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倾泻!上海一小区20多户人家集体被“击穿”,还有更令人崩溃的

强降雨本是自然现象,却可能成为老旧小区居住安全的 “试金石”。2025 年 9 月 13 日晚间,上海突发强暴雨,浦东周浦镇上南路 7943 至 7947 号小区遭遇大规模漏水事件,3 个单元楼栋从顶层 6 楼到 2 楼的多户居民生活陷入混乱。近三周时间里,居民们在积水浸泡、家具受损的困境中等待解决方案,物业与居委会的回应未能平息疑虑,直到属地城建部门介入,才让这场水患的解决看到希望。如何尽快修复房屋、恢复正常生活,成为该小区 28 户受影响居民最迫切的诉求。

暴雨突袭:6 楼居民家中积水漫过地面,连夜搬离

9 月 13 日的上海,傍晚时分天空突然阴沉下来,紧接着狂风裹挟着暴雨倾盆而下,雨点砸在窗户上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短短半小时内,路面就出现了明显积水。居住在周浦镇上南路该小区 6 楼的闵女士,起初并未在意这场暴雨,直到晚上 8 点左右,她突然听到客厅传来 “滴答” 声 —— 抬头一看,屋顶角落正不断往下滴水,而且水量越来越大,很快就形成了细小的水流。

“我赶紧拿盆去接,可没一会儿,水盆就满了,水顺着盆沿往下流,地面很快就积起了水。” 闵女士回忆道,她和丈夫赶紧找来所有能装水的容器,桶、盆、甚至洗菜篮都派上了用场,可雨水像是失控的水流,从屋顶的多个缝隙中倾泻而下,根本来不及接。不到一小时,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的地面都被积水覆盖,水深最深处达到 10 厘米,漫过了拖鞋的鞋底。

“床的床垫被水泡得发胀,沙发的布艺面料吸满了水,一坐一个坑;衣柜底部的衣物也被渗水浸湿,拿出来时能拧出水来。” 闵女士一边用手比划着当时的积水高度,一边无奈地说,“我们夫妻俩连夜用桶舀水,从晚上 8 点忙到凌晨 2 点,光舀出来的水就装满了二十几桶,倒在楼下的下水道里,都能听到‘哗哗’的水流声。可积水刚舀出去一点,新的雨水又渗进来,根本清理不干净。”

由于担心房屋结构受损,也害怕夜间再发生更严重的漏水,闵女士一家不敢在家中居住,只能带着简单的衣物,临时去附近的宾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他们回到家中发现,积水虽然有所减退,但墙面已经被水浸得变了颜色,白色的墙皮出现了深色的水痕,有的地方甚至开始脱落,露出里面的水泥层。为了避免家具进一步受损,闵女士只能联系搬家公司,将家中的床、沙发、衣柜等大型家具全部搬离,暂时租了一套房子过渡。

“好好的家变成这样,我们也不知道该找谁解决,只能先这样将就着。” 闵女士说,小区建成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之前也经历过不少次暴雨,但从来没有出现过如此严重的漏水情况,这次的意外让她既焦虑又无助。

同住在 6 楼的其他居民,也面临着和闵女士相似的困境。一位居民表示,他家的漏水情况集中在卫生间和厨房,“厨房的抽油烟机管道和屋顶的接口处,水顺着管道往下流,流到橱柜里,把里面的米、面都泡坏了;卫生间的吊顶更是被水泡得往下塌陷,用手一碰,石膏板就往下掉渣。” 为了防止漏水情况恶化,这些居民只能用塑料布将屋顶盖住,再用胶带固定,但效果甚微。

渗漏蔓延:水患从顶楼波及 2 楼,28 户家庭受影响

6 楼的积水不仅让顶层居民苦不堪言,还顺着建筑结构的缝隙、楼板的管线接口等位置,不断向下渗透,5 楼、4 楼、3 楼,甚至 2 楼的居民家都未能幸免,整个楼栋的居民都被卷入了这场水患之中。

居住在 5 楼的毛女士,事发当晚并不在家,正在外地出差。晚上 10 点左右,她接到了 6 楼邻居发来的视频 —— 视频里,她家中的客厅天花板上有多处渗水点,雨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滴,地面上已经积起了一层薄薄的水膜,沙发、茶几的边缘都被水浸湿;卧室里,床单和被子也因为漏水变得潮湿,颜色明显变深。

“看到视频后,我心里特别着急,赶紧联系住在同小区的亲戚,让他们帮忙去家里清理积水。” 毛女士说,亲戚赶到时,家里的积水已经漫到了脚踝,亲戚们只能用拖把、抹布一点点清理,忙了一整夜,却始终无法阻止雨水继续渗漏。“第二天我赶回家时,推开门就闻到一股潮湿的霉味,墙壁上的壁纸因为泡水起了翘,用手一撕就掉;书架上的书籍也被渗水浸湿,纸张变得皱巴巴的,有的甚至粘在了一起。”

