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里的张泽群,还是站在春晚舞台上那个精神抖擞的主持人。
文 | 竹里
印象里的张泽群,一直是站在春晚舞台上,那个精神抖擞的主持人。但今天张泽群的一条短视频登上热搜,视频中的他,让网友有点不敢认了。
4月14日,张泽群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一段视频,他身着深蓝色Polo衫,手持北京市养老卡通过闸机,与普通游客无异。他站在颐和园的大门口说:“颐和园,1983年我18岁时第一次来北京的公园,就是颐和园。今天,我要凭这张卡享受逛公园的自由。”
视频配文“童年春晚主持人竟已到用敬老卡的年纪”,瞬间点燃全网怀旧情绪。张泽群出生于1965年4月14日,游园这天,他刚好60岁生日。网友直呼,时光匆匆,不敢相信,曾经的帅小伙也两鬓斑白了。
截至发稿,话题阅读量突破3亿,超20万网友参与讨论。这场看似寻常的“年龄曝光”事件,意外撕开了中国电视黄金时代的记忆封印。
1
18岁那年,
张泽群第一次来北京
一直以来,张泽群鲜少在媒体露面,最近一次被大家广泛关注是2025年1月份。张泽群曾晒出与朱军、周涛、董卿的同框照,并配文“我们一同走过从前”,瞬间勾起无数观众的回忆。张泽群透露,私下里,他们经常聚会,看着这些照片,仿佛回到了他们在央视共事的黄金年代。
张泽群的人生轨迹,几乎复刻了中国电视行业的激荡三十年。
公开资料显示,张泽群,1965年4月11日出生于河南郑州,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张泽群从小就喜欢文艺,是学校里的文艺积极分子。17岁时,他知道自己成绩不好,可能考不上大学了,本想着尝试“招飞”,但因为第一次体检就不合格未能成功。
后来,他的班主任拿着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招生通知找到他,开启了一段精彩的人生。
时间倒回到张泽群第一次来北京游颐和园那年。
1983年5月,张泽群18岁,从郑州到北京,为的是去北京广播学院参加面试。张泽群记得,当时父亲买了一张火车卧铺票和一张硬座票,父亲坐卧铺,他去了硬座车厢。次日早上到达北京,张泽群看着北京长安街上宽阔的马路,被深深震撼了。
正值改革开放初期,张泽群暗下决心,一定要到北京上大学。
1985年,张泽群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彼时的广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与央视形成紧密的“输送-接收”体系。1991年,张泽群以专题片《山碑》编导身份进入央视,其策划的《十二演播室》成为“70后”“80后”的文化启蒙窗口。
2005年,他首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与周涛、朱军等组成“新老交替”阵容,标志其进入央视一线主持人序列。2005年至2011年他连续7次主持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2009年获得金话筒播音主持作品奖。
2
“年龄震撼”,
恰是央视主持人的转型缩影
张泽群一直相信天道酬勤,在人生路上也不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1987年夏天,张泽群大二暑假,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到河北涉县调研。在那里,他看到农家子弟在高考独木桥下的悲凉心境,思考是否有职业教育与高考制度相辅助的可能,写了近万字的调查报告《敢问路在何方》。
当年暑假,他在郑州火车站录音采访了因学习不好被父亲打出家门的流浪少年。
回到北京后,他把录音采访和调查报告,投稿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有影响的栏目《午间半小时》。半个月内,《午间半小时》相继播发了他采写的两个专题,不仅是在广播学院,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引起重视,央广的《青年之友》栏目,邀请他去当特邀节目主持人。
2021年,河南郑州暴雨灾情牵动人心,许多公众人物纷纷捐赠。张泽群就是其中之一。从张泽群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捐赠证书可以看出,他为自己的家乡捐赠了21.7万元。他还曾主持农运会、黄帝文化论坛等家乡活动,办公室常备胡辣汤料包被戏称“镇台之宝”。
2023年10月7日,张泽群发微博称实名举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外包,一度登上热搜。张泽群在评论区补充说:“12368是诉讼热线,是司法体系的重要环节,不应是第三方呼叫中心该做的。朝阳区法院外包该司法工作,无法律意识,失职失察。”
这一次,张泽群引发的“年龄震撼”,恰是央视主持人群体转型的缩影。比如,康辉vlog展示新闻联播后台,暴露“藏手机”“补妆”细节;撒贝宁在综艺中自嘲“芳心纵火犯”,打破法治节目主持人刻板印象;李思思离职后直播带货,坦言“走出演播厅才看见真实人间”。
一位网友在张泽群微博下的留言:“感谢您用30年陪伴我们长大,现在轮到我们守护这个正在变老的世界。”
资料来源:剥洋葱、封面新闻、豫见
更新时间:2025-04-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