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万级美食博主乌啦啦在郑州金水区丰产路一家不足10平方米的“实惠小吃”店,花12元点了份“炒八掺”。三口下肚后,他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这段视频发出后,小店门口瞬间排起百米长队,无数食客慕名而来。原本低调的丰产路街道,就此成了外地游客打卡郑州味道的“宝藏地”。
(图片来源于大河报)
一份街头炒面,为何能让一座城“集体上头”?答案就藏在这条全长仅3.2公里的老街上:几十家坚守数十年的小店,把郑州人的一日三餐、四季冷暖,炒成了烟火气最足的“城市味觉名片”。
12元“炒八掺”:锅气里裹着郑州温情
“炒八掺”没有固定配方,全凭食材灵活搭配——凉皮、米皮、牛筋面、热干面、炒饼等主食任选,再加入面筋、豆芽、包菜等配菜,大火猛炒间,香气瞬间迸发。12元一份的定价本就实在,老板还特意说:“周末自动降1块,让打工人也吃得起。”
一句话道破“炒八掺”爆火的真相:不止是锅气十足的味道,更是郑州人对美食的坚守与藏在价格里的温情。它就像郑州饮食文化的缩影——用常见食材玩出巧妙搭配,既藏着老郑州人的家乡记忆,也裹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炒八掺
经典“六绝”老字号:老店里的郑州味道史诗
在丰产路,几家老字号小店凭着地道滋味,成了郑州人的“味觉地标”。郑州葛记焖饼是家经典老字号。这里的红豆粥熬得绵密香甜,招牌焖饼油润焦香,地道十足。三鲜伊府面汤鲜味美,面条爽滑,每一口都是传承多年的好味道。
萧记三鲜烩面是郑州人公认的烩面老字号。该品牌以鸡汤、骨汤、羊肉汤为汤底,遵循“滋养不过补、味美不过鲜、油香不过腻”的烹饪理念,主推三鲜烩面、羊肉灌汤包及豫菜等菜品,具有独特风味。
清宴逍遥镇胡辣汤总店主打逍遥镇胡辣汤,一口就能尝出老味道。汤稠得挂勺,胡椒辣得够劲,里面有牛肉片、面筋、粉条,喝一碗浑身暖透。豆沫也是一绝,撒满花生、芝麻、青菜碎,喷香不腻,配根刚炸好的油条,香到跺脚。
位于红专路与政七街交叉口向北100米路东的食味小馆,这家看似寻常的小店,菜单上却兼具鲁、豫、川“三系杂糅”,用跨界风味征服食客。店里的三道必点菜,鲜椒炝腰花用青红线椒的辛辣勾起食欲,辣子鸡麻辣中藏着鲜甜,烧海杂鱼是地道鲁味精髓。
马有才牛肉面的故事(财源大厦店)的招牌牛肉面,汤头用牛骨熬得清亮香浓,拉面能选九种粗细,二细最受欢迎,筋道爽滑,牛肉给得实在,蘸上辣油,一碗下肚特舒坦。
火荣宫廷桃酥王(总店)以中式传统糕点为主,刚出炉的糕点香能飘出半条街。招牌宫廷桃酥金黄油亮,咬一口酥到掉渣,甜而不腻;老式鸡蛋糕蓬松绵软,蛋香醇厚。这家开了多年的老店,凭一口实在风味,让街坊们排队成了常态。
新派豫味:老街道的“青春食光”