相比 5 楼,2 楼居民刘阿婆家中的漏水情况相对较轻,但也让这位 70 多岁的独居老人十分不安。刘阿婆的家位于单元中间位置,可能受渗漏路径的影响,进水主要集中在阳台和卫生间的角落,地面没有形成明显积水,但墙面上还是留下了不少深色的水痕。

“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听到阳台有‘滴答’声,起来一看,阳台的天花板在往下滴水,我赶紧拿个盆放在下面接。” 刘阿婆说,她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没办法像年轻人一样处理积水,只能眼睁睁看着水在地面上蔓延。更让她担心的是,同楼层两侧的住户情况比她严重得多:“左边那家的厨房积水都快到脚踝了,女主人一边清理积水一边哭,说刚买的新冰箱底部都被水泡了;右边那家的卧室天花板漏得厉害,被子和床垫都湿透了,他们一家人只能在客厅打地铺睡觉。”

据刘阿婆统计,整栋楼一共有 28 户居民,除了极少数几户因为位置特殊、建筑结构相对完好未受影响外,绝大多数居民家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水或渗水情况。“大家都在微信群里讨论,有的说要找物业,有的说要找居委会,可一直没人给出明确的说法。” 刘阿婆无奈地说,她最担心的是房屋安全,“房子这么老了,漏水会不会导致墙体开裂?我一个人在家,要是再出点别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找谁帮忙。”

三周等待:物业无实质行动,居民疑问难获解答

从 9 月 13 日漏水事件发生,到居民们向媒体反映情况时,时间已经过去了近三周。在这三周里,受影响的居民们多次联系小区物业和居委会,希望能尽快查明漏水原因并进行维修,但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我们第一次去找物业的时候,物业工作人员说‘会尽快派人去查看’,可等了两天,也没人来。” 一位居民说,第二次去物业时,工作人员又说 “需要向领导汇报,等上级部门的指示”,还是没有给出具体的时间节点。直到第三周,物业才派了一位维修人员到居民家中查看,但也只是简单看了看漏水情况,没有进行任何检测,更没有提出维修方案。

“维修人员说‘可能是屋顶防水坏了,但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排查’,可之后就再也没有下文了。” 居民们无奈地说,这三周里,大家只能自己想办法处理家中的积水和受损物品:有的居民用除湿机烘干潮湿的家具,有的居民请工人修补受损的墙面,还有的居民因为担心房屋安全,一直不敢在家中居住,只能在亲戚朋友家暂住。

“我们每年都按时交物业费,现在出了问题,物业却不管不顾,这让我们很失望。” 一位居民气愤地说,他曾在物业办公室看到墙上挂着 “物业服务承诺”,上面写着 “及时处理业主报修问题”,可实际情况却完全相反。

随着时间的推移,居民们对漏水原因的猜测也越来越多。其中,不少居民认为,可能是楼顶的天沟出现了阻塞。“楼顶的天沟是用来收集雨水并通过落水管排出的,要是长时间不清理,肯定会堆积落叶、灰尘、塑料袋这些杂物,时间长了就会堵塞排水口。” 一位有着多年居住经验的居民分析道,“这次暴雨强度大,雨水排不出去,就会在天沟内积聚,压力增大后,就会冲破屋顶的防水结构,渗入居民家中。” 他认为,物业没有定期对天沟进行维护清理,才导致了这次事件的发生。

原因争议:居民猜测与居委物业解释的分歧

面对居民们关于 “天沟阻塞导致漏水” 的猜测,小区居委会和物业方面明确予以否认,并给出了另一种解释 —— 此次漏水事件是由于暴雨期间瞬时雨量过大,楼顶天沟的落水管排水速度跟不上雨水汇集的速度,导致雨水在天沟内倒灌,最终渗入居民家中。

浦东新区公元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苏晓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9 月 13 日的暴雨属于突发性强降雨,根据气象部门的数据,当天傍晚的小时降雨量达到了 50 毫米以上,短时间内汇集的雨水量非常大。楼顶天沟的落水管是按照常规雨量设计的,直径和数量都有限,面对这种瞬时大量的雨水,排水速度根本跟不上,雨水没办法及时排出去,就只能在天沟内积聚。”

苏晓敏介绍,漏水事件发生后,由于天色较暗且雨势较大,工作人员无法及时到楼顶查看情况。直到第二天早上 6 点,雨势变小后,居委会和物业的工作人员才一起到楼顶对天沟和落水管进行了检查。“我们仔细查看了天沟内部和落水管的入口、出口,发现基本没有杂质堵塞的情况,落水管是畅通的。当时天沟内还残留着少量积水,深度大概在 5 到 10 厘米,最高的时候可能达到了 10 厘米,这么多积水长时间积聚,就从屋顶的缝隙渗进了居民家里。”

然而,居委会和物业给出的 “瞬时雨量过大导致漏水” 的解释,并没有得到居民们的认可。不少居民提出了疑问:如果真的是瞬时雨量过大,为什么同一区域其他小区没有出现类似情况?

“我们小区旁边的两个小区,和我们同属一个居委会管辖,同样经历了那场暴雨,人家的楼栋就没有漏水。” 一位居民说,其中一个小区建成于上世纪 70 年代末,房龄比他们小区还要大十多年,而且该小区的楼栋屋顶同样采用了预制板结构,与他们小区的建筑结构基本一致,“都是一样的暴雨,一样的建筑结构,人家都没漏水,怎么就我们小区出问题了?这显然不是单纯的‘瞬时雨量过大’能解释的。”

质疑升级:邻小区无渗漏,回应逻辑引困惑

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居民们还特意去旁边的小区了解情况。结果发现,这两个小区不仅没有出现漏水情况,甚至连底层住户的地下室都没有积水。“我问了旁边小区的朋友,他们说那天虽然雨大,但楼顶的排水很顺畅,家里一点漏水的迹象都没有。” 一位居民说,这让他们更加坚信,自己小区的漏水问题,不仅仅是 “瞬时雨量过大” 那么简单,肯定是屋顶或者排水系统本身就存在隐患。

面对居民们的这一质疑,苏晓敏再次做出了回应,但她的回应却让居民们更加困惑。苏晓敏表示:“其他几个小区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所以我们初步判断,是瞬时雨量比较大导致的。” 这种看似矛盾的逻辑,不仅没有解答居民们的疑问,反而让居民们觉得居委会和物业在回避问题。

“人家小区没漏水,反而成了‘瞬时雨量过大’的依据,这根本说不通啊。” 居民们纷纷表示,他们无法接受这样的解释,希望相关部门能进一步深入调查,找出真正的漏水原因,而不是用这样牵强的理由搪塞。

“我们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只是想尽快解决问题,让我们能安心回家居住。” 闵女士说,她租的房子快到期了,要是小区的漏水问题还得不到解决,她都不知道该去哪里落脚。

属地介入:城建中心研判原因并给出维修方案

在居民们的反复诉求和媒体的关注下,记者联系到了属地浦东新区周浦镇城建管理中心。9 月 30 日,该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赶到小区现场,对漏水情况进行了实地查看和研判。

工作人员先是来到居民家中,仔细查看了漏水痕迹,询问了漏水发生的时间和具体情况,随后又爬上楼顶,对屋顶结构、天沟、落水管等进行了细致检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周浦镇城建管理中心副主任马俊向居民们说明了初步的研判结果。

“这个小区的房屋属于早期的售后公房,建成时间大概在 1993 年到 1994 年之间,楼栋到顶楼的部分采用的是预制板结构。” 马俊解释道,这种结构的屋顶在防水性能和排水设计上,与现在新建的房屋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 预制板之间的缝隙容易因老化出现开裂,防水涂层经过三十多年的日晒雨淋,也可能已经出现老化、脱落的情况,这些都会导致雨水渗入。

此外,马俊还指出,该楼栋的落水管设计也存在一定缺陷。“落水管是直接连接到地下排水系统的,没有额外的缓冲和分流设计。遇到强降雨时,地下排水系统可能因为水量过大出现倒灌,导致落水管排水不畅,雨水在天沟内积聚,进而渗入居民家中。” 马俊表示,结合现场查看的情况,此次逐层渗水的原因,一方面是落水管或地下排水通道存在不畅通的情况,另一方面是预制板屋顶的防水结构老化,两者共同作用,才导致了这场严重的漏水事件。

针对这一情况,周浦镇城建管理中心已经制定了具体的维修方案,并计划尽快开展施工。马俊介绍:“后续我们会对楼栋的屋顶进行全面的防水处理 —— 先清理屋顶表面的杂物和老化的防水涂层,然后重新铺设两层新的防水卷材,重点修补预制板之间的缝隙和之前发现的开裂处;同时,会对所有的落水管进行彻底的疏通,清理管内可能存在的堵塞物,还会在落水管与地下排水系统的连接处,加装一个缓冲装置,防止雨水倒灌。”

考虑到现有落水管的排水能力可能无法应对强降雨,马俊还表示,会在楼栋的另一侧新增一根落水管,扩大排水口的出水量,确保后续降雨时雨水能够及时排出。“新增的落水管会和原有落水管平行设置,分别连接到不同的地下排水通道,进一步提高排水效率。”

关于施工时间,马俊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我们已经联系好了施工队伍,近期就会安排进场。整个维修工期大概在 10 到 15 天左右,主要包括屋顶清理、防水施工、落水管改造等环节。按照目前的计划,预计在 10 月中下旬就能完成全部施工,让居民们尽快恢复正常的居住环境。”

听到这个消息,居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只要能尽快修好,我们就放心了。” 闵女士说,她已经开始准备搬回家的事宜,希望能早日回到自己的家中。

如今,小区里的居民们每天都会关注施工队伍的进场情况,有的居民还主动加入到监督行列,希望能确保维修质量。虽然这场漏水事件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属地部门的及时介入和明确方案,让居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维修工程的完成,这个老旧小区将重新恢复往日的平静,居民们也能回到安稳的生活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自上而下   上海   集体   小区   居民   落水管   天沟   积水   情况   屋顶   雨水   物业   雨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