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编辑|朝暮古今
2021年,57岁的聂海胜执行完神舟十二号任务,成为首位在轨100天的中国航天员。
当人们还在传颂他三次飞天的壮举时,这位“飞天将军”已于约2023年卸任航天员大队长,开始了退休生活。
没有惊天动地的太空任务,没有高强度的航天训练,聂海胜却把退休日子过成了另一种硬核模式.....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其实聂海胜的成长经历,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传奇。
1964年,他出生在湖北枣阳杨垱镇一个偏远又贫穷的小村庄,儿时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家里条件有限,学费都成了难题,有时候父母实在凑不出钱,只能把家里养的兔子送到学校,权当是他的学费。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聂海胜没丢了骨子里的韧劲,一直踏实努力地成长。
高中毕业那年,正好赶上空军招飞,聂海胜抱着“试一试也不吃亏”的想法报了名。

谁能想到,命运的惊喜来得这么突然——当他正顶着大太阳在田里割麦子,汗流浃背忙活的时候,县人武部的工作人员找上门来,告诉他被选上了!
当时手里还攥着镰刀、一脸憨厚的少年,恐怕怎么也不会预料到,这个偶然的选择,会让他未来三次遨游太空,成为万众瞩目的航天英雄。

进入空军部队后,聂海胜更是拿出了不服输的劲头,刻苦钻研飞行技术,先后驾驶过多种机型,安全飞行时长达到了1480小时,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军一级飞行员。
1989年,一场惊险考验突然降临:他驾驶的飞机在试飞过程中突发故障,发动机直接熄火,机身失控般向地面坠落。
千钧一发之际,聂海胜没有慌乱,反而沉着冷静地一次次尝试排除故障,直到最后一刻才按下弹射按钮,不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在落地后牢牢记住了当时各种关键的仪表数据。
这些宝贵的数据,为科研人员后续改装机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参考,聂海胜也因此荣立三等功。

1996年,国家开始招募首批航天员,已经在空军领域崭露头角的聂海胜,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这场选拔堪称“万里挑一”,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层层筛选,考核标准严到极致——不光有常规的身体检查,就连皮肤状态、牙齿健康、语言表达能力都要一一核查。
凭借着过硬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专业功底,聂海胜成功脱颖而出,成为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自从加入中国航天员大队,23年来聂海胜的训练就从没间断过。不管是高强度的航天专业训练,还是为保持状态的体育锻炼,他都坚持到底、毫不松懈。
也正因为这份坚持,这么多年来他的航天生理功能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骨骼代谢变化不大,心肺和心血管功能也一直维持在最佳水平,为一次次飞天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005年10月,聂海胜与费俊龙搭档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完成了我国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航天飞行的重大跨越,让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3年6月,他再次出征,担任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指令长,顺利实现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进一步验证了航天技术的可靠性。
2021年6月,已经57岁的聂海胜依旧老当益壮,第三次以指令长身份踏上征程,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
这次任务中,他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轨驻留3个月期间,还精心组织了空间站两次出舱活动,成为首位在轨时长突破100天的中国航天员。

卸任航天员大队长后,聂海胜可没闲着,反倒开启了人生的“新赛道”,把航天人的热情与担当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形象大使”,聂海胜立刻活跃起来,带着航天人的理念和信念走进各地。
校园成了他最常打卡的地方,讲台就是他的新“轨道”。当年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时,整个校园直接沸腾了!
师生们自发拿着鲜花、喊着口号迎接这位航天英雄,掌声和欢笑此起彼伏。

面对学子们千奇百怪的问题,从“在太空能看到流星吗”到“有没有遇到过外星人”,聂海胜都耐心细致地解答,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点燃年轻人对太空探索的好奇心,鼓励他们追逐科学梦想。
除了校园讲座,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都能看到他的身影。2024年,他现身武汉东湖边的航天文化艺术论坛,谈起自己的“航天梦”时感慨万千:“我的每一小步,都幸运地踩在中国航天的大步里。”

在科普之外,聂海胜还没放下自己的老本行,被国内某航天集团返聘为特邀技术员,继续参与新型航天装备的研发与测试。
要知道,他可是经历过三次不同类型航天任务的“老航天”,从最初的绕地飞行,到执行太空任务,再到长时间驻留天宫空间站,每一次飞天都积累了海量第一手经验。

这些亲身经历的细节,对装备改进来说价值千金。
就说神舟五号飞行器的改进项目,就采纳了80多项航天员的建议,而到他退役前,所有航天员提出的有效改进意见已经多达上万项。
这些建议不只是靠技术提升性能,更重要的是让科技真正贴合实践,让航天装备更符合航天员的实际需求。

褪去航天英雄的光环,聂海胜的退休生活也满是烟火气。
他把更多时间留给家人,买菜做饭、陪伴妻儿,尽情享受天伦之乐。妻子聂捷琳曾是一名护士,多年来一直默默支持他的航天事业,如今终于能和丈夫一起过上平淡安稳的日子。

从当年的放牛娃,到后来的飞天将军,再到现在的科普使者和技术顾问,聂海胜的人生轨迹始终围着一个核心转——把个人的梦想融入国家的发展。
就像他常说的那样,个人的成长永远离不开国家的进步,而他也用一辈子的行动,践行着这份与国家同频共振的初心。
信息来源:荆楚网——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特级航天员聂海胜:希望更多家乡青年人才一起逐梦九天
更新时间:2025-11-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