非空穴来风。

一是作为乙方的设计师,连甲方的基本要求文档都没看就随意发问,这是极不专业的表现。二是更让她无法接受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竟然对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九三大阅兵闻所未闻。

工作失职还是三观有问题

设计师的行为,被许多人打上了“逆天”和“离谱”的标签。

有人质疑,他究竟是真不知道,还是在故意装傻,无论动机如何,他在职业层面上的失职是显而易见的。

一个合格的设计师,尤其是从事商业设计的人,对社会热点和公共信息保持基本的敏感度,本就是职业素养的一部分。

广告设计行业,本就是与社会大众沟通的桥梁,一个与社会信息严重脱节的设计师,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职业风险。

“九三大阅兵”并非小众信息,在活动筹备阶段,各大媒体就已进行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和报道,早已成为一个全民性的公共话题。

当设计师仍然继续追问什么是大阅兵时,他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已经超出了“无知”的范畴

网络上,诸如“吃着中国饭,砸着中国的锅”之类的尖锐评论,也开始指向这位设计师,直指其态度背后隐藏的,是对国家和民族情感的漠视。

合同拦得住解约拦不住人心

面对设计师如此顽固且缺乏尊重的态度,甲方老板明确提出,要拒绝与这位设计师合作。

然而,商业合作的复杂性在于,它往往被一纸合同所束缚

由于合同关系的限制,她无法立即终止合作。但这并不代表她选择了妥协或原谅。她将后续的项目对接工作全部转交给了自己的下属,并且公开表示,待合约期满后,绝不会再与这家设计公司续约。

这个决定,得到了网友们的支持。

事件引发的,是一场关于信息时代下公民责任与职业底线的大讨论。人们开始反思,在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红利时,是否也应承担起对国家历史与集体记忆最基本的尊重与了解。

9月4日,那位设计师终于在工作群里公开发表了道歉声明。

随后,他也被其公司调离了这个项目。这次事件,无疑给她上了沉重的一课。

结语

这场风波看似源于一句无心的提问,实则映照出个体认知与社会共识之间出现的巨大鸿沟。它提醒我们,有些常识,之所以是常识,是因为它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和共同情感。

“九三大阅兵”的象征意义,远不止于一场盛大的仪式。它是对历史的敬畏,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在一个信息渠道如此发达的时代,声称自己完全与如此重大的公共事件隔绝,无论如何都难以令人信服,更无法成为职业失当的挡箭牌。

参考抖音:个人账号——v小v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8

标签:财经   气人   恶果   南京   离谱   设计师   言论   工作   甲方   老板   职业   社会   信息   态度   集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