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聊胡辣汤,实在不像个文化工作者

1.

这几天在网上总是刷到某明星聊胡辣汤的话题。

作为河南人,这新闻看了啥感觉?

生气?有点,但觉得没必要跟他置气。说实话,我属实是看笑了。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某明星能说出以上的言论,只能说文化素养亟待提升。

2.

网上很多人传歪了,以为他说的是哪个胡辣汤好喝,或者哪个胡辣汤正宗的问题。

注意审题,他的言论核心在好喝不好喝,正宗不正宗吗?

不!

他用的词语是:“是”和“不是”

等于他直接给胡辣汤下定义了: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是胡辣汤,河南的胡辣汤不是。

这才是问题所在。

如果他说“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比河南的胡辣汤好喝”,那只是个人口味问题,没人会在意。

或者“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比河南胡辣汤更正宗”,这样的言论会引来很大争议,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最正宗”的小吃,只能说他太夸张了。

但他偏偏说“西安的肉丸胡辣汤是真正的胡辣汤,河南的不是”。

这就属于纯没文化了。

咱就先不谈什么历史渊源了,就光说“名字相似”这个问题。换个情境,小布什说“我才是真正的布什,老布什不是。”这像话吗?

如果觉得西方的名字重复太多,再举个例子,韩信(韩王信)说自己是真正的韩信,淮阴侯韩信不是。

额……韩信的例子某明星可能不懂,那么如果陕西有个人叫陈睡,河南也有个人叫陈睡,河南的陈睡说自己是真正的陈睡,西安那个不是,西安的陈睡会高兴吗?

3.

我说他缺少文化,除了用语的严谨,还有个角度,是命名的习惯。

西安肉丸胡辣汤和河南胡辣汤到底有没有联系?网上有说肉丸胡辣汤是在河南胡辣汤基础上,根据本地口味改良的。

关于这一点,我没查到官方记载,为了严谨一些,暂且不展开叙述。

只从“命名”的角度来看,是有先后顺序的。

肉丸胡辣汤,多了个前缀

什么时候需要前缀?

举一些耳熟能详的例子,小诸葛、小李广、赛貂蝉、赛西施,为什么这么命名?因为包含前缀的词,一般是脱胎于前缀后的词,或者与前缀后的词比较相似。

我说王力宏,大家都知道是谁,那么西虹市王力宏呢?看过那部电影的马上就能明白。

所以,从命名方式来看,先有胡辣汤,才有肉丸胡辣汤。

做一个大胆的猜测,西安肉丸胡辣汤怎么来的?上边说的“改良”是一种可能性。

还有一种可能,西安以前有这种美食,但不叫现在的名字,后来有河南人带着胡辣汤去开店了,有人发现两种美食有相似之处,于是也给自己的美食取了个相似的名字。

另外,我还听过一种说法,西安的肉丸胡辣汤,准确名字是“肉丸糊辣汤”,就是因为跟胡辣汤不是一种东西,为了区分使用的不同的字。

不管怎么说,以上几种可能,都指向一件事:“肉丸胡(糊)辣汤”这个名字,要晚于“胡辣汤”。

因此,从命名习惯的角度,再次证明某明星那些言论,实在是没文化。

4.

最后提醒一句,作为公众人物,在这个网络发达的年代,说话的时候,还是注意些吧。有些话,需要过脑子,否则一不小心,就演变成舆论风波。

别忘了,盯着你的眼,无处不在。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5

标签:美食   工作者   文化   肉丸   西安   河南   前缀   好喝   名字   言论   明星   正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