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大授衔,假如杨靖宇将军没有牺牲,能否被授予元帅军衔?

一提起东北抗联,有个人是绕不开的,那就是杨靖宇——抗联的精神支柱。可能你叫不全抗联其他领头人的名字,但杨靖宇将军的大名,绝对是如雷贯耳。

在那个冰天雪地、缺衣少食的艰难岁月里,他领着抗联弟兄跟敌人死磕,最后却没能等到天亮就倒下了。他就像黑夜里燃得最旺的一把火,硬是给东北百姓照出了点盼头。

作为抗战初期东北抗联的总司令,他这一辈子虽说短,但每一分每一秒都在为国家玩命,就算到了最后一口气,腰杆也没弯过。可惜啊,将军没能亲眼看到新中国成立。这时候就有人琢磨了:要是杨将军能活到1955年大授衔,凭他的本事,能评上元帅不?要弄明白这事,得先聊聊他是怎么一步步撑起东北抗联的。

临危受命赴东北,改名融入抗联魂

杨靖宇原名叫马尚德,河南汝宁人。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穷人家,爹妈却拼了老命供他读书。后来他考上了工业学校,正巧赶上全国工人运动闹得红火。

那时候马克思主义借着工人运动的东风广泛传播,不少进步人士不光自己站出来发声,还写了好多文章支持工人兄弟们。就是这些文章,点醒了不少像杨靖宇这样的年轻人,让他们慢慢靠拢了咱们党。

杨靖宇也成了觉醒青年里的一员,跟着加入了革命队伍,没多久就正式入了党。不过革命哪有顺风顺水的,他后来被敌人抓进大牢,不管敌人怎么威逼利诱,他硬是没松过口。最后还是同志们想办法,才把他救了出来。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被日军占了,东北军也撤到了关内。杨靖宇之前当过东北地区“反日总会会长”,对当地情况熟门熟路,组织上就把他派到东北,让他牵头组织抗日队伍,跟日本人对着干。

其实早在杨靖宇到东北之前,吉林磐石就有一支咱们党领导的游击队,领头的政委叫杨君武。这位杨政委在当地威望很高,不管是老百姓还是队伍里的人都服他。这支部队,是他把一些绿林好汉收编过来组建的。可后来杨政委负了伤,得去哈尔滨治病,组织上就安排杨靖宇接他的班。

可问题来了,游击队里的人都是跟着杨政委出来的,重情重义得很,对新来的杨靖宇压根不待见,觉得他是来抢位置的。杨靖宇一看这情况,就想了个招——改名。

当时好多老百姓只知道有个“杨政委”,却不知道他全名。杨靖宇改成“杨政委”,老百姓听着亲切,也愿意接纳他;队伍里的人一看,这人居然愿意改跟老政委一样的姓,觉得他是个顾全大局的汉子,也就慢慢放下了戒备。就这么着,杨靖宇顺利融入了队伍,开始了他在东北的抗日生涯。

孤军奋战守东北,林海雪原显忠魂

到了东北之后,杨靖宇心里就一个念头:把东北所有能抗日的力量拧成一股绳。那时候国民党的部队基本都撤光了,咱们党在关内的力量也伸不过来,杨靖宇和他的队伍等于是在孤军奋战。

他跑遍了东北各地,把地方武装、民间好汉都聚拢过来,还收编了那些不愿意撤入关内的国民党士兵。然后把这些人重新整编成正规部队,再跟原来的游击队合到一起,东北抗联就这么成立了。对当时的东北百姓来说,抗联就是黑暗里唯一的光。可这束光,打从一开始就面临着灭顶的风险。

国民党部队撤走后,蒋介石居然下令封了关内通往东北的路口,就是不想让抗联拿到一点支援物资,说白了就是想趁机把咱们党在东北的力量全除掉。没粮没枪没弹药,杨靖宇只能带着弟兄们自己想办法。他发动老百姓帮忙,一点点筹集物资,一边要顾着队伍的生存,一边还要跟日军拼杀,这样的苦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抗战打响了。为了帮关内的部队减轻压力,杨靖宇带着南满的部队疯狂开展游击战,把几十万日本关东军牢牢拖在东北,让他们没法南下增援。要知道,关东军可是日军里的精锐,一开始压根没把杨靖宇和抗联放在眼里,觉得随便就能捏死。

可他们想错了,杨靖宇领着弟兄们凭着对地形的熟悉,跟日军玩起了“猫鼠游戏”,好几次都把敌人的围剿计划搅黄了,一次次从绝境里闯了出来。不过抗联的日子始终不好过,日军全面占领东北后,杨靖宇甚至跟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但他从没放弃过,心里一直憋着股劲要找到组织。

1936年,他先后组织了两次西征,目的就是联系党中央,可最后都因为各种困难失败了。即便这样,杨靖宇也没垮,他总跟弟兄们说:“组织不会忘了咱们,抗战肯定能赢!”

血洒雪原英魂在,千古流芳励后人

可惜啊,敌人的坏点子太多,总有防不住的时候。1940年2月,东北的冬天冷得能冻掉耳朵,可杨靖宇的心比天气还冷——队伍里出了叛徒。

那时候抗联的物资本来就少得可怜,杨靖宇好不容易筹集到一点,都藏在好几个地方。叛徒把藏物资的地方全告诉了日军,物资全被捣毁了。紧接着,叛徒又带着日军来围剿抗联。

当时部队已经快没子弹、没粮食了,杨靖宇还是带着弟兄们硬拼。可日军人太多,攻势太猛,眼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杨靖宇下了命令:分散突围,能活一个是一个。

他自己则一个人留在密林里,拖着疲惫的身体跟几千名日军周旋了五天五夜。饿了就嚼草根、啃树皮,渴了就抓一把雪塞进嘴里。到最后,他还是被日军追上了。

日军想劝他投降,许了好多好处,可杨靖宇瞪着眼睛骂道:“狗汉奸!我是中国人,绝不会投降!”说完就端起枪跟敌人拼到了最后一刻,直到倒在雪地里再也没起来。

后来有人说,要是杨将军没牺牲,抗联肯定能发展得更壮大,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野战军说不定就是他牵头搞起来的。要是真能活到1955年大授衔,凭他的资历和战功,元帅的位置说不定就有他一个。

虽然将军没能看到胜利的那一天,倒在了林海雪原里,但他的精神一直活着。直到现在,提起杨靖宇这个名字,咱们心里都充满了敬意。他就像一座丰碑,永远立在中国人的心里,指引着我们往前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历史   军衔   元帅   将军   牺牲   日军   关内   队伍   部队   敌人   关东军   物资   叛徒   老百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