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劝告:天热宁可每天打牌,也别做这3件事


天一热,人就容易出事,特别是那些看起来身体挺好的人,倒下就再也没起来。

夏天不是越动越健康,有时候越动越危险

每年一到盛夏,医院急诊科总会多出不少中年男子,倒在公园晨练的跑道上,或者太阳底下挥汗如雨地搬完一车砖后突然抽搐、昏迷。很多人心里纳闷:平时身体挺硬朗,怎么说没就没了?

这类情况里,最常见的原因就是猝死。在医学上,它指的是人在24小时内突然死亡,很多时候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猝死并不是只有老人才会碰上,越来越多40多岁、50出头的人也成了高危人群。

特别是天气越热,出问题的人就越多。2023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的数据就显示,高温天里心脑血管猝死的接诊量比平时多出三成。热天不是闹着玩的,真要命。


炎热天气里,这三件事最容易让人倒下

很多人喜欢在清晨出门跑步,觉得早起锻炼是养生的表现。可夏天的清晨,空气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清新,尤其是城市里,夜里排的尾气、灰尘都还没散开。再加上气温上升得快,剧烈运动会让心脏负担骤增,血压一下飙高,心跳乱跳,就容易出事。

还有些人为了省电不开空调,靠喝冰水、冲冷水澡来降温。这种做法看似降温快,其实对身体是个大刺激。尤其是年纪大的人,血管调节能力差,猛地一冷一热,血管像橡皮筋一样收缩、舒张,容易导致血压波动,引发中风或心梗。


再有就是白天顶着太阳干重活。很多农村和工地的师傅们,图个时间早、凉快,天一亮就干活,结果太阳一晒,汗如雨下,喝水又不够,体内电解质紊乱,脱水加中暑,心脏缺血缺氧,倒地就没了。

为什么热的时候更容易猝死?

人就像个“恒温箱”,身体一直想维持一个稳定的温度。天气一热,身体就得拼命散热,出汗增加,血管扩张,心跳加快。心脏这时候就像个加班加点的“老工人”,越热越累,越累越容易罢工。


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这些基础病的人,血管本身就不灵活,一旦气温升高,血压、心率波动大,血粘稠度升高,心脏供血就可能跟不上,心肌细胞一缺氧,就可能出现心律紊乱,轻则晕倒,重则猝死。

很多人觉得出汗多就是锻炼好,其实大量出汗会带走体内的钾、钠等电解质,就像手机掉了信号,心脏的“电路”容易出错。特别是低钾,对心律的影响特别大,严重时可能出现心室颤动,也就是“乱跳”,再也跳不回来了。

表:夏季猝死相关诱因及表现

身体其实早就给了信号,可惜很多人没在意

人不会突然倒下不出声,身体总会提前“打招呼”。比如最近老觉得走几步就喘,晚上平躺心口发闷,或者早上起床时头重脚轻,这些都可能是心脏在吃力。

还有一种情况特别危险,那就是心绞痛。很多人以为心脏病一定会胸口剧痛,其实不然。有些人会觉得后背发紧、左臂酸麻、下巴发胀,这些“绕着弯儿”的疼痛,才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特别是晚上睡觉时胸口闷醒,或者清晨起床时胸口一紧,动一下就缓不过来,这时候千万别扛着,应该立刻去医院做个心电图,别等到彻底倒下才后悔。


为什么说“打牌”比锻炼安全?

有人问,那夏天就不能运动了吗?当然不是。但得选对时间、选对方式。比起清晨空腹跑步,在家里或树荫下坐着打打麻将、下下象棋,反而更安全。人动脑、说话、活动手指,既能保持活跃,又不会让心脏太累。

打牌还可以防孤独。研究发现,孤独感强的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哪怕是每天跟邻居唠嗑,也比一个人闷头锻炼强。情绪稳定、人心舒畅,身体自然少出问题。

不是鼓励天天坐着不动,而是要根据天气和身体情况调整活动。天热的时候,早上7点前或晚上7点后,慢慢散步、做做广播操,出点微汗就行。别把自己当成20岁的小伙子,该歇就歇。


吃饭也能“救心脏”,别再吃错了

有些人天热没胃口,一口饭都不想吃,整天靠冰西瓜冰可乐过日子。结果不仅肠胃出毛病,心脏也吃不消。血糖一低,心脏营养不足,跳起来就不规律。

还有人喜欢大鱼大肉,特别是肥牛五花肉吃得不亦乐乎。这些高脂食物会让血液变得“浓稠”,血脂高了,血管堵的风险也随之上升。血管堵了,心脏就缺血,随时可能“熄火”。

想让心脏少受苦,餐桌上最好多放点黄豆菠菜西红柿。这些食物富含钾、镁、维生素C,对心脏电信号的传导有帮助,还能减轻心肌的负担。吃饭时也别吃太咸,咸菜、腊肉、咸鸭蛋这些别老端上桌。


不光是老年人,中年人才是高危人群

很多人以为猝死是老年人的事,其实中年人才是“高发户”。40岁到60岁这段时间,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睡眠少、情绪紧绷,身体早已亮红灯,可自己却浑然不觉。

尤其是男性,抽烟喝酒不忌口,白天开会晚上应酬,一年到头体检都不做一次,等到胸口一闷,已经是心梗发作。高温只是“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隐患是长期的透支生活。


别再拿命赌明天,天热的时候就该悠着点

高温天不比平常,心脏像是一直在“踩油门”,再往上加点火,很可能一脚踩空。这个时候,最该做的不是拼命锻炼,而是让身体安安静静地待着,凉快下来。

宁可晚上和老街坊打一圈麻将,也别顶着太阳去跑步;宁可午后在树荫下打个盹,也别硬撑着干活;宁可吃碗绿豆汤,也别一口闷掉冰啤酒。

身体是自己的,但它不会一直给你机会。听懂它的信号,该歇歇就歇歇,别等到躺平了才明白,命这东西从来不是说有就有。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王辰,李为民.猝死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策略[J].中华医学杂志,2023,103(18):1413-1417.

[2]高原,刘建.高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J].中国循环杂志,2022,37(10):895-899.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心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中国居民心血管健康报告(2024年)[R].2024.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养生   劝告   医生   心脏   身体   血管   晚上   胸口   心肌   高温   清晨   天气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