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祭出关税威胁之后,欧盟也放出反制大招。
当地时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在当天召开的会议上,公布了一份长达202页的对美反制清单,其中包含了飞机、汽车、威士忌等价值720亿欧元的商品。
对此,7月15日,德国总理默茨表示,美国不应该“低估”欧盟对美关税采取反制措施的决心。
大家知道,7月1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亮出了他发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墨西哥总统辛鲍姆的关税通知信,其中明确显示欧盟将面临30%的新关税。
换句话说,欧盟这份新关税反制清单,就是在向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表示抗议。
不过,虽然公布了新关税反制清单,但欧盟依旧强调他们仍然希望和美国达成协议,只有在双方谈判失败的情况下,这些反制措施才会起效。
而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所有新公布的关税都将于8月1日起开始征收,因此美欧其实仅剩不到15天的谈判时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欧盟这份反制清单也可以视为他们在最后期限里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那美欧能否在最后期限里达成交易?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不管特朗普还是欧盟,他们最终的目的都是想就关税达成交易。
根据此前报道,早在6月27日,特朗普就抱怨过欧盟“非常难搞”,称美欧谈判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同样强调美国不会停止与欧盟谈判。
所以特朗普声称要对欧盟征收30%关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施压的手段。
也正因如此,欧盟才会强调,只有在美欧无法达成协议的情况下才会实施反制。因为欧盟清楚,作为其2024年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地,落实对美关税反制无疑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事实上,除了上文提到的720亿欧元的反制清单外,今年4月份,也就是特朗普刚刚公布“对等关税”时,欧盟也放出过一份反制清单,表示要向价值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最高50%的关税。
也就是说,欧盟对美反制清单的商品总价值其实已经达到了930亿欧元。
如果将这近千亿欧元的反制清单一一落实,不仅美国市场将受到冲击,欧盟乃至全球经济都将受到影响,因此还是那句话,欧盟这份反制清单更像是一种威慑手段,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落地。
此外,曾有媒体爆料,欧盟愿意接受美国 10%的基准关税,但作为接受基准关税的交换,欧盟希望美国能降低在药品、酒类、半导体、飞机等关键领域的关税税率。
从这个角度来讲,现在就看美欧能否在关键领域商品达成交易,而这个有可能达成的10%的基准关税方案,或许就是目前能够实现美欧“双赢”的办法。既让特朗普有台阶下,实现其征收“对等关税”的诺言,又能让欧盟避免被征收30%的高额关税。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欧盟公布对美反制清单之际,7月16日,经中国外交部证实,中方取消了对2021年被制裁的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的限制措施。
根据中方的说法,这是中欧双方共同商定的结果,目的是想通过“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来进一步推动中欧关系的发展。
显然,在特朗普关税威胁的不断逼迫下,中欧正在越走越近。
#美欧贸易##中欧关系#
更新时间:2025-07-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