除了老味道,丰产路也藏着不少新派馆子,为这条老街添了几分“青春气息”。因味疆来新疆小馆(红专路店),店面环境透着西北风情,一进门就闻到孜然的香气。酥皮烤包子外皮烤得金黄焦脆,沙湾大盘鸡分量扎实,鸡肉嫩而不柴,还有新疆手抓饭、红柳大串、特色油包肝、自制酸奶......一口就穿越到天山脚下。
在东明路与红专路交叉口东南角这家藏着地道风味的清真好店—牧荣烙馍村·清真,招牌小炒黄牛肉鲜辣够劲,牛肉滑嫩不柴;北京烤鸭外皮油亮酥脆,香而不腻;烙馍卷撒子是桌桌必点,现烙的馍软韧有嚼劲,裹上咸香的撒子,一口回到小时候的味道。
隐匿于闹市的后宅餐厅是城市里难得的静谧一隅。空间以优雅简约为基调,线条利落却不失温度。从午后茶歇到正餐盛宴,后宅以环境、私密与美味,承包你对惬意食光的所有期待。
老友记打边炉(丰产路店)不重油重辣,专走清淡养生路子——慢火熬出的汤底清润鲜甜,只为衬托食材本味。特色炭火慢煨,让砂锅始终保持咕嘟状态。食材讲究新鲜,涮煮后裹着原汁原味的汤香。约上三五好友围炉而坐,在咕嘟冒泡的暖汤里,吃的是粤式打边炉的精致,品的是老友小聚的惬意。
武汉名吃(经一路店)这家店是品尝地道湖北风味的绝佳去处。招牌热干面麻酱醇厚,香气扑鼻;爆炒鳝片与爆炒牛蛙锅气十足,鲜辣过瘾;粉蒸肉软糯入味,大肠锅仔暖心暖胃。这里没有花哨的装潢,却以扎实的菜品和实在的分量,成为了许多食客心中的宝藏小店。
位于林科路川菜的私藏好店阿毛老川菜。风味茄子、毛血旺、辣子鸡、回锅肉——闭眼点,道道都是硬菜。酥脆、鲜辣、干香、醇厚,一盘一味,不玩虚的。吃川菜,来这儿就对了。
地道小吃:巷陌里的郑州“舌尖记忆”
丰产路的巷子里,还藏着不少让人难忘的地道小吃,一口就能勾出郑州人的味蕾记忆。一家人(东明路店)手工小米凉皮是桌桌必点,米香浓郁、筋道爽滑,料汁酸辣够味;酥不腻烤鸭外皮金黄酥脆,鸭肉鲜嫩多汁,卷饼裹着葱丝黄瓜,香而不腻;茶油秘制炒鸡鲜辣过瘾,鸡肉紧实入味,茶油的清香中和了辛辣。不用繁复技法,只凭地道食材与用心烹饪,以新豫菜为魂,把家常滋味做出新意。
位于经一路与红专路交叉口向东50米路北的老洛阳面馆(红专路店),招牌糊涂面里,黄豆、青菜、面糊熬得黏糊糊,暖乎乎一碗下肚,熨帖又管饱;焦炸丸子外酥里嫩,空口吃喷香,泡进汤里吸足滋味更绝;连汤肉片酸辣开胃,肉片滑嫩,配菜丰富,汤鲜得能喝光。没有花架子,全是老洛阳的家常味。
月亮米砂锅麻酱米线(东明路店)招牌麻酱米线是重头戏,砂锅熬煮的汤底鲜醇,米线滑溜筋道,浇上浓醇麻酱拌匀,香得直冒热气。搭配的小吃也毫不逊色:酸辣面鱼滑嫩开胃,肉夹馍外皮焦脆内馅多汁,涮牛肚浸满红油麻酱,还有解腻的糖水清甜爽口。
位于东明路与农业路交叉口向北150米路西的匠丁牛肉汤(东明路店),招牌洛阳牛肉汤醇厚鲜香,手抓大骨头肉质软烂分量足,炝锅烩面更是筋道暖胃。这里还有丰富的凉菜炒菜和美味烧烤小吃,选择多样。无论是简餐还是朋友小聚,这里浓浓的烟火气都能满足你。
这些一家家藏在丰产路街道极具郑州烟火味道的小店,早已不只是吃饭的地方,它们见证了老郑州人的饮食日常,装着郑州的味觉记忆。这些小店的魅力不仅在于味道,更在于那份人间真情。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