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一路走好!
7月9日,相声界传来一则噩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去世。
不少网友对此深感悲痛,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表达哀思,许多相声演员也纷纷发文悼念。
但杨老爷子仅去世一天,就发生了令人感到恶心的一幕……
提到杨少华,相信许多网友对此都不会感到陌生。
因为杨少华作为相声界有名的表演艺术家,许多优秀作品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代表作《肉烂在锅里》,更是荣获第二届CCTV相声大赛的一等奖。
杨老爷子除了在相声圈内赫赫有名外,在影视圈也有着不少的优秀作品。
其中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不仅取得了不错的收视成绩,还开创了平面媒体拍摄现代津味电视剧的先河。
而电影版的《杨光的快乐生活》,更是获得第八届中美电影节优秀影片奖。
但7月9日,却传来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在天津离世的信息。
对此不少网友深感痛心,纷纷在评论区为其悼念,除此之外,许多相声届的演员,也纷纷发布视频为杨老爷子悼念。
但杨老爷子才刚去世一天,评论区出现的一幕,让不少网友既感到惊讶又恶心……
杨老爷子的社交平台上,在下午一点的时候还进行了更新,发布的是一则关于推销淀粉肠的广告。
视频中的老爷子尽管看起来很憔悴,但还是配合他的儿子将广告拍摄完毕。
对此不少网友纷纷在视频下,对杨老爷子的儿子进行指责,认为他们的吃相未免有些太难看了。
为了赚取广告费,不惜折腾年迈已久的老父亲。
除此之外,据知情人士爆料,在杨老爷子去世的上午,还参加了他儿子的新店开业典礼。
从流露出的视频来看,杨老爷子的状态已经非常的不好了,而且还十分的消瘦,胳膊跟皮包骨头一样。
裤子也显得空荡荡的,连站都站不起来只能坐在轮椅上,虽然老爷子的精神状态不佳,但他还是强撑着参加完活动。
但在参加完活动后不久,便传来了杨老爷子去世的消息,对此许多网友都认为是他的孩子将他给折腾走的。
网友们认为,杨老爷子的年龄已经很大了,而且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就应该在家好好的休息,不应该出来参加活动。
但他的孩子为了能够使自己的新店有更多的热度,便让杨老爷子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前来参加活动。
要知道最近天津的气温可是高的不得了,这么热的天气许多年轻人都受不了,更别说一个年迈已久的老人了。
而且从发布的视频中看到,杨老爷子的保姆在看到他强撑着身体参加活动的时候,已经难过的要哭出来了。
但他的孩子,却还在那里为新店的开业而哈哈大笑,根本没有为自己父亲的身体而想过。
还有网友表示:杨老爷子就像一个玩物一样,坐在那里被一堆人围着卡卡拍照,看到后十分的难过。
除此之外,杨老爷子参加自家孩子的开业典礼并不是个例,在2020年的时候,90岁高龄的杨少华,就曾为孩子的火锅店开业而站台。
那时的杨老爷子虽然还能站起行走,但还是需要人前来搀扶着。
后来火锅店再次开业的时候,杨老爷子虽身体已经开始暴瘦,但仍前往店内参加活动,并且在店内与顾客进行友好的互动。
因此,不少网友纷纷对其进行批判,认为杨老爷子走的突然除了身体原因外,还和他经常参加活动拍视频有关。
网友们认为,如果杨老爷子的孩子能够安稳照顾的话,说不定杨老爷子还能多活几年,不至于走的这么突然。
不过,杨老爷子现如今已经帮助孩子赚了不少钱,在无后顾之忧,也算得上是寿终正寝了。
毕竟杨老爷子年轻的时候,就对他的几个孩子十分的照顾。
年轻时的杨少华家境十分贫困,为了能够养活起四个儿子,他便放下尊严去说相声买笑来维持生计。
即便下着大雨他也从不敢有所懈怠,只为家里人能够有饭吃、有衣穿。
后来杨少华在相声届逐渐展露头角,便开始和自己的儿子一起搭档说相声,其中有名的对口相声《肉烂在锅里》,就是杨少华和儿子杨议合作的。
而且杨少华在表演中还心甘情愿的为儿子当绿叶,帮其成名。
除此之外,杨少华为了其他几个儿子的事业也是鞠躬尽瘁,比如帮助长子杨威转行说相声,参加三儿子杨伦的开业典礼。
在直播行业兴起的时候,不顾自己内心的排斥,频繁配合儿子拍视频打广告,只为帮助孩子事业的发展。
杨少华几乎参加了儿子们的各种活动,活动中为其增光添彩,直至生命中的最后一刻也在为儿子的事业进行着拼搏。
而他的儿子们也在杨少华的配合下,转的盆满钵满,生活也过的越来越好。
对此,许多网友都认为杨少华的父爱,真的是如泰山般深沉伟大。
现如今杨少华的离世,让不少网友感到可惜,相声界也就此失去一位元老级的人物。
希望杨老爷子在天能够安息,不用再为生活而奔波,也不用再为孩子们的事业而操劳。
中国新闻网:《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去世 享年94岁》2025年7月9日
杭州日报:《相声演员杨少华去世,上午曾现身餐馆剪彩,店方称“状态挺好”》2025年7月10日
更新时间:2025-07-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