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智慧:一个人变富,靠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死磕这3点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有些人每天工作16小时,人都累麻了,存款却比脸还干净;而另一些人,看似悠闲自在,财富却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比如,巴菲特老爷子,每天喝可乐、吃汉堡、看财报,90多岁了还在赚钱,身价千亿美金。而你呢?996、007,工资还没跑赢通货膨胀。

问题出在哪?

答案可能颠覆你的认知,在我研究了巴菲特的智慧后,我发现,变富的关键,从来不是努力,而是死磕3个核心点。

很多时候你以为的努力,可能只是“自我感动”。

为使更多人知悉巴菲特之真实实力,我来详细说说他的成就,他长期雄踞福布斯富豪榜,且在未及 50 年之期内将 100 美元增值至 720 亿美元。

步步高之老板段永平耗费 62 万美元与巴菲特共赴午餐,财富呈爆发式增长,黄峥亦同往,而后创立某多多,身价以亿计量。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死磕 “破局式人脉经营”

“在与人交往时,让对方感觉自己重要,这比你自己觉得重要要重要得多。” 卡耐基这句名言,为我们开启了 “破局式人脉经营” 的大门。

在大众传统认知里,人脉嘛,就是认识的人越多越好,各种社交场合都要去刷脸,觉得这样人脉就广了,财富自然就来了,但真正能变富的人,得死磕 “破局式人脉经营”,做社交圈里的 “异类”。

常规的人脉经营方式,往往只是浮于表面,认识的人多,但真正能为你带来财富机会、对你成长有实质性帮助的却寥寥无几,而破局式人脉经营,讲究的是深度和质量,与那些能启发你、助力你事业腾飞的人建立深层次连接,跳出无效社交的怪圈。

斯坦福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一个人赚的钱,12.5% 来自知识,87.5% 来自关系。但这里的关系,绝非泛泛之交,而是有价值、能深度互动的人脉。

就拿埃隆・马斯克来说,他在创业初期,并没有盲目地去拓展大量人脉,他专注于自己的电动汽车和太空探索事业,通过深入研究和创新实践,做出了一些成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些志同道合且在科技、投资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比如,他与 PayPal 的创始人彼得蒂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彼得蒂尔不仅在资金上给予马斯克支持,还在商业战略和思维上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马斯克没有陷入那种为了社交而社交的模式,而是凭借自己的专注和成果,吸引到了真正能帮助他实现财富增长的人脉。

他死磕 “破局式人脉经营”,在社交圈中以独特的方式脱颖而出,最终让特斯拉等公司取得了巨大成功,自己也跻身超级富豪行列。

接下来说一下普通人的实操动作。

首先,要专注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

只有自己有价值,才能吸引到有价值的人脉。

比如,如果你是个设计师,就努力提升设计水平,做出优秀作品。

其次,参加有针对性的行业活动,在活动中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成果,吸引志同道合、能对你有帮助的人。而不是盲目参加各种社交聚会。

最后,与有价值的人脉建立深层次连接,不仅仅是交换联系方式,而是要保持沟通,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死磕 “复利式成长思维”

“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年后你将进步一大截;每天退步一点点,一年后你将落后一大截。” 这句简单的话语,深刻揭示了 “复利式成长思维” 的力量,巴菲特就特别擅长这点,他的财富大部分都是50岁之后赚的。

在大众认知里,成长嘛,差不多就行,今天努力一下,明天休息一下,没有一个持续且长远的规划,就好比跑步,跑一天歇三天,觉得这样也能锻炼身体。

但真正能变富的人,得死磕 “复利式成长思维”,做自我提升路上的 “偏执狂”。

在财富积累过程中,成长就像滚雪球,前期可能进展缓慢,但随着时间推移,微小的进步不断积累,会产生巨大的复利效应。而那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成长方式,永远无法发挥出成长的最大价值。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提到,那些实现卓越发展的企业,往往都有一种持续改进、不断追求进步的文化,这种文化本质上就是复利式成长思维在企业层面的体现,同样适用于个人。

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为例,他并非一开始就天赋异禀到无敌。

在高中时,他甚至没有被校篮球队选中,但乔丹有着死磕 “复利式成长思维” 的决心,他每天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篮球技术,从投篮、运球到防守,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还注重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和领导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努力和坚持产生了复利效应。

从进入赛场开始,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实力,多次带领球队夺得总冠军,成为篮球史上的传奇人物。

可能会有人说:“每天都要进步,太累了吧?而且,有时候努力了也看不到明显效果,坚持不下去。” 复利式成长的关键就在于坚持,只要坚持下去,随着时间推移,效果会越来越显著。

普通人怎么落地呢?

首先,要制定清晰、可执行的成长计划。

比如,你想提升写作能力,就可以规定自己每天写 500 字,每周学习一种写作技巧。

其次,建立反馈机制,定期评估自己的成长进度。

可以通过对比自己不同阶段的作品、参加考试等方式,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

最后,保持积极心态,在看不到明显进步时,不要气馁,相信只要坚持,复利效应一定会显现。

死磕 “逆向创新突破”

“如果你想成功,就要学会打破常规,走与众不同的路。” 巴菲特这句话,为 “逆向创新突破” 指明了方向。

在大众常规思维里,创新嘛,就是跟着行业潮流走,大家都在做的创新方向,肯定没错,就好比大家都在生产智能手机,那就跟着做,觉得这样就能分一杯羹。

当大家都朝着同一个方向进行创新时,竞争会异常激烈,而且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而逆向创新,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往往能发现别人忽视的机会,开辟出全新的市场空间。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中指出,很多行业巨头最终走向衰落,就是因为过于依赖现有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忽视了逆向创新带来的颠覆性力量,那些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创新的企业,往往能实现弯道超车。

在智能手机市场初期,其他手机厂商都在追求手机功能的多样化,不断增加各种复杂的按键和功能,而苹果却反其道而行之,推出了 iPhone,以简洁的设计、流畅的用户体验和全新的交互方式,彻底颠覆了传统手机市场。

乔布斯带领团队进行逆向创新,从用户需求的本质出发,打破了当时手机行业的常规思维。

iPhone 一经推出,迅速风靡全球,苹果公司也凭借这一逆向创新产品,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公司之一,创造了巨大的财富。

给大家分享一些做到创新的步骤,大家对着做。


首先,要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可以通过做一些逆向思维的训练题、分析逆向创新成功案例等方式,锻炼自己的思维。

其次,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尤其是那些未被满足或者被忽视的需求。

从这些需求出发,寻找逆向创新的机会。

最后,要有勇气和决心去尝试逆向创新,不要害怕失败。在尝试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创新方案。

我是阿胖,靠读书、写作爆发式成长,一年多的时间从月薪3千到月入3万,分享我的成长思考,助你打破人生迷茫,少走10年弯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人脉   彼得   努力   复利   大众   社交   思维   智慧   财富   方式   时间